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歌
[摘 要]中專教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基礎性技術型人才。中專教育規模持續擴大,在校生人數已經占高中階段學生人數的45%,大部分地區都實行了免費入學。中專教育體系的構建不僅是學歷層次的提升,更要關注其知識文化課的有效學習及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培養”,本文基于中專生的學情和數學課程特點,特提出幾點促進中專生學好這門課所能培養興趣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中專生;數學;教學;興趣培養
近些年,隨著教育制度的變革,人們思想意識的轉變,使得中專學校的生源數量和質量都大幅度下降,不少學校的招生到了舉步艱難的地步,又由于學生的整體基礎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程度,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方面水準普遍較低并參差不齊;根據我調查研究統計數據,現在校中專生中;有15%的學生在初中是認真學習的且基礎較好的,60%的中專生在初中是打著上學幌子混完的,25%的學生初中就沒上完,課程趕上實在是有些吃力,像以往那樣的教學形式:統一教學材料,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水準,統一教學進度,統一評價標準的一侓統一教學模式已經嚴重不適應現代中專生數學教學實際情況,數學教學已經成了教師難教,學生厭學的兩難境地,蘇聯教育家孔德拉狄克曾指出:“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妥善地選擇教育方法?!睘樘剿饕粋€適合中專生實際現狀,并且符合學生個體發展規律還具有規范操作方法的教學方法、方式,我在實踐上試驗了多種教法,在具體教學中上做了詳細踏實的工作。
人們對一門學科的認知深度,決定了校領導、任課老師、學生怎樣對待這門課,也決定了教師應該如何來教這門課程,因此我們必須要對數學教學的深度和地位、作用進行再認識。所謂再認識,是因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已經有了一個共同認識概念,由于中專的學生文化基礎知識水平相對比較差些,文化課的比重相對較小,造成這樣一個共識:只要懂得課本中的基本公式、例題和概念,能記得住,會套用就可以了,而且還有一個“理論依據”:我們培養的目標是普通勞動者,而普通勞動者只需要在自己的專業方面懂得理論,會操作就是合格的中專學生了。這樣,文化課有隨時被沖掉的危險,教師只能壓縮教學內容,給學生以公式、概念,讓學生死記硬背。這樣了無情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更不愿意學習數學。使數學教學陷入極度的惡性循環之中。鑒于之前的教學教訓,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要想盡辦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學習數學變被動灌輸為積極主動求學。以下我談談我的幾點淺顯看法:
一、有效提問
課堂提問是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部分,是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動力,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巧妙的課堂提問,能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并產生好奇心,探索欲望,創造期望和競爭心理,進而培養學生優秀的思維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功能,把握好提問的火候,多層次,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出技巧性的問題。
1.先提問問題,再提問學生;先提問問題,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被提問的可能,所有同學都需要積極思考,有利于調動所有同學積極開動大腦,參與到學習中去。
2.提問的同學若回答正確,要給予獎勵,給他加平時分數,平時分數最后要加入到學期總成績中,以此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
3.提問的問題要有利于學生學習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是本節課的核心或指引,問題有益于學,是教學的升華。
4.提問問題的難易度要適當學習程度的學生來回答,讓學生感到有難度還要能激發學習的熱情。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學生能積極快樂的主動學習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最好方式。
二、重視智趣培養
學生學好一門課的關鍵是對這門課感興趣,有些學生天生就對某門課有濃厚的興趣,那他很大可能就會學好這門課,而更多學生對學習的高度自覺是靠后天培養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學好這門課,也更有利于老師上好這門課,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覺主動主要通過老師上課生動形象、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利用虛擬身份增加學生學習的熱情等途徑。對于培養學生學習好數學這門課的智趣,我提以下建議:
1.上課結合示意圖,清晰明了
老師上課生動有趣,學生喜歡聽,枯燥無味的課程容易使人產生厭煩心理,我們上課要讓學生感到它是彩色的、立體的、有形的,我在講比較實數的大小時,我先在黑板右邊畫出圖形,把實數軸從左到右依次用彩色粉筆標上負數、零、正數,從小到大,各占一定份額,左邊留空,右邊標上箭頭。從左到右依次為從小到大。有圖有色,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看過圖形很自然的就會看下面的結論,圖文并茂能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理論與實例結合,有助理解
在課堂上如果單純只講數學理論知識,會顯得特別枯燥無味,學生不愿認真聽講,如果把講課講成一些小故事,學生就會被這些小故事所吸引,從而根據故事來理解數學,更易掌握,同時也更能加深記憶。例如講實數大小時;負數3嫌棄自己太小,它想變成正3,單靠它自己的能力不能達到這一現實,負數3就想辦法團結就是力量,所以它就團結了正數6,兩個數字和在一起就是負數3想要的結果正數3.這種感覺就使數學課加入人為的因素,有更大的教學活力。從這個案例中說明數學也是有生命的,教師的靈活思維使數學課變的更有生機。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趣數學。這樣能讓學生更清楚的了解負數與正數之間的關系,并且學生也更樂意接受由小故事而總結出來的數學知識。
3.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數學上有些內容比較復雜,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還會產生厭學的心理,我們如果把書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首先學生容易理解,其次容易記憶,學生會由厭學轉為好學。例如在講誘導公式時;書上用了九個公式來說明,介紹的雖然很詳細,但內容太多,我們中專生學習學起來很吃力,很可能會產生厭學情緒。在講課時把這些內容做總結,每一段總結成一段話,總結之后是:函數值不變,符號看象限。endprint
4.利用虛擬身份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要想讓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在教學中就要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才能讓枯燥的學習更有趣味性,學生才能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例如:在教學中讓全班學生自愿結合組成多個公司(最少三個人組成一個公司,多者不限,不能有一人公司或不辦公司的情況出現,公司內部各職務由公司人員自己定)每個公司中有人是董事長,有人是廠長,有人是業務經理,有人是員工……在以后的學習評定中,就以公司的得分情況來定個人成績,每次公司得分都只能由公司中一人來承擔,并且這個人是老師定的,每個成員只會臨時知道是誰來擔當公司的得分人,也就是說公司中每個人隨時都有被叫到來承擔全公司人的得分任務,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堂上都會認真聽課,我在講課時會時不時的提問某個公司的某個成員,他回答問題所得分數也將是公司每個成員的得分,這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一人為公司爭了光,公司中的每個人都喜歡他,推選他做董事長,或其他重要職務,如果有人總是不能給公司爭光還給公司拖后腿,這就要被降為一般職員,甚至被開除公司,讓學生有種身處現實社會中的樂趣,同時也感到有壓力,雖然學生們都知道這些都是虛擬的,但他們還是會認真的看待他們的職務以及給公司其他人員帶來的利益,像是許多公司中的標語一樣,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有壓力才有動力,有動力才會努力,只有努力了,學生才能學好這門課。
三、加強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文學家高爾基說“偉大的力量來自于偉大的目的”。教育心理學也認為,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非常重要的內部變量,是直接影響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內部心理動力。正確而又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學習動機的必要條件,為此,我根據中專數學的特征和作用,著重對學生進行兩方面的教育:一方面,講明數學是現代社會市場經濟中個人生活和事業發展人人都需要懂的基礎知識,小到購買商品、比較商品性價比、了解股票信息、投資儲蓄,大到國家稅收、財政預算、會計核算、收入分配計算、企業生產決策計算都等離不開數學做為基礎力量。
另一方面,我特別強調數學知識在各個行業供職人員中的應用,經濟合同、經濟預算、市場調查等是各行業人員必須要知道的,通過上述兩方面的啟發教育,使學生把每一具體的“小目的”同為實現遠大目標聯系起來,加強學生學習目的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結合數學課的特點和中專生的學情以滿腔熱情的教學態度對待學生,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結合故事上課,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情趣意識”。并還要“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題”的教學理念,將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相結合等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培養學生自信心,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課的良好效果。以上是本人對于教好數學課的幾點粗略看法。
參考文獻:
[1]解學良. 在中專數學教學中進行分層次教學的試驗與思考[J]. 科學時代, 2009(2):190.
[2] 周衛勇. 走向發展性課程評價:談新課程的評價改革[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