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亞瓊
摘 要: 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之中高中生物教師能夠在特定的課堂教學目標指導下,有意識、有目的的合理運用教材,采用合理的課堂教學設計,激發高中學生對生物學科學習興趣,并在日益構建良性師生關系過程之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進而促成高中學生高中生物知識與技能的習得。本文從基于教材,既“備教材”又“備學生、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手段、開展研究型實驗教學嘗試、培養學生高中生物自我學習意識等方面對新課程改革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學實效性提升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新課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學實效性;提升策略
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作為我國高中教育階段重要組成部分,對高中學生掌握高中生物學科知識、提升動手實驗能力、采用高中生物學科知識來解決當前學習、生活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及未來進一步進行其他學科學習均具有重要意義。新課程標準從高中學生身心發展關鍵期、綜合能力提升以及高中生未來社會生存與發展考慮,對高中生物學科教學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選擇、教學質量與教學教學效率提升均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當前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深受應試教育理念、備課模式、教學法選擇,等等因素影響,高中生物教學實效性受到很大程度影響。為了更好的將良好新課程改革理念深入貫徹于高中生物教學各個環節之中,并能夠非形式化提升高中生物教學實效性,達到高中學生生物學科成績與能力雙提升,本文認為可以通過如下方式來提升高中生物教學實效性。
一、基于教材,既“備教材”又“備學生”
高中生物教師如果想要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之中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并達到提升高中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效果,基于教材,優化備課方式具有重要意義。與傳統高中生物教學理念不同,新課程改革對高中生物教師教材的合理運用界定為“采用教材去教”,而非向學生“教教材”。具體而言,高中生物教材是高中生物基礎知識的載體,高中教師在備課時要能夠善于將高中生物教材之中所涉及到的高中生物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提煉、重組,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從具體班級學生生物學習實際出發進行備課,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備教材”即是高中生物教師要一改傳統生物學科教學之中教師為生物課堂教學主體的備課理念,創造性而非照本宣科的使用高中生物教材,既要能夠理解教材之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又能夠將知識點與具體的教學方式進行結合;“備學生”,則是高中生物教師通過對未來課堂教學情境進行設想,通過對當前學生生物學習實際的把握,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學習問題、學生當前生物學習認知結構進行大膽假設,并提出若干解決策略,通過長期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佐證假設,并針對學生出現的嶄新的問題進行再次假設與求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升高中生物備課的實際效果,進行影響到高中生物教學實效性。
二、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手段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與不斷革新,促成社會各領域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教育領域之中也可以適當采用一些前沿科學技術來提升學科課堂教學實效性。生物學科作為具有較強邏輯性、抽象性的學科,如果高中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時可以恰當的、科學的、學生喜愛的一些前沿的教學媒介,則可以大大激發學生高中生物學習能動性,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計算機硬件發展、互聯網技術發展,使得大量優秀的高中生物學科教學資源被共享,并被廣泛傳播。高中生物教師可以通過自身對高中生物學科知識脈絡理解,對現有的大量的、分散的高中生物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并結合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媒介進行高中生物教學資源呈現,通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課外生物活動、共享空間高中生物資源分享,將高中生物教材之中知識點、知識面傳授與學生基于生物學科學習視野開拓相結合。高中生物教師與學生在生物學科學習、溝通交流過程之中逐漸促成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并逐漸上升為自覺接受并內化高中生物學科知識與能力的習慣,長此以往,可以更好提升高中生物學科課堂教學實效性。
三、開展研究型實驗教學嘗試
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不僅僅要能夠讓學生掌握高中生物基本知識,同時,也要能夠使高中學生掌握生物實驗基本技能,能夠在教師指導下生物實驗過程之中逐漸加深對高中生物學科的認同。當前,我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之中由于受到人數、操作效率的影響,高中生物教師多采用“個人示范,學生群體記憶”式生物實驗教學手段。即使學生能夠真正走入實驗室,也往往是根據教師步驟亦步亦趨簡單模仿。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效性問題不應當回避實驗教學問題。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之中,高中生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之中實驗要求,讓學生根據所學生物知識自行設計生物實驗過程,選擇實驗器材,并對試驗結果進行假設。高中生物教師針對其論證進行審核后,開展研究型實驗教學嘗試,促進高中生在高中生物實驗之中動手能力、思考能力,進而達到新課程改革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學實效性提升要求。
四、培養學生高中生物自我學習意識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一方面要能夠培養高中學生對高中生物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也要培養學生高中生物自我學習意識。只有高中生在教師成功塑造的教學氛圍之內,有意識、有目的將高中生物知識與能力學習看成是自己成長的一部分,并自愿付出與高中生物學科相適的時間與精力來習得高中生物知識與技能,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升高中生在生物課堂教學之中實效性。那么,如何才能夠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之中培養學生自我學習意識呢?本文認為:首先,如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師要能夠根據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以及高中生物學科特征、高中學生學習特征,積極構建相對自由、寬松的高中生物課堂,讓高中生在生物課堂教學之中自然放松。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自然放松狀態并不是讓學生處于一種散漫狀態,而是積極構建一種能夠使學生科學、合理接受高中生物知識與技能的狀態。其次,在高生生物課堂之中培養學生高中生物自我學習意識,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并用來達到目標。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式生物教學形式塑造的教學氛圍,并且結合專題式教學方法來進行歸納與總結。整合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不同教學方法的優勢,尤其是能夠發揮高中生自主能動性的教學方法,在學習過程之中,遇到不會的問題能夠快速與其他學生、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能夠恰當的將自己所學到的高中生物知識自主傳遞給其他小組成員,可以大大的促進高中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生—生”,“師—生”之間在長期的合作學習之中會逐漸形成和諧、穩定、真摯的情感,相互之間互相競爭、互相學習,最終都會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五、結語
作為新時期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能夠充分的領悟與執行新課程改革基本要求大力提升高中學生生物學習興趣、學習習慣養成,同時,也要能夠立足于高中生物教材切實提升高中學生生物成績。由此可見,提升高中生物教學實效性是兩者探討的重要結合點。本文認為基于教材,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努力整合高中生物教學資源、優化當前所采用的教學手段、加強開展研究型實驗教學嘗試、培養學生高中生物自我學習意識有利于大幅度提升高中生物教學實效性,值得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趙中林.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2).
[2]王洪祥.新課標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05).
[3]郭小平.高中生物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現狀與建議[J].考試周刊.20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