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萍
【摘 要】基于對商標民事糾紛案件法律適用的研究,首先,對商標的使用條件以及其他問題進行闡述。然后,給出商標民事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建議,其中包括合理使用商標標識、加強商標名譽維護、加大商標保護力度。最后,對商標民事糾紛案件法律適用中的侵權行為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法律適用、商標和其他商業標識法律適用、商標與企業名稱法律適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商標;民事糾紛;法律適用
近年來,隨著國家的快速發展,社會市場的不斷進步,我國商標法律體系也在逐漸完善當中,從而為商標民事糾紛案件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針對商標民事糾紛案件可以利用法律手段進行解決,同時對不合理法定賠償問題以及違背公平性問題進行強有力的打擊。在民法總則規定下,對知識產權法進行明確。與此同時,給出相應規則與要求,避免不正當競爭問題的產生。從而營造良好法律氛圍,推動社會市場更好發展。所以,本文將針對商標民事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等內容進行相應闡述。
一、商標的使用
(一)使用條件
商標是否能夠正常使用,需要分析商標功能是否得以實現。通俗來講,構成商標使用需要同時符合商標需要在商業活動中使用、商標使用是為體現商品出處、商標可以使大眾明確不同商品提供人員三個條件[1]。上述主要是從商標使用范圍、使用目的以及使用結果三方面進行規定,只有符合上述三個條件,才能構成商標使用。
(二)其他問題
在商標使用過程中,還會產生有部分當事人轉讓商標問題。如果單純轉讓注冊商標,因為轉讓無法實現商標能夠展現出商品出處的功能,商標沒有發揮自身作用,所以,商標轉讓行為不屬于商標使用行為。在商標權人在商標使用以及商標注冊過程中存在差異,在商標權人起訴商標權受到侵犯時,被告人可以以權利人身份,采用被告人本身并沒有真正使用注冊商標的方式進行辯解。盡管商標權人在商標實際使用過程中與實際注冊商標存在不同,但是在商標實際使用過程中沒有對注冊商標進行改變,那么該行為視為使用注冊商標行為。
二、商標民事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建議
(一)合理使用商標標識
通常情況下,商標概念與商標標識概念存在差異。商標是商業信譽的一種體現和象征,是一種特殊符號,并以該符號形式應用在商業信譽當中。所以,要合理利用商標標識,防止商標權侵犯問題的產生。在商標民事糾紛案件中,民法總則對其進行明確規定,商標權在某種程度上被限制。所以,想要防止商標權侵犯問題的產生,要對自身使用商標標識目的進行明確。如果使用不屬于自身的商標,同時商標使用目的是要闡述自身商品,該行為不屬于商標侵犯。
(二)加強商標名譽維護
商品聲譽構成部分,包含省市級著名商標、國內馳名商標以及世界馳名商標。如果商標名譽較低,那么不容易出現侵權問題,所以,因為侵權問題產生的損失較低,法定賠償數據較少。反之,如果商標名譽較高,那么極容易產生侵權行為,侵權問題產生的損失較高,法定賠償數據較多。由此可見,商標名譽與侵權行為成正比[2]。其中由侵權問題產生的損失主要是指,商標聲譽因為受到影響而造成的損失以及市場份額的減少。所以,要加強商標名譽維護避免商標民事糾紛案件的產生。
(三)加大商標保護力度
有部分馳名商標在我國并沒有進行注冊,針對此類商標需要給予一定保護。通常情況下,企業通過使用或者注冊等方式獲得企業商標權。我國現有商標法已經對商標保護做出相應調整,同時制定相應解決措施。除此之外,還需要利用法律手段對沒有注冊商標進行保護,對相關商標保護制度以及法律等進行完善。加大對注冊商標的保護力度與范疇,商標權中包含了個人意志與國家權利,屬于民事權利。在以往商標保護過程中,商標權范圍在一般情況下很難發生改變。在社會市場快速發展背景下,民法總則對企業商標等問題尤其重視,提出擴張商標權保護范圍的主張。所以在商標權保護相關法律中,擴大注冊商標保護范疇,并且對其中內容進行明確規定。無論何人在未經相關人員允許下擅自模仿、套用已經注冊成功的商標,屬于違法行為,將會受到法律處罰。
三、商標民事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分析
(一)侵權行為與不正當競爭行為
在商標民事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當中,需要對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及侵犯行為之間的關系進行明確。商標侵犯行為是指,在沒有得到相關權利人允許下,利用已經注冊商標的行為。而不正當行為主要是指,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偷竊其他人商標并據為己用,以及相似的使用行為。根據相關法律中可以看出,《反不正當競爭法》是一項較為特別的法律,在商標使用過程中可以在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條件前提下,進行優先使用[3]。如果不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條件,不那么需要符合其他法律相關規定,才能正常使用商標。
(二)商標和其他商業標識
在我國商標注冊機構、域名商業標記登記注冊機構與制度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權利獲取方式存在不同,在相關法律調整中容易受到影響。我國缺乏相應的商業標記數據庫聯網以及跨庫檢索制度,域名以及商標等商業標識等沒有明確規定,導致在權利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混亂。所以,在商標保護過程中,需要將抵制不正當競爭行為原則以及權利合法原則,作為商標保護的依據。要對不同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從而選取最為適當的法律適用。
(三)商標與企業名稱
商標與企業名稱都屬于商業標識范疇內,商標與企業名稱權利獲取方式以及相關法律調整對其產生的影響,極易產生混淆,從而對市場秩序以及發展等產生影響。商標與商號之間存在許多相同之處,所以兩者的相同之處是商標與企業名稱之間產生矛盾的基礎。結合民法總則進行分析,商標與企業名稱之間權利沖突主要表現在,將已經注冊的商標注冊成商號,或者將應經注冊成功的商號注冊成商標。但是,兩者都可以在現有法律中尋找到法律適用。
其中將應經注冊成功的商號注冊成商標,相關法律對其有明確規定。想要注冊的商標需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大眾識別,要在對大程度上避免與其他人產生沖突。而將已經注冊的商標注冊成商號也有法律對其進行明確規定,如果商標全部照搬照抄或者直接翻譯其他人已經注冊成功的馳名商標,容易給大眾帶來不良思想認知,從而對已經注冊成功商標使用者的利益造成影響。所以,針對上述情況,相關機構不可對商標進行注冊或者使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維權意識以及商標意識越來越強烈。所以,要對商標民事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從而使其符合新修訂民法總則的真實需求,進而順應時代發展,符合國家發展潮流。社會市場中要對商標以及商標使用等有明確認識,避免在商標注冊以及商標使用過程中,違反相關規定,從而有效防止商標侵權問題產生。在商標注冊與使用過程中,采取誠實守信原則,利用法律手段處理商標民事糾紛事件,從而推動社會市場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學林,王旭光,賈清林,劉牧晗.礦業權糾紛案件的審判理念與最新裁判規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礦業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J].法律適用,2018(05):76-82.
[2]程新文,馮小光,關麗,李琪.我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新發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J].法律適用,2016(07):15-21.
[3]楊臨萍,姚輝,姜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理解與適用[J].法律適用,2014(1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