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雯
【摘 要】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一直以實踐型、技術型人才為基礎定位,并且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改革,實踐在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也呈現出不少現實性問題。因此,本文中我將結合高職藝術設計這個專業,具體談談在實踐教學方面的思考。
【關鍵詞】高職教育 藝術設計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004
高職院校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根據社會需要所成立的一種新型高等教育院校類型,在專業設置方面偏向于實用性,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技術性、專業性,目的在于培養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高素質實踐型人才,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力量。高職院校自成立以來就以迅猛的姿態在高等教育領域中占據了一席之地,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并且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也經歷了一系列的變革,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實踐教學在各專業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尤其是針對于藝術設計這一類本身就是實踐性強的學科來說,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更加抓實踐,重實踐。
但作為一名藝術設計專業的執教教師來說,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實踐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所謂過猶不及,在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引導下,對于實踐教學的大力倡導,容易讓部分教師在思想上產生教學誤解,進而在教學過程中以實踐為重點,甚至是變為教學重心,導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脫軌;另一方面則是實踐教學過程中容易急于求成,進而在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模式的選擇方面存在盲從、冒進情況,反而導致教學工作開展得不順利,學生知識學習效果的不理想。所以,本文中我將從實踐教學出發,以我所熟悉的藝術設計教學為例,結合我在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一、做好基礎搭建和興趣培養
自從20世紀90年代末期,我國實行高等教育擴招以來,大大提高了學生接受高等專業教育的機會。尤其是藝術類學科成為部分文化課學習能力欠缺的學生進入大學的一條捷徑。在圓更多學生大學夢的同時,也導致高等院校生源質量的參差不齊。尤其是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是很多學生普通學校之后的選擇,那么生源質量也就更加得不到保障。就拿藝術設計專業來說,很多學生都是速成式教育結果,所以很多學生專業基礎弱,甚至是僅僅是為了上大學而不是對藝術設計有興趣。因此,在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首要的任務就是興趣的激發和基礎的構建。
首先,教師要從理論知識入手,做好知識基礎構建。藝術設計專業雖然注重實踐方面的教學,并且未來學生面臨就業時更是要以作品說話,可以說學生的作品本身就是產品。但是任何實踐都不可能是憑空呈現的,技術的本身依靠的是充分的理論依據和指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先從理論知識入手,專注于教材,并針對教材內容提取重點,對于高等教育來說,在教學過程中通常不會像基礎教育階段那樣有明確的大綱規定,所以教材中的內容重點需要教師結合日常教學實際,甚至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從而先在最基本的理論知識教學方面做到一步一個腳印,幫助學生打好知識基礎。
其次,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著重于培養學生對藝術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藝術設計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成為學生得以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口之后,并不代表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學生選擇了這門學科通常在大學期間就會一直以這門學科作為學習主導,如果學生缺乏興趣,只是被動的學習,那么學習效果也就不言而喻,學生未來畢業所面臨的就是失業。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知識內容的整合、教學方式的選擇等等入手,不斷展現藝術設計這門學科的知識魅力,并配合日常教學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這門學科的趣味性,進而激發學習的動力,轉被動學習狀態為主動學習狀態。
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在我看來,藝術設計學科既是一門藝術性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學科。從藝術角度來看,藝術設計需要學生充分的發揮靈感和創意,對于學生感性思維的要求較高;而從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來看,藝術設計學科重在能夠培養學生動手設計實踐的能力,從而讓學生通過高職階段的學習和培訓能夠做到獨立設計呈現。所以作為教師,我們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兩手抓。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設計是建立在傳統工藝美術的基礎之上的,所以要想培養一個藝術設計類的人才就必須先培養學生發現美、體會美、進而表達美的能力。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最為基礎的平面美術作品入手,先讓學生能夠具備欣賞美的能力和思維,然后逐步進入到工藝品、雕塑等三維立體的美術作品,讓學生的審美從平面過渡到立體,繼而培養學生多角度發現美,甚至是創造美的能力,為實踐做好思想、精神、情感方面的準備。
其次,要培養學生的創意轉化為實踐的能力。尤其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課題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創作,學生可以單打獨斗,也可以抱團合作,形式不限。但在實踐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保證學生創意方面的自由性,教師要做的就是技術手法方面的指導。這樣才能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逐步實現創意到實踐的轉化,理論和操作的完美融合。
三、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對于高職藝術設計這門學科來說,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基礎弱、動手能力不足等情況,另外則是針對教學內容需要教師進行篩選和分析補充,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從學校還是從教師自身出發,我們都要不斷加強自身的能力。
首先,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知識素養方面。教師作為知識的傳輸載體,其本身的知識素養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吸收的知識范圍。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各種途徑磨煉自身,例如提高自身的審美層次性,通過網絡、書籍等各種途徑進行知識的補充和豐富,從而為實踐課堂上的教學指導打好基礎。
其次,教師要抓住每一次培訓和學習的機會。對于高校教師來說,每年都會有多種行業內、區域內的學術交流和研討會,甚至是學校內部的課程研討活動等。這些都給教師提供了充足的學習機會,通過教師間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的交流,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技巧。
總之,對于高職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我的觀點主要呈現為以上三點,希望隨著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體制的不斷優化,藝術設計類專業能夠克服自身問題,實現教學成效的不斷優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