伊婷婷
【摘要】一直以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文都是一個起程碑般的起點,作文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既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深入學習語文知識的捷徑。對于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而言,作文恰恰是小學生們真正認識并學以致用的開始,但因為在之前沒有了解且毫無寫作的認知,作文的學習就有了一定的難度。小學三年級的語文不同于之前一二年級時的看圖說話,它更注重學生對生字、段落的應用、文詞的甄選等方方面面融會貫通形成一篇表達自己思想與感情的作文。從三年級開始,小學生們必須凱斯掌握基本的寫作方式于常用字詞,而如何就此進行針對性指導,幫助小學生們更好的進行掌握寫作,是其中首要的問題,也是決定其學習的有效性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寫作 ?融會貫通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081-02
一、小學生學習寫作的錯誤認知與首要問題
小學生們對作文的認知高低,決定了是否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當沒有樹立正面的寫作意識就會對作文的書寫心有抗拒,且敷衍了事。在之前的一二年級小學生們學習應用的都是看圖說話這類篇幅短、有參照的類別,但對作文所需要的字詞、字句、字段的描寫區別一直沒有概念,這就使得一到三年級接觸作文就難以適應,在作文作業上不用心,若是教師沒有好的教學方法進行引導,必然會負面影響學生后面的學習成長。
在教師的教學方面,教師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吸收其他學校的先進教學方法根據自身教學的環境于群體進行轉變引導,幫助小學生們更好的接觸并學習,感受到作文的重要性于趣味,學習才能真正得到升華。但目前仍有不少教師為了幫助小學生們快速掌握寫作技巧,往往以為的提高寫作量于灌輸寫作知識,這樣拔苗助長的教學方式不僅無法使學生們有效學習,對教學方式的不適應更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與教學的初衷截然相反。
二、作文引導寫作的核心教學目標
當前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寫作的主要教學目標應以兩個方面為主,一是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引導小學生們在語文寫作方面投入精力,探究寫作的方式與內涵,而教學目標是發掘并引導寫作潛力并加以培養,為以后的教學作文方面建立良好的記住。三年級作文作為起步階段,最初的教學目標就是激發學生們對寫作的熱情與對作文的興趣,引導他們通過作文的形式描寫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通過合適的話語與文字躍然與篇幅之中。二是重點推動學生對語言文字的使用與基礎的使用方法,避免出現語言混亂、邏輯錯誤繁亂的現象。在掌握基本的表達方式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培養小學生們的閱讀愛好來積累寫作的素材與知識,積累合適的素材與閱讀量,提升自身的寫作水準。所以在小學語文三年級的作文教學目標,核心就是推動學生對作文寫作的熱情,對閱讀書籍做筆記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的基石。
三、小學語文三年級起步作文指導的具體策略
首先,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們經歷了一二年級對聽、讀、寫的基礎能力,已經初步有了系統性的學習與掌握語言技能的方法。而在三年級起步作文方面,學生們需要與過往截然相反的提高寫作字數、段落與內容,這就使得學生往往寫了一部分就無內容可寫的尷尬局面。所以,需要對起步作文的教學設定明確的要求與階段,引導學生們把自己內容想表達的思想,自己想描繪的事物、對外界環境的感觀與理解都可以通過作文的形式躍然于其中,避免出現心有所想卻無以言表的現象出現。
其次,降低門檻,良性成長。現在的小學語文起步作文中教師都不進行普及與降級,使得學生們單純把教師布置的內容進行寫作,一來對作文有抗拒抵觸心理,二來也容易無素材可寫的局面。所以希望教師取消對作文的字數門檻要求,只單單要求學生寫作的語句是流暢且承接上下文,表達的感情是切實存在的,這樣做出來的作文都應當得到教師的鼓勵與肯定。我們深知萬事開頭難,尤其是在一個陌生的事物讓學生們投入其中進行學習,必然是需要有多樣化的特點與魅力來吸引學生們的投入,而真實表達自我則更為有益。
最后,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提高自身豐富的想象力。小學生的年齡正是處于離開家庭的單一環境來接觸外在事物的時期,觀察則是了解與認識事物的有效方式之一。對于三年級起步論文,若是無內容可寫則可以觀察身邊事物與景色加以梳理理解,所寫的內容才更為清晰豐富。而想象力則幫助學生抽象的構建想象情景,為自己的聯想世界創造條件,從而基于此進行寫作,豐富思維與情感。
總結:起步作文階段,需要的是教師加以引導與拓展小學生的思維與認知,從實際觸發來描繪身邊的事物與環境,通過指導寫作知識與技巧來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寫作水平,掌握有益的寫作技巧與知識。
參考文獻:
[1]李麗暉.小學語文三年級起步作文指導方法研究.《課程教育研究》.2017
[2]徐琳玲.小學語文三年級起步作文指導方法研究.《學周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