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數學教師要理性對待優質課,做課教師要在整個過程中感悟到一些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要加強數學教師的培訓與繼續教育,提高教師自身學科素質,確保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理性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7-020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7.093
【Abstract】Mathmatics teachers should treat high-quality classes rationally,teachers should realize some methods and form their own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hole process,strengthen the training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ers,and to improve teachers own discipline quality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Mathematics classroom;Effective teaching;Rational thinking
我校是一所實驗學校,學生基本是本地居民子女,部分家長對孩子的課外學習不能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輔導。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追求短期效果,課堂上不放心也不能放手讓學生自學、合作交流,處于“苦教”狀態。學生的學習僅限于教師教什么,學什么,缺少主動學習,合作交流的意識,自主學習的能力幾乎沒有。由于學生課前沒有“自學”過程,在課堂上就只能是盲目地跟隨老師的思維被動地接受學習。
1 加強對數學教師的考核,保證教學質量
學校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是教學常規管理,這是一條底線。小學數學教材中蘊涵了豐富的數學思想。我校小學數學教研工作計劃中首先提出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此計劃將在我校第六屆小學數學研修班舉行的三次活動中砥礪落實。在“小學數學教改項目推介活動”等三大活動中著力提升教師效能。再次,提升教師命題設計水平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故本學期繼續開展“小學數學情景化命題設計征集”和“小學數學思維風暴”兩大傳統競賽。我校規模大、教師坐班比較松散等要求必須加強上課、自習、開會等的嚴格管理,以保證教學質量。以修訂的《寧夏銀川市金鳳區實驗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辦法》和《寧夏銀川市金鳳區實驗小學教職工考勤管理辦法》為依據,進一步加強數學教師上課、自習、值班、會議等工作紀律。教務處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數學課堂、自習等,檢查結果當周通報,并做好檔案記錄。教務處做好各年級數學教學指導、診斷和反饋。年級部安排專人定期檢查,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教務處、年級部做好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問卷調查和學生座談會,對問卷和座談會上反映出的問題及時反饋到本人,對一些學生反映大、反映面廣的問題、教師要上報主管校長處理。如此明晰的計劃與活動,給了全校的小學數學教研組長行動指南,教研組長們也將帶領全校的小學數學教師扎實推進數學教研工作。
2 堅持對數學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
數學教師的培訓與繼續教育,是提高教師自身學科素質的重要環節,只有加強數學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教師的數學教學理念和觀點才能更新,數學課堂教學方法也就不落伍。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斷更新的現代教學媒體的運用中脫穎而出,成為學校的教學能手,也才能擔負起教學科研的重任。注重學習,善于學習是一些學校學生的優秀品質,他們視野開闊,思維活躍,學習方法與眾不同,非常講究學習效率,當天所學內容,必須當天搞清楚。不留疑問,給后面學習掃清障礙。課前預習是他們學習非常重要的一環,預習過程中看不懂的內容做適當的記號,在預習的基礎上根據老師的思路點撥,探究學習內容,或者提出自己的見解與老師共同探討,在搞懂的基礎上自己歸納整理,成為自己的知識積累。若搞不明白的疑難問題利用課余時間去問老師,無論在課間,中午,下午你都可以看到學生圍者老師問問題的場面,直到把疑難問題徹底解決了。他們知道課堂所學內容如果留下夾生飯,積累多了就會影響后面的學習,正因為如此,他們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努力去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屬于自己的學習風格,甚至有的同學超前學習,他們不在完全依賴于老師,真正學會了有效的學習。
3 認真聽評課,積極開展有效課堂教學
目前流行這樣一種說法:“優質課競賽”是“包裝課”,“表演課”,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示范課”,觀摩課”。每個參賽教師在準備過程中都經歷了多次的自我否定與自我肯定,每節課的完美都是我們每個教師所追求的目標。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部分教師過分強調素材的使用,而忽略與課程有關內容的知識記憶、總結、提煉、運用,課堂反饋練習少。教師過分依賴幻燈片,往往就忽略了黑板上的規范板演,知識結構,核心要點展示,因此就造成表面上看一節課“熱熱鬧鬧”,但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低的現象。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得不全面、不充分。經常出現學生想的多,做的也多,但最后沒有集體討論出正確或錯誤的真正原因,沒有嘗試自己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只是在等待老師講解。如果做課教師能從整個過程中感悟到一些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聽課教師能在聽課過程中對自己教學有一點啟發,那就是優質課競賽的成功。從上學期“優質課”競賽中我們可喜地看到,我校一部分教師已經把課堂上“以教為中心”變為了“教與學互動式”,把給學生的“以知識為中心”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克服了“一講到底”“死記硬背”的弊端。有相當一部分青年教師在賽課準備的過程中,急急忙忙從網上下載大量課件,進行拼湊,剪貼,而拼湊起來的東西沒有主旨,沒有核心,亂七八遭,然后將這些拼湊起來的東西帶上去試講,請老師來聽課,這個老師說,這個要講,那個老師說,那個要講,這個老師說,這個這么講,那個老師說,這個那么講。而參賽老師一頭霧水,不知何去何從。以我校每年十月開始的優質課為例,數學組教師在經過認真的準備后,首先由做課老師進行自評與反思,然后由與聽課領導和成員進行點評。校教科室主任首先發言,他結合上一節數學課認為,兩位教師的講課風格不同,設計角度不同,展現了教師的教學技能與教學魅力。尤其對本節課課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這節課課以實驗為主體,以學案導學為載體,以動畫演示為突破,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效果良好。課堂體現了“四有”理念:教學理念有想法;教學設計有層次;教學過程有規劃;學生評價有效果。注重了四個培養:充分利用課本,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多處討論分析圖表,注重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體現出了數學學科的特點,特別值得肯定的是對小學數學教材的加工再創造。如《面積是多少》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內容,它是學生從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到學習其他平面圖形面積的過渡。這部分內容既起著橋梁的作用,又滲透著轉化、區間等重要的數學思想。如果能把這部分內容教扎實、教透徹,對于面積的學習至關重要。
我們關注的重點應該由教材到學生,由知識到方法。教學中怎樣才能出新,網上現有的課件沒有多少可用,基本上都是常規的套路和過時的東西,照搬的結果只能是邯鄲學步、東施效顰。要出彩必須要走自己的路,要結合自己的學生和自身的實際情況開辟蹊徑。當然,要走出自己的路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我們勤于思考,細心觀察,敏銳捕捉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