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峰
摘 要:文章首先對建筑電氣工程技術的市場需求和實踐教學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并對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展開了闡述,旨在表明實踐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于建筑電氣工程技術的理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對于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技術型人才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意義。
關鍵詞:建筑電氣;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一、前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我國的教學方式逐漸由傳統的理論教學轉變為了理論與實踐綜合能力的教學。實踐教學作為技術應用類學科教學內容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對于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筑電氣工程技術是指在建筑物中,利用先進的科學理論及相應的電氣技術對建筑物內的電氣系統進行科學化的構建,不僅是電氣制造業與建筑業的有效結合,更是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需求。因此,如何加強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水平,提高學生對于實際工程技術的應用能力,對于我國電氣行業與建筑行業的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文章將結合我國的實際環境,對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展開探究。
二、建筑電氣工程技術與實踐教學
(一)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市場需求分析
建筑電氣工程技術是建筑行業與電氣工程技術行業的有機結合,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農村城市化與中小城市逐漸向大城市轉變腳步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城市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其中包括城市人口數量增多、城市用地日益緊張、城市污染加劇等。經濟的快速發展令城市問題日益嚴重,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受到了威脅,因此,對于城市的建設規劃已經成為了不容忽視的首要課題。建筑綠色化、智能化發展不僅能夠提高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水平,對于推動城市社會可持續發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意義,更是城市社會對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型人才需求的根本體現。根據數據資料統計,2017年,我國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的就業排名在土建類專業中排名19,在全國涉及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中排名449,其中,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對于建筑電氣工程的需求量高達全國比重的38%。目前,城市社會的發展導致對于建筑電氣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斷上升,發展與培養出更多建筑電氣工程技術人才已經刻不容緩,這也是城市社會得以持續發展的根本前提。
(二)實踐教學的意義
注重實踐教學,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功效,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技術型人才,不僅是我國社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社會發展與科學技術發展的根本需要。隨著我國建筑產業與電氣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電氣技術不斷提升,新的建筑電氣技術層出不窮,企業及相關用人單位對于建筑電氣技術人員的職業綜合素質能力及專業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需要充分掌握建筑電氣工程技術的理論知識,更需要具備專業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因此,構建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在學生具備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不僅有助于學校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還可以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建筑電氣工程技術人才,對于滿足社會發展需要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意義。
三、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分析
實踐教學是我國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十分重要的環節,也是教學內容的核心所在。因此,構建一個成熟的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需要專業的教師充分結合教學目標、教學理論內容和學生自身的特點完成實踐教學的方案制定、內容管理、實踐評價和實踐保障體系。其中,教師需要將實訓、實習與實驗等相關實踐教學的內容進行綜合考量,完善成一體化的課程,并將各個實踐環節進行合理的配置,構建出一個以實現最終教學目標為基礎的實踐教學體系,其構建的出發點應當與學生所學的內容緊密結合,并根據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實踐教學任務,旨在能夠將實踐內容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配置,搭配專業的實踐操作指導教師,最終全面保障學生進行實踐訓練的專業性及規范性,切實提高實踐訓練的效率和質量。
同時,在制定實踐教學任務和實踐評價時,教師應當充分結合實踐教學的場地、教師隊伍和實踐管理制度等現有的資源,保障實踐教學的可操作性,而實踐教學的保障體系主要在于學生參與實訓基地的確認和實踐教學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這些也是實踐教學得以順利展開的首要前提條件。
最后,在進行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時代對于技術人才的需求,注重形成一個“主線清晰+理論結合+平臺豐富”的教學體系,對現有的專業課程理論體系做出一定的調整與優化,從而確保實踐教學能夠在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前提下,讓教師明確自身的教學核心目標,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把握校內實訓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的關系,通過豐富的教學平臺與教學手段實現對學生的全面教育,并通過校內的一些虛擬仿真實驗室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關于建筑電氣工程施工流程、設備安裝、設備調試、管線鋪設、故障排除等技能,引導學生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于建筑電氣工程技術的理解,強化學生多個方面的實踐技能訓練。其中,平臺豐富包括學生進行專業的基礎訓練平臺、學生進行單向實踐技能的訓練和學生提高綜合實踐技能的訓練,三種訓練模式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也是學生逐步提升自己專業能力的過程,符合學生的客觀學習成長規律。通過該種教學體系對學生進行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中實踐教學的綜合培養,不僅能夠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強化學生的職業素養,對于學生日后參與實際的項目工作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意義。
四、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中實踐教學的實施分析
實踐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在校內與校外實訓基地的實踐教學、職業崗位的實踐教學和教師操作技能的訓練。
(一)重視校內與校外實訓基地結合的實踐教學
實訓基地的實踐教學主要在于除了學校自身配備的校內實訓室之外,與校外的一些真實實踐環境進行合作,從而擴展實訓的方式及規模,加強對于實訓的效率和質量。校外的實訓基地是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體現,也是學生開展實踐訓練的重要場所。學校為了保障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的就業率,提高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的實踐范圍,需要建設多個實訓室,并積極與校外的企業單位取得合作聯系,增加更多的校外實訓基地,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對實訓規模的擴大,增強實訓的根本功效。
另外,學校還應高度重視對于校內實訓基地的管理與實訓氛圍建設,對于實訓基地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并配備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設備檢查,及時了解國內外先進的實訓設備,適當投入一定的資金成本進行購置,從而保障校內的實訓基地也能夠不斷引進先進的設備及科學技術,提高學生的校內實訓水平。同時,學校應當為實訓基地配備專業的實訓教師,要求實訓教師能夠定期深入到校外的企業單位參加培訓和實習,從而保障教師的實訓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訓指導。通過校內校外結合的實訓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同時接觸到校內與校外的雙重實訓,不僅可以獲得教師的指導,還可以接觸到真實的工作場所及職業環境,既是為“主線清晰+理論結合+平臺豐富”的教學體系打下了良好的鋪墊,也為學生增強自身的職業素養與專業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平臺,切實提高了實踐教學的教學成效。
(二)職業崗位的實踐教學
職業崗位實踐教學則需要學生切實的進入建筑電氣工程技術相關的企業崗位中,結合校內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校內實訓經驗,進行真實的項目操作。在實訓崗位展開實踐教學,應當讓學生結合校內所學的理論知識,充分理解每一個工程項目的核心內容,并根據由簡單到復雜,由容易到困難的模式進行工程項目的分配。學校應當充分結合專業所學的工程技術、安裝檢修技術、水電施工技術、工程制圖、工程造價等校內實訓內容進行工程項目的實際操作,最終逐步培養出學生對于項目工程的理解能力,鍛煉出學生參與更多的項目工程經驗,這對于學生日后進入崗位工作也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教師操作技能的訓練
教師是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的參與者與引導者,更是實踐教學內容的實施者,因此,教師操作技能訓練是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中實施實踐教學的重要保障。身為實踐教學的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因此,學校應當加強對于教師專業技能的培訓,定期組織專業的技術工程人員對教師進行技能講授,并選派優秀的教師負責人參與到企業進行掛職訓練、進修及調研。同時,企業還需安排專業的教師對校內的實訓室進行布置與管理,積極鼓勵教師能夠利用業余時間參與到實際工程項目的設計、構建、施工、安裝及驗收咨詢環節中,聘請一些優秀的行業技術人員對教師進行校內實踐課程的指導,不斷豐富教師自身的項目實踐經驗,最終從根本上提高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實踐教學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職業素養,優化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保障實踐教學體系的專業性與規范性。
五、總結
綜上所述,實踐教學是我國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構建起一個成熟的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實踐教學體系,對于我國城市社會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應當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的發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最終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建筑電氣工程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陸茵,劉積標.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裝備制造技術,2017(08):188-190.
[2]段小匯,王建岡,胡國文.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環節教學平臺建設研究與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6,19(05):227-232.
[3]王建岡,段小匯,胡國文.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19):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