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業軍
【摘要】本課題以我國高校武術教學的科技化教學手段植入為研究重點,首先,從三個角度簡要分析了高校武術教學的科技化教學手段植入的必要性,其次,從兩個維度的六個方面入手,提出了高校武術教學科技化教學手段植入的具體策略,最后,特別提示了高校武術教學科技化教學手段植入的兩點注意事項。希望本課題的研究能夠為相關專家學者的研究有所幫助和啟發。
【關鍵詞】武術教學 ?科技 ?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G852-4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203-02
一、我國高校武術教學的科技化教學手段植入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為了適應90后學生群體的特點,高校武術教學要積極迎合其內在訴求,在中國傳統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嘗試加入科技手段,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年輕高校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同時,通過科技化的植入,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都能實現動態的監控,對個性問題和突發事件的介入和解決也有直接作用。
(二)有助于加快體育內部教學改革
隨著改革的步伐越來越快,以中國傳統武術教學為突破口,努力推進體育教學中其他學科的教學改革,不失為一種積極有益的嘗試,將會為體改帶來新的啟發。
(三)有利于中國軟實力的傳播
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享譽世界。如今,全球都掀起了“武術熱”,而傳統的傳播方式已經極大的制約了其快速的傳播和發展,所以,從高校教學的層面去推進這一項目的傳播方式改革,對武術未來整體的推廣有著非常現實的重要意義。
二、高校武術教學科技化教學手段植入的幾點策略
(一)分階段植入不同的科技化手段
第一,在教學前的準備階段。首先,可以嘗試采用網絡學習小組的分組方式,按照九型人格理論,組建相對更合理的課前小組;其次,建議制作微視頻或者動態PPT的形式,把教學內容提前發送至各個學習小組,隨后,通過網絡打卡等方式,讓學習小組的同學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并把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發圖的形式共享至群內;最后,由其他小組的小組長較差評價打分,作為課前學習的預評估。
第二,在教學中的實施階段。首先,可以嘗試采用更先進的裸眼3D技術,全方位360°的展示武術教學的技術動作,增強對學生注意力的吸引;其次,由體育教學老師親自示范,并錄制視頻短片留存備用;再次,裝載趣味性強的APP評測軟件,實現實時出分,同時,把教師的評測分數最為50%的權重,軟件打分作為50%的權重,對每節課都進行量化打分;最后,將課上的精彩瞬間、教學難點等細節,上傳至共享空間。
第三,在教學后的鞏固階段。首先,采用年輕學生都喜聞樂見的呈現形式制作成10秒左右的小片段,供各組交流互動;其次,采用先進的后臺評測軟件方式,將所有的課上得分進行智能統計匯總,編撰出動態的曲線變化圖;最后,充分利用網絡的力量,并充分結合移動互聯的優勢特點,做到最大程度的效果傳播。
(二)借助各方力量實現科技化打造
第一,加強與社會科技類企業的合作。當前,高科技型企業成長迅速,新的軟件、智能設備及網絡平臺的建設已經非常迅猛,而高校作為理想的實踐平臺,對眾多這類企業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很大,通過合作實現雙贏,為武術教學帶來新機遇。
第二,加強學科間的交流活動。有條件的高校,完全可以整合計算機學科類、藝術設計類等專業與武術專業的對接活動,將自身的獨特優勢進一步發揮,營造學科間互為實驗對象、互為創新載體的突破。
第三,發揮武術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武術教育教學老師要從自身崗位出發,積極探索更多的新事物,更多的去與年輕學生群體交流,多多參加社會上的科技展覽會、科技設備博覽會等活動,豐富自己的認識,開拓自己的視野,挖掘更多武術教學的創新想法。
三、高校武術教學科技化教學手段植入的幾點注意事項
(一)量力而為的推進改革
武術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需要充分考慮人力、物力和財力的配比,不要為了改革而改革,這樣不但會擾亂正常的教學任務,還會給學生、教師、院校,甚至是社會合作方帶來不必要的困擾。所以,科技化改革的導入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該在能力范圍內穩步推進各環節、各節點的科技化改革。
(二)仔細認真的排查風險
網絡是一個虛擬的空間,存在著諸多的風險,比如說:輿情風險會短時間對一個事情做出不可預判的評價,造成聲譽損失,還比如:操作風險會讓低級失誤變成讓社會上瞬間關注的熱點問題,增加主體的心理壓力和精神壓力。因此,在武術教育教學的科技化改進過程中,應當建立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用以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風險。
參考文獻:
[1]張緯國.基于勝任力模型下體育教師武術教學勝任力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