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孫偉奇 周偉
【摘 要】為了適應任職教育培訓實戰化的要求,分別從教學內容、教學措施等方面對《航材倉儲管理》課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同時對有效開展教學及學習提出了指導性建議。實踐證明,改革后的課程從內容上更加貼近實戰化的要求,在措施上更能發揮學員的主動性,不僅教學質量得到大大提高,而且學習效果也得到了有效增強,為培養學員的崗位任職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士官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改革;學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 E251;G71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8-016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8.073
1 課程基本情況
《航材倉儲管理》課程是航材管理專業為士官職業技術教育開設的一門主干課程,該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結合緊密,是士官人才培養方案中任職崗位必修課程之一,對學員形成航材倉儲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2 教學內容改革
由于近幾年部隊航材倉庫的變化日新月異,其中包括倉庫編制的調整、管理模式的更新以及航材法規的修編等各個方面,因此課程內容需要進行大幅度地改革。課程組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的修訂,依據《海軍航材工作規定》、《海軍航材倉庫業務工作細則》和《海軍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根據實戰化建設的要求,將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刪掉了滯后于部隊發展的老舊內容,增加了航材保管員崗位任職知識。通過新舊知識合理的增加刪減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實戰化,學員經過了院校系統的學習培訓之后,能夠確保踏上工作崗位后勝任航材保管員的工作,從而為航材保障任務的順利完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航材倉儲管理》課程改革后的知識結構框架如圖1所示,主要包含“航材倉庫基礎知識、航材倉庫器材管理和航材倉庫環境管理”三個模塊,共含有十二個知識單元。
改革后的《航材倉儲管理》課程共開設60學時。對于教員來說,課程參考學時是教員備課、安排教學進度、組織實施教學的基本依據,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單元的內容可以根據學員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整,但課程總學時數按照60學時執行,課程學時分配情況如表1所示。對于學員,可根據參考學時制定出本門課程的學習計劃,以便和任課教員組織的教學活動基本同步,進一步增強教學和學習效果。
3 教學措施改革
由于《航材倉儲管理》教學目標呈現多元化的特點,學員不僅要掌握航材倉庫管理知識,更重要的是知識在實踐中的靈活應用,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為了實現教學目的,課程教學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通過多種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學員最終達到理解航材倉儲管理理論,明確航材管理方法,提高航材倉儲管理能力的目的。
3.1 理論教學
3.1.1 課程重難點問題:采取精講教學模式,輔以學員自主學習
基于任職教育的特點,對于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比如“航材倉庫戰備管理”知識單元,采取以教員精講為主的教學模式,同時學員可以利用網絡課程中的授課視頻和電子教案,以及上傳的部隊工作的視頻、圖片等素材進行課前預習。教員在授課過程中著重闡述戰備器材管理的要求和措施,突出與周轉器材相比二者的差異所在,其中包含戰儲器材輪換的目的、方式與組織方法及“一實四不”等內容。另外結合海軍某倉庫戰儲庫的部隊管理工作,采用問題引導、啟發誘導等教學方法,促使學員主動思考,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師生面對面的雙向交流、網絡化的信息展示,將課堂精講與網絡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既具有實戰化的工作場景,又具有豐富的信息認知,能夠較好地達成課程的學習目標。
3.1.2 課程理解性內容:采用案例教學模式,輔以學員研討交流
對于課程標準中要求學員了解和熟悉的內容,主要采取案例教學模式,同時開展學員之間的討論交流。比如在“航材倉庫安全管理”知識單元,講到人員安全管理內容時,首先教員展示案例“一次沖動引發的事故”,啟發學員思考,以問題“為什么要進行人員安全管理”為牽引層層展開,緊接著提出“人員安全管理的影響因素有哪些”,最后把落腳點放在“如何進行人員安全管理”這個問題上。讓學員分組進行討論交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教員針對該問題進行總結講評,對安全管理措施指出優點與不足,提升學員倉庫安全管理能力。
3.1.3 課程研究性內容:采用情境教學模式,輔以學員協作學習
協作學習是一種介于個人自學和集體授課之間的學習方式,既便于學員不同觀點的碰撞與交流,又能有效地培養學員團結共事的合作精神,因此在崗位任職培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研究分析,選取“航材倉庫溫濕度控制”教學內容采取以協作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首先,根據學員的來源地分別劃分成北部戰區、東部戰區和南部戰區三個地域,將近五年的部隊航材倉庫的溫濕度數據交給學員,讓學員進行分析研究。其次,學員通過上網查閱資料,找出本地域的溫濕度變化規律,提出倉庫溫濕度保持在“三七線”內的解決辦法,促進各組學員的溝通交流與團結協作。最后,每組派出學員代表講解各地域庫內溫濕度的控制方法,學員可以集思廣益,教員進行引導提升,各組在博采眾長之后對控制方法進行修改完善,總結提交。協作式教學的應用可以促使學員共擔學習責任,共享信息資源,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增進學員認知能力,形成學員健康情感。
3.2 實踐教學
本課程實踐教學的內容采取了院校與部隊聯教聯訓聯考的模式。聯教聯訓主要采用了三種方式:參觀見學,就是組織學員參觀部隊倉庫庫房布局與管理模式、參與部隊年度大收大發等活動,通過親身體驗增強感性認識。嵌入演練,就是將學員直接分組編入參演部隊,使學員在真實的崗位中熟悉航材保障預案的程序、內容和方法,鍛煉和提高學員組織籌劃的能力。平行作業,就是組織學員以單獨編組的方式,參加部隊航材部門的并行作業,參與制訂航材保障計劃、完成航材保障任務等活動,形成真正的倉庫管理能力。為了檢驗學員的知識和能力,考核過程中邀請部隊任職經驗豐富的領導參與,與院校教員共同完成對學員知識和能力的考核,檢驗學員真實的能力水平[1-2]。
4 教學學習指導
為了達到教學相長、互相促進的目的,教員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關注學員基礎水平和認知特點差異,鼓勵個性化發展,尤其要重點關注學員的學習特點、個性發展需求等方面的差異,靈活設計與精心組織整個教學活動,給學員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員的探究欲望為出發點,設計各種問題讓學員進行探索和思考,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讓學員開展討論交流,指導學員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使他們在“做中學”、“學中做”,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員在學習中應該積極思考、大膽想象、勇于創新,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航材管理理論方面的探索,也可以通過參加教研室科研學術研究,進一步開拓自己的思維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學員還應積極開展交流討論,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解決航材倉庫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高峰,吳福臣,李祥珂等.任職教育院校聯教聯訓模式研究[J].繼續教育,2015,1(1):63-66.
[2]史蕓,陳祥斌,張亮.推進院校與部隊聯教聯訓深入發展的思考[J].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5,5(5):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