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順存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其對我們小學數學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而小組合作教學法成為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筆者對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是一門具有實用性和趣味性的學科,其對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就業具有重要的影響。因而應引起小學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創設具有啟發性和實操性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提升小學數學合作教學的水平。
一、巧用小組合作教學法,提升學生的協作能力
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和思維方式有所不同,因而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存在差異性。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法,讓學生充分進行交流,并認真聽取彼此的意見,激發學習的靈感,提升學生的協作能力。
比如,在講授《圓柱體積》這節內容時,我運用小組合作法,創設具有探究性的小組合作題目,鼓勵學生相互合作,并充分思考彼此建議,創設出新的想法,提升整體的小組合作教學水平。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創設問題情境。我板書如下問題,你們如何運用學過的知識推導出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其次,科學分組。我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性格特點對學生進行分組。我在組中設立小組長、發言員、副組長和記錄員。再次,適時引導。我對學生說:“你們可以從圓的面積推導公式,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綜合分析?!痹俅危矆鲇^察。我會時時關注小組討論的動態,并對小組討論中出現的“卡殼”現象及時作出啟發性的引導,提升整體小組教學的質量。最后,展示教學成果。在學生討論完畢后,我詢問學生:“誰可以分享本小組的探究成果?”發言員積極地舉手說:“這個成果集合了大家的智慧,首先是組員1想到圓的面積推導公式,即將圓轉換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其次,組員2想到是否可以將圓柱體轉換成近似的長方體,大家一致同意,最終得出圓柱體的體積為底與高的乘積。”我運用小組合作法,鼓勵學生積極交流,激發學生智慧的火花,提升了學生的協作能力。
二、巧設評價機制,提升游戲式小組合作的教學效果
在現實的小組合作教學中,有些學生會在別人發言時,交頭接耳說話,而這種現象如不及時遏制會影響整體小組合作的教學質量。我們可以制定合理的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小組榮譽感,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小組合作教學中,提升合作教學質量。
比如,在講授《二十以內的加減法》這節內容時,我制定合理的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整體的教學秩序大為改善,提升小組合作的教學質量。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創設游戲情境及規則。我以小蝌蚪找媽媽為游戲背景,每個小組都有代表自己小組的小蝌蚪。小組中的每一位學生均答對數學題時,代表自己的小蝌蚪就增長一倍,繼而小組就會得2分。而我則獎勵得分最多的小組每人一個漂亮的本子。其次,科學分組。我根據學生的性格和意愿對他們進行分組,規定每組5人。再次,制定評價機制。我規定,在小組中假如有學生指出正在玩游戲學生的錯誤,并能給出正確答案,則獎勵本小組3分。假如有學生在中途進行說話,則要扣相應小組5分。最后,展示成果。我截取其中一段進行介紹,一組組員面對如下的題目:6+9=?她積極地回答:“13!”而另一組組員舉手說:“她的答案錯誤!正確答案是15!”我運用合理的評價機制,對其進行3分獎勵,使得所有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既能獲得良好的學習環境,也能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
三、總結
因為每個教師的教學各有特色,所以他們的教學方式也不盡相同。但是我們可以努力探究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之間的最大重合處,探索出學生學習的最近區域,從而提升小組合作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齊曉麗.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新課程(中旬).2017(04)
[2]田虹.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J].青春歲月.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