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雷崗 李云松 侯濤
【摘 要】一個人的實踐能力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必備素質條件,而高等學校就是為學生培養實踐能力的平臺。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當前各大高校在電子信息專業實踐教學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給國家培養了大量的電子信息技術人才,給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然,在教學發展過程當中出現了較大的問題,即電子信息專業的畢業生職業能力和實際工作需求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要逐漸的以職業能力為導向,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給予高度的重視,在提升學生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職業能力,培養更優秀的學生,進一步推動國家的高速發展。
【關鍵詞】電子信息;實踐能力;職業能力;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H319.3;TN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7-017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7.081
【Abstract】a persons practical ability is a necessary quality condition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a college is a platform to cultivate practical ability for stud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maj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made great effort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trained a large number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However,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development, there is a big problem, that is, there is a cert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ocational ability of graduates and the actual work need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jors. This requires teachers to gradually take the vocational ability as the guide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ay high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ultivate better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improv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e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countrys rapid development.
【Key words】Electronic information;Practical capacity;Vocational competence;Teaching reform
0 前言
現如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擁有其他行業不可替代的戰略性、基礎性和主導性,在促進社會就業,刺激經濟增長,促進轉變發展方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電子信息專業作為高校實踐性極強的專業,教育應該及時貼近技術的發展,考慮社會的需求,合理調整教學內容,整合實踐課程教學體系,形成符合時代技術發展潮流的職業能力型人才培養體系,更快、更好、更多的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職業能力素養協調發展的新時代專業人才。根據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頒發的認證結果,2016年,共有576個專業通過了認證,有十所大學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通過了認證,這為本文結合鄭州電力高等??茖W校開展改革教育體系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1 本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自我國開展電子信息教育以來,很多具有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認證的高校經過多年的探索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模式,給社會培養了很多專業型人才。但是近年來,畢業生的質量和水平在逐漸下降,特別是是學生的實踐操作、職業能力、在工作中與人人交往能力等方面不能滿足社會和企業的需求,雖然專業強調“重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方向,在學科的教育和對學生的培養方面增加了實踐實習環節,但是受很多因素影響,培養的人才仍然跟不上社會的需求。下面本文主要從教學內容、實驗課程以及實踐環節幾個方面闡述電子信息專業培養存在的問題。
1.1 實踐教學實際地位較弱
當前我校力求對學生能全面培養,以此來增加學生的就業面而忽視了學習的時間階段。對于人才的培養難以突出各個學校的專業特色,換句話就是說沒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人才培養雜而不精,缺乏相應的專業研究項目和社會實踐,學生無法得到職業化的培養,實踐教學的效果也達不到理想的水平。
1.2 實踐教學目標不清晰
本文提到的實踐教學指的是教學大綱中規劃的實踐教學環節。本校的教學大綱中部分實踐環節的針對性以及操作性不強,訓練效果不佳,導致學生忽略實踐環節的意義,敷衍了事。例如,課程實驗對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訓練不足,部分學生僅維持在應付混成果的階段?,F階段學校和企業沒有建立有效的循環合作,沒有長久的人才輸送過程,所以企業也缺乏培養學生的興趣,沒有按照職業能力為向導培養學生,學生在企業畢業實習學習到的東西很少,實習環節的效果一般。
1.3 實踐教學體系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存在局限性
目前實踐環節的執行效果受到教學大綱和課時的影響很大,實驗教學大綱內容更新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很多實驗教學大綱仍然沿用十幾年的范本;課程實驗的課時較短,并且相關課程實驗的內容關聯性差,實驗內容不能達到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培養目標。教學大綱規定實驗課程為期4周,如果是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及完成科研項目,或者培養具有一定基礎的工程人員是足夠的,但是對于學生而言時間是不夠的。因此教師在這類實踐課的內容設置上也只能將就課程時間,不能很好的實現這類實踐課程的目的。
1.4 實踐教學資源較弱
雖然實踐教學在教學環節中是最關鍵的位置,但是這個環節改革的落實性較差。目前實踐教學內容的重擔主要落在實驗室老師和任課講師身上。但是這些老師剛剛從碩士或者博士畢業,自身的專業背景和實踐能力不強,雖然學校提倡青年教師進入企業實習鍛煉,但是由于科研任務重、教學課時量大,很多年輕教師時間很緊,對于去企業實習鍛煉的響應程度并不高。其次,改善實踐環節需要引進更多的實驗設備,資金方面的短缺限制了實踐的改革。
2 電子信息類專業實踐教學面臨的問題總結
(1)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和內容不能更新,滿足不了學科快速發展的需要。教學模式從本質上來看仍然在單純的灌輸知識,缺乏實際工程觀點和缺乏應用,造成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無法得到充分的激發。與此同時,書本上的知識不能緊跟國際技術發展的腳步,高校所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
(2)課程內容。電子信息課程側重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思維方式也從嚴格推理的數學思維方式轉變為以工程實踐為主導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的極大轉變導致學生在專業基礎課程中的學習變得更加困難,掌握課程內容并與實際相結合并不容易,這使得教學內容變得復雜困難。
(3)實踐環節。學生的實踐練習能力不強。盡管學校大力倡導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在時間,練習環境和實驗設備方面給予了很大支持,但是以考試為考察指標的制度導致教師和學生仍然認為他們的考試成績決定了一切。學生很難有效地從理論內容脫離出來,無法完成將學生角色到社會實踐的角色轉變。
3 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電子信息類實踐教學改革思路
3.1 依據行業需求明確專業特色和實踐培養目標
在對教學大綱改革時應該大量的對社會的需求做調查,掌握前言技術發展現狀,搞清楚當前社會和企業最需要什么樣的電子信息專業人才,哪些素質才是能滿足職業能力需要的素質,結合學校自身專業特色,找到專業實踐培養環節的整體目標,分解需求并安排到實踐各環節中,以職業能力為導向,建立行業與實踐培養目標的對應性。
3.2 樹立產出導向理念,依據實踐培養目標建立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教學方法
學校在設立教學大綱中就要考慮到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樹立產出導向理念,革除學生在專業學習中被動接受的現狀;加強對行業調查結果的宣傳,讓學生了解到社會需要的電子信息類人才是怎樣的,該具備什么樣的素養,增加學生接觸企業、了解企業的機會,激發學生自我塑造的奮斗精神。專業還要根據行業和社會需求將學生的優勢精力投入到職業技能的培養上,重點設計實踐體系,包括實踐教學體系和校外實習環節。
(1)課程實驗改革。將目前相對獨立的實驗內容增加關聯性,增加實驗課程課時,設置較高學分。將多門關系緊密的課程和高校老師的科研項目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力爭在理論中解決實際問題,將獨立的驗證性實驗轉變為綜合性的應用開發實驗。
(2)實驗方案和實踐教育改革。學校應該積極對實驗方案和實踐教育方面入手改革,自學生進入學校開始,就將學生分組開來分配給不同的導師,由導師組成的科研項目小組完成科研任務并在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每個學期由負責學生的導師考核打分。這些項目的選題主要圍繞著時代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潮流以及職業能力開展,學生可以用參加項目的成果來評選學業獎學金和撰寫畢業論文。通過有效激發學生利用時間的積極性,不但可以避免撰寫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相沖突的尷尬局面,而且會大幅提升學生職業能力水平。
(3)畢業實習改革。在對學生基本專業知識技能教育完畢后即可安排學生進入社會鍛煉實習,可以在大四的上學期就提供就業信息,鼓勵提倡學生實習,同時,提前進行畢業開題報告,為大四下學期學生實習增加時間。在實習過程中,由指導老師安排學生進入電子信息行業進行實習,由企業技術人員、指導老師共同評價和檢驗,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對教育和實習環節不斷做出適應性的調整,從而達到人才培養持續改進的效果。
4 結論
電子信息類專業越來越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作為人才培育的搖籃,高校在教學方面和實踐環節方面缺乏職業能力培養的融入,本文針對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為提出了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電子信息類實踐教學改革思路,相信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會越來越重視職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電子信息類人才。
【參考文獻】
[1]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模式分析[J].高國忠.才智.2014(17).
[2]張麗紅.以實踐和創新為導向的電子信息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視界,2016,04(0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