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孟涓
【摘 要】在我國,憲法是所有法律的根基,同時也是憲法修正案的重要一環,指引著我國法律的發展方向。而行政法具有行政的基本功能,是各種法律規范的主體,對其他法律起著監督作用。在新時期背景下,我國的法律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對于這兩個法律都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行政法;憲法;新時期
憲法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國的一國之法,而行政法也是憲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二者都是獨立的法律部門,但是這兩個法律具有相同的目標,都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以及公民的基本利益。行政法的發展離不開憲法的指導,同時憲法也會受到行政法的影響。行政法的發展為憲法的實行提供了保障,同時也促進了憲法的發展,并且可以對憲法進行補充,行政法還可以促進憲法的具體化和明確化等等,二者的發展息息相關。
一、主要功能
(一)憲法的主要功能
憲法是我國的基本法,是國家建設的基礎,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充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憲法有利于促進人民生活的穩定,有利于加強民主政治建設。除此之外,還可以鞏固與維護國家的基本權利。憲法在我們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至關重要,它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進程,使中國得到了又好又快的發展。
(二)行政法的主要功能
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雖然有憲法為我們保駕護航,當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意外因素,影響社會的穩步發展。這些不穩定因素會損害國家與公民的利益,所以公民應該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相關權益,這時就需要行政法來發揮其作用,同時還需要行政部門協助規范與管理。
二、憲法與行政法的關系
憲法與行政法之間存在的是一種辯證關系,具體來說,憲法是一國之法,同時也是我國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制訂的標準與參考,凌駕于一切法律之上,有助于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秩序。而行政法則是保障行政部門發展與管理的基本法律,用于維護與保障行政權的執行。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首先,憲法是行政法的基礎,是行政法制定與實施的基本保證。其次,行政法是憲法的具體體現,可以幫助憲法得到執行與落實。最后,行政法反作用于憲法,在憲法的修改與制定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憲法的編寫提供了許多依據。
三、憲法實施的困境
(一)缺失部分憲法訴訟制度
在我國的憲法中“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最終性的救濟途徑”是憲法中的訴訟內容之一。但是部分組織或者公民的相關權利會因遭受到侵害而無法正常實行,在這時,公民可以選擇去相關部門進行訴訟。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公民有些權利在受到損害而維權時,部分法院會以“普通法律中不存在相關規定”的理由駁回公民的訴訟。
(二)違憲審查制度不夠完善
這一現象具體來說就是違憲審查的對象不夠完整,在社會生活中,我國現有的法律體系中存在著審查對象的標準不完善。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基本法律、國務院部門的規章制度以及地方政府的規章制度,另外就是國家機關人員的職務行為也未能列入違憲的范圍之中。
四、行政法對憲法的積極影響
(一)為憲法實施提供保障
行政法可以為憲法的實施提供保障。行政法的制定是以憲法為基礎的,它的法律條文都是依據憲法來進行修訂的,能夠明確的表現出憲法的意志,同時也受到憲法的約束。因此,在社會運行的過程中運用行政法進行管理,可以為憲法的實施提供一個更加和諧健康地環境,能夠充分體現憲法的意志與內容。另外,由于行政法來源于憲法,因此可以最大程度的對行政相關部門進行約束,使行政部門的工作不脫離正軌,管理人員也可以更加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務,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從而為憲法的實施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
(二)行政法的進步和完善促進了憲法的發展
行政法的進步與發展也會推動憲法的完善,行政法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法律,同時如上文所述,是憲法的重要保障,因此可以推動憲法的完善。我們在制定憲法時,由于時代的局限和理論的不完善,難免會出現些許不足,這些不足會伴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顯露出來,制約我們社會的發展。當憲法已經無法適應本國國情時,就需要制訂符合當前社會形勢的法律法規,但是憲法作為一國之法不可以輕易地進行修改,這時就需要通過完善與改進行政法來彌補不足。行政法來源于憲法,因此對其進行改動也意味著憲法在適應時代的變化而發展。特別是行政法在實施過程中,能夠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其他民生工作進行直接接觸,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就能隨時對行政法的合理性進行檢驗,相關行政法的制定者就能從中發現行政法的不足,從而促進憲法的發展。
(三)行政法將憲法明確化與具體化
在我國的法治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行政法。憲法是行政法的基礎,但是行政法卻是憲法的具體實施綱領。行政法將個人與政府的關系相連接,同時監督者政府的相關活動。行政法是憲法的具體體現,將憲法中的條條款款都具體地呈現在人們眼前。如果沒有行政法,那么憲法就會變成冰冷僵硬的條框,不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中體現出來。但是,如果沒有憲法,那么行政法也就不復存在。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憲法是行政法的基礎,而行政法則將憲法明確化與具體化。行政法將政府組織機關表現出來,規定了政府機關的價值取向與工作規范,維持著社會的基本秩序。
五、行政法實施對憲法的影響
(一)行政法的實施存在脫離憲法的可能
我們知道,如果出現在違憲審核不完善的情況下,錯誤地制訂了法律條文,如果出現了違反憲法的現象,那么這些法律條文必然要被廢除。而這一規律在行政法當中童謠存在,假如這一設想成立那么行政法的權力將逐漸擴大,并且不需要受到憲法的制約。但是,這樣的設想違反了我國的憲法精神與原則,不能很好的維護國家利益與權力。這樣的設想雖然沒有真實出現,但是我們也要做好相應的監察措施,在實現憲法的明確化與具體化的同時,要嚴格審查立法環節,對其要十分謹慎,在經過嚴格的違憲審查后,才能將法律條文具體地投入實施。
(二)行政法的實施存在架空憲法的可能
與憲法相比,我國的行政法律更加的貼合實際情況,與當前的發展趨勢也比較接近,實用性高,操作性強,這都是我們不可忽視的行政法的特點。同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行政法的使用率極高,其有著更多的操作機會。雖然行政法是將憲法的法律條文具體化,但是人們更多的使用行政法而不是憲法來保護自己,這就導致憲法被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不接地氣”,人們只知道行政法的具體情況,而不了解憲法,使得憲法被架空。
六、結語
無論二者之間的關系如何,憲法與行政法是相互依存、共同進步的。憲法作為行政法的根本,為其提供了立法的依據,而行政法作為憲法的具體體現則將憲法具體化,明確化,推動著憲法的完善與發展。它們在我國的法律條文中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們的發展對我國的法治社會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的發展趨勢下,我們應充分了解二者的關系,才能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
【參考文獻】
[1]劉佩石.淺析行政法對憲法的積極作用[J].才智,2013(36):188.
[2]柳硯濤.論行政法對憲法的積極功能[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6(01):31-37+42.
[3]章志遠.互動:憲法與行政法關系的另一種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02):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