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林
摘 要:語文素養的養成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在低年級階段對學生素養的教學有限,學生也不能理解培養語文素養的優勢。升到高年級階段之后,學生的理解能力上升,就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培養語文素養。本文針對高年級階段語文課上培養語文素養的方法進行研究,以期幫助更多教師進行語文教學。
關鍵詞:高年級;語文課;語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4-00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56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教學目的的制定上就明確提出對于學生的培養不能局限于課文背誦和語句的仿寫,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上,我們應該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培養學生能夠自己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重點把握學生需要的內容,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師生配合,加強語文素養培養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注重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讓很多學生覺得學習語文并沒有實際的意義,不過是多認識幾個漢字而已,這種錯誤的觀念讓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對語文學習有誤解。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多進行溝通,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年齡逐漸增加,走向青春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經常會感到孤獨,教師應該注意多跟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語文學習。在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課前或者課后跟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進行語文學習。語文素養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應該注意把語文素養培養運用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以便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舉例來說,進入高年級階段后,語文學習的內容開始涉及比較多的詩歌或者文言文,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更多的是借助工具書來進行學習,但是有了工具書之后學生自主進行思考的時間就被壓縮,自主學習能力就會下降,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多跟學生進行交流,多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明白每一部分的意思,這樣學生在課下就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這也是語文素養養成的一部分內容,學生愿意自主進行學習了,學習能力就上升了。
二、注意課內外教學內容結合,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現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任何一個科目的學習都不是只學習教材內的內容就可以,我們還需要學習一些課外的學習內容,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課內外的教學內容進行結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教學內容應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這樣學生在理解上更容易一些,生活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將課內外的教學內容相結合進行教學。教師在講解一些學生不好理解的內容的時候應該注意將一些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內容運用多媒體設備或者音樂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所講解的內容。比如在講解《山中訪友》這一課時,我們能知道作者是去山中游玩然后來到這里看到的一些景象,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來想一下之前自己出外游玩的時候看到的景象,然后從中體會作者的情感。這樣學生就能將課文知識和自己的見解相結合,對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有很多的好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假期時間躲讓學生進行社會體驗或者游玩,讓學生在自己實際的體驗中,了解課文體現的情感,從而能更好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注重教學內容的情感導入,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編排上有很多內容是需要學生豐富情感來理解的內容,這些內容遠比學會幾個生字重要得多,這是語文素養培養的一個重要條件,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對學生的情感培養。比如在學習詩歌上就需要讓學生來多讀,并且讀出相應的情感來,在學習童話或者預言時,就應該讓學生進行情景表演,既能鍛煉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這對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小學階段的學生,不管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對教師都有崇拜心理,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在進行課堂講解的過程中,教師的情緒變化也會帶動學生的情緒,因此情感導入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很多的好處。
四、合理利用多媒體設備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培養
進入現代化教學之后,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習慣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但是在使用多媒體設備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要適度適量,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比如在講解寫景的文章時候,多媒體應該播放一些優美的音樂來激發學生對于祖國大好河山的向往,在講解詩歌的時候,要根據詩歌表達的情感來選擇不同的背景音樂,或者介紹作者的生平,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是為了減少學生對于課本內容的陌生感,要注意把教學內容和實際學生的情況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時,教師應該先找一些在學校周邊拍到的亂丟垃圾的照片讓學生進行辨認,并且討論這種現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先給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然后再進行教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提醒學生只有一個地球,我們應該保護環境,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這樣學生就能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了解語文學習的魅力,培養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念,更好地進行課堂學習。
五、家長與學校結合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培養
現代教學已經不是教師或者學校的事情,任何教學事情的開展都需要家長的配合。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場所主要是學校和家里,在學校里面教師對學生嚴格要求,學生能夠達到教師的期望,但是如果到家里之后家長沒有做好配合學校教室的努力就是無用功,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與教師的配合,幫助學生進行語文素養的培養。家長可以給學生買一些閱讀的書籍或者帶學生去圖書館或者博物館進行參觀,讓學生了解語文的魅力,這樣學生學習才更有動力。
六、結語
總之,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語文素養的養成對于教學和學生自學十分重要,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語文素養的培養,對于以后學生學習語文奠定著非常重要的基礎。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學生不能理解的情況,就需要通過家長、老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 馬穎. 論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J]. 科技資訊,2017,15(6).
[2] 張兆勛.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探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6(S1).
[3] 韋秀蘭. 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9).
[4] 林春花. 小學高年級語文素養培養之探究[J]. 亞太教育,20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