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勇
【摘 要】數學教育活動要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社會,立足于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就是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經歷和探索,并給學生提供應用數學知識的實踐機會,實現數學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139
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不單單指知識的目標,同時還有能力目標與情感態度目標。教師要想更好地達到這些教學目標,就應該注重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將生活融入到數學教學中,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以滿足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需求,同時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本文結合筆者多年從教經驗,從幾個方面探討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概念解讀
小學數學生活化就是要讓我們的數學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多從學生的角度看他們真正喜歡什么,而不是把數學知識硬塞給他們。讓他們更快樂的學習,更熱愛生活。提倡“小學數學生活化”并不是要忽視數學教學的科學性,也不是要把數學教學完全等同于生活,更不是使數學教學回歸到那種原始的未經課堂加工的日常生活中,而是要改革當今小學數學課堂滿堂灌填鴨式低效率的教學現狀,讓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多點生活的味道,讓我們的數學教師多多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內心真實想法,使生活的意義和價值能夠引導教學前行的方向。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價值
(一)強調學生是數學課堂的主人,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以學生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生活問題為教學過程的切入口,關注學生真正需要什么知識、真正喜歡學什么樣的知識,完全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著力于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二)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活經驗,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教師在設計時要注重把人民幣在人們生活中的使用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如果課堂教學內容僅僅停留在教科書上面人民幣的圖片和人民幣的換算規則上面就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
(三)注重聯系實踐,能夠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生活化教學倡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數學知識在實踐中應用的實例,讓學生有注重實踐的意識。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通過經歷、探索、發現的學習活動,理解數學知識的價值就在于指導實踐,服務實踐。任何知識只有經歷親身探索實踐的過程,才能真正被理解和運用。
(四)由“終結性評價”向“形成性評價”轉變,能夠減輕學生的負擔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關注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可以學習自己真正感興趣和有用處的知識,教學評價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靠傳統的題海戰術根本無法滿足生活化教學的要求,把學生從繁瑣枯燥的習題中解放出來,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五)教學密切聯系生活,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生活化教學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學習的起點,與生活密切聯系,讓學生在自己熟悉并親身參與實踐的生活經驗中學到系統的數學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樹立生活化教學的理念,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現象
小學數學課要實行生活化教學,需要教師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來指導教學的實踐,引導學生主動地去關注生活現象。例如,小學生每天日常的活動起床、吃飯、上課、運動、休息等基本都有固定的時間,而要合理安排我們的作息時間就要使用到鐘表,這就和《認識鐘表》這一節的內容有結合點,因此教師在教授這一節內容時可以先讓學生列出自己每天的作息時間表,引導學生利用鐘表來安排時間表。從而過渡到新課的講授《認識鐘表》。
(二)教師要善于從教材中挖掘生活化教學的內容
現行的小學數學教材,內容毫無時代性和創新性可言,這樣脫離學生生活世界的教學內容往往使學生不易理解和應用,感到乏味和枯燥,學習學習興趣喪失。要使學生學得快樂,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就必須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的興趣喜好,教師要善于從教材中挖掘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注重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活動要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合作交流的機會。要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主動地建構知識,情境的創設是非常重要的,情境的創設關系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因此情境要是學生自己熟悉和喜歡的。只有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才能讓學生有探索新知的興趣和動力,這就需要教師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具體實施要導入、新知講授、知識鞏固、學生合作學習中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四)教師要善于提問激疑,啟發學生主動參與探究
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知識的探究中,就要講究提問的策略和技巧,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和熟悉的氛圍中積極思考,樂于探索,在實際的生活中獲得對知識的真正理解運用。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這一節時,教師在引導學生認識人民幣的過程中,可以改變傳統的虛擬貨幣交易兌換方式教學,在對人民幣進行分類這一環節改為整理錢包的活動。通過教師巧妙的設置問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地、情不自禁地對人民幣有一次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認識和了解。
(五)運用生活化練習,學以致用
運用生活化練習,學以致用,就是要合理設計課后練習,要回到生活中去,應改變過去教學評價以數學考試為主的評價方式。學生只有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才能自如的運用課堂中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學以致用。在學習了《認識人民幣》新授課之后,教師為了加深學生對人民幣相關知識的理解掌握,可以在課堂上模擬到超市購物的場景給學生提供學以致用的機會,每人發30元的購物券,去購買你們想要的物品。像這樣的購物中正確使用人民幣的充滿生活氣息的練習設計,學生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全身心的投入并積極主動的思考,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數學的價值。
總之,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就是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他們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就能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就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世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