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囡囡
摘要:民族地區語言交流的特殊性,讓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教師要充分研究學情,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采用恰當的策略促進部分幼兒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促進所有幼兒的共同發展。
關鍵詞:民族地區;幼兒園教學;策略
幼兒園教學活動是幼兒與教師的交往互動的基礎上,由教師組織、引導幼兒認識教學內容從而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活動,教學活動是幼兒在探知世界,獲得生活經驗,促進自身全面發展的重要渠道。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直接決定著幼兒在活動中的知識的獲得,能力的提升。
裕固族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的民族,他們使用三種語言:堯乎爾語,恩格爾語以及漢語。多種語言的混合加大了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難度,裕固族幼兒園在教學的過程中,部分幼兒就會遇到語言交流障礙問題,對漢語的不理解導致他們在教學活動中處于弱勢群體,如何將教學活動進行優化,促進教學活動的高效,讓所有的孩子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他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豐富自身的經驗,促進自身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這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民族地區幼兒園教教學活動現狀分析
(一)雙語教學難度大
2007年開始,裕固族幼兒園開展雙語教育,東部裕固語與西部裕固語互不相通,再加上漢語,師資力量、教資資源薄弱,經濟條件落后,無疑給幼兒園雙語教學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幼兒園雙語教學需要配套的教學資源,與之匹配的教學環境資源,還有更重要的雙語師資力量資源,給裕固族的雙語教學帶來壓力。
(二)部分幼兒不懂漢語,無法交流
幼兒園有部分裕固族幼兒,常年在家交流應用的是本族語言,進入幼兒園之后,大家交流的是漢語,這樣的教學環境給部分裕固族幼兒帶來很大的交流不便。教學活動中,他們表現出的現象是:不善于交流,不愿意交流,不愿意參與教學活動,教學內容也不能聽懂理解。這些現象大大阻礙了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民族地區幼兒園教教學活動的重要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以游戲活動為基礎,保教并重。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教學目標都是通過教師策劃、組織、設計的各式各樣的活動落實,讓幼兒在活動中探究世界,認識萬物,培養語言興趣,對周圍的事物產生興趣,有好奇心,進而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1)幼兒園健康教學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幼兒園的體育運動,讓幼兒在體育活動中鍛煉自己的協調能力,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與興趣,培養愛好運動的習慣,促進其身心健康。
(2)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促進幼兒語言發展。通過一些看書、讀書、情感交流活動促進幼兒之間進行意見交流、情感溝通,培養幼兒善于傾聽、樂于分享,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3)幼兒園社會教學活動促進幼兒社會交流。幼兒的社會交流往往發生在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學會與人和睦相處,尊重他人,善待自己,還能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學習到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
(4)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促進幼兒科學知識的提升。幼兒園教學科學活動從小培養幼兒愛自然、探究自然的能力,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能質疑別人觀點的能力,開動腦經、散思維,能通過自己的摸索,感受科學的魅力。
(5)幼兒園藝術教學活動促進幼兒的美育功能。幼兒園藝術教學活動能讓幼兒感受生活中的藝術的美,發現生活中的美,還能創造美。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藝術活動抒發自己的情感與體驗,與小朋友們一起分享美的事物,還要鼓勵他們大膽的創造出美的事物來。
(6)民族地區教學活動的重要功能是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民族地區幼兒園的部分裕固族特殊幼兒由于民族語言的關系,在漢語教學的班級內不能進行良好溝通,嚴重阻礙了這部分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但是,幼兒天生就有與外界交流的能力。只要教師創設一定的活動情境,吸引這部分幼兒的注意,鼓勵這部分幼兒積極參與活動,久而久之,幼兒之間的交流次數增多,師生之間的互動良好,這部分幼兒很快就融入到班級集體中來。
三、民族地區幼兒園教學活動策略的探究
鑒于部分幼兒不能進行漢語交流的問題,教師要精心準備教學活動,提供更多的機會與這部分幼兒進行交流互動,對傳統的教學活動要進行必要的優化,才能做到面面俱到。
(一)將裕固族文化融入到教學活動中
不懂漢語的特殊幼兒對于幼兒園的環境是陌生的,再加上語言的陌生,特殊幼兒會感覺到恐懼與孤獨,就不愿意呆在幼兒園內,產生幼兒園的厭倦心理。這種心理會嚴重阻礙特殊幼兒融入到幼兒園的集體中,阻礙幼兒的發展。教師要充分關注這部分的幼兒的心理特點,努力營造溫馨、和睦的幼兒園環境氛圍,讓這部分幼兒感覺到安全、快樂、舒心。幼兒教師可以將裕固族文化引入到教學活動中,比如舉辦動手搭帳篷活動,讓特殊幼兒感覺到家一樣的溫馨,產生了安全,進而就會投入到活動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幫助其他幼兒搭建帳篷,建立友誼,讓幼兒在搭帳篷的活動中忘記恐懼與憂愁,愛上班集體,愛上自己的好友。
(二)教學活動中要設計教師與特殊幼兒的互動
幼兒園內的活動設計要注意要裕固族特殊幼兒的個性化需要,不能僅僅考慮大部分幼兒,要做到統籌兼顧。可以在活動中增加教師與特殊幼兒的互動,讓幼兒感覺到教師的親切與和藹,愿意與教師繼續的進一步的交流,師生之間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幼兒進一步融入集體的保障,是打開這部分特殊幼兒心扉的鑰匙,在后期的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引導這部分幼兒積極參與到更多的教學活動中。
(三)教學活動中盡可能提供特殊幼兒的展示漢語機會
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加強裕固族部分特殊幼兒漢語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切機會,創設一切條件助力幼兒學習漢語,促進他們漢語知識的快速學習與應用。在適當的時機,可以采用舉辦漢語(講故事、詩歌朗誦等)比賽的活動,促進幼兒漢語的學習,給這部分幼兒說漢語、用漢語的提供展示機會,并對他們的表現作出肯定與贊賞,鼓勵他們說漢語、用漢語,幼兒的漢語能力會得到快速的發展。
民族地區幼兒園教學的特殊性,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恰當的調整,將教學活動進行最佳優化,既要面對全體又要照顧個性的差異性,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在幼兒園內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芳.當前幼兒園主題教學活動中的問題及對策[J].紅河學院學報,2017,15(05):108-111.
[2]王玉榮.談幼兒園創造性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