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風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要求下,不僅學生的主體性要充分凸顯出來,而且還要在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模式等環節進行創新和改革,在保證學生體育技能水平有所提升的基礎上,能夠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文章針對新課程改革下農村中學現存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對應的體育教學改革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新課改;農村中學體育教學;問題分析;策略
體育課程一直都是學生學習階段必不可少的重要課程之一,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以及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進過程中,針對中學體育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農村中學更是如此。但是從當前農村中學體育教學實施情況可以看出,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即使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農村中學體育教學仍然存在問題。這樣不僅會對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造成嚴重影響,而且還會對農村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產生影響。因此,針對這一現狀,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對現存于農村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問題進行積極改革和創新,將一些新鮮元素融入體育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夠取得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而且還能夠對農村中學生的身心素質培養起到良好的輔助性作用。
一、新課程改革對農村中學體育教學提出的要求分析
(一)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要求任課教師要友好對待學生,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要給予一定的滿足,讓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能夠體現出自己主體地位的同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創新教學方式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一些傳統老舊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現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理解學生的差異性,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對學生的學習給予一定幫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合作學習法、項目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方法,這樣不僅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能夠保證農村中學體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有所提升[1]。
(三)提高學生體育技能
在新課程改革要求下,學生不僅要掌握一定的體育理論基礎知識,而且其自身的體育技能水平也要有所提升。參加體育實踐,能夠鍛煉學生的體育技能。這樣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自身的體質,而且還能夠為學生日常學習以及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有效保障[2]。
二、農村中學體育教學現存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氛圍有待改進
雖然新課程改革對農村中學體育教學氛圍有了更高標準和要求,但在現階段農村中學體育教學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教學氛圍不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提升,而且還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嚴重的阻礙。很多教師并沒有將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出來,而是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這樣就會導致一些學生的膽怯心理越來越嚴重。學生不會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對學習技能以及體育知識的學習都會產生影響,這也是阻礙農村中學體育教學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3]。
(二)課堂內容安排不足
農村中學體育教學主要包括理論知識傳授和實踐操作技能的鍛煉。但是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很多體育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安排時不夠合理,不能夠體現科學性,并沒有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協調。比如,理論課程安排比較多,實踐安排嚴重不足,對學生的體育技能水平提升有著不利影響。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理念,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度越來越低,讓學生認為體育課程只是一些理論知識的講解,提不起學習興趣[4]。
(三)教學方法比較陳舊
雖然當前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很多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有一定的創新和改革,但是從當前農村中學體育教學實踐可以看出,很多教師仍然使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方式。比如很多教師都習慣先對一些動作要領進行講解示范,再由學生自己進行訓練。這種教學方式比較單一,而且比較抽象。很多學生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沒有獲得相應的知識、技能,反而會對自己已經具備的知識造成混淆。如果長期這樣實施教學,很容易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嚴重打擊,也會導致農村中學體育教學課堂過于枯燥乏味,教學效果自然不理想[5]。
三、新課程改革下農村中學體育教學策略
(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農村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學習氛圍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要利用各種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不僅要將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出來,而且要關愛和尊重學生,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活動。與此同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認識到每一個學生獨有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學生開展教學,這樣不僅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緩解其自身的學習、生活以及心理壓力[6]。只有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推動農村中學體育的發展。
(二)將傳統體育項目與農村中學體育教學進行有效結合
貴州省傳統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搶花炮”,主要是以村寨為單位,參與比賽的人數、隊伍數量以及比賽的時間都不受限制。這種體育項目競技活動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將這種傳統體育項目與農村中學體育教學進行有效結合,不僅能夠將這種傳統文化進行有效傳播,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意識到這種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促使學生的團結意識得到增強,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大多數教師一提到體育,就是田徑、體操、排球、足球等一些比較常見的運動項目,或者是奧運會中有明確項目的運動。從當前的農村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看出,很多教師在實施體育教學時,經常會出現“放養式”教學模式,這樣很容易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嚴重打擊和影響。在貴州農村地區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將一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融入其中,不僅能夠逐漸將現階段的競技體育模式進行改變,也能夠促使體育教學內容更加豐富[7]。其中“搶花炮”這種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就能夠與體育教學進行有效結合。現階段,農村中學體育教學正面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創新,這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入貴州農村學體育教學提供了機會。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搶花炮”是一項集體運動,能夠促使學生全部都參與其中。在比賽過程中,為了獲得最終的勝利,學生之間會溝通交流,互相討論,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采納正確的思想,對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在與對手進行激烈對抗的時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模式,而且能夠讓學生學會如何接受失敗,如何享受成功。這些都是在體育運動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才能夠有所感悟,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安排理論知識傳授和實踐操作鍛煉之間的關系,合理安排教學時間。首先,理論知識非常重要,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才能夠將這些理論知識應用到體育實踐中,但是注意不要一味地講解理論知識。如果利用傳統方式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的話,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多媒體、微課、慕課等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通過這些不同的呈現方式對理論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另外,要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一些體育鍛煉,以不斷提高身體素質,同時掌握一些基本的運動技巧,在保證中學體育教學任務能夠順利完成的前提下,促進農村中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對農村中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要將一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與中學體育教學進行有效結合,讓學生不僅能夠得到身體機能的鍛煉,而且能夠對傳統體育項目以及文化起到良好的傳承作用,促使農村中學體育教學水平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管玉法.淺談新課改下中學體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4):322.
[2]顧濤.新課改下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亞太教育,2016(08):199.
[3]劉志紅.新課改下中學體育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J].才智,2012(34):79.
[4]白吉春.新課改下中學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進[J].才智,2013(19):52.
[5]李志清.儀式性少數民族體育在鄉土社會的存在與意義(五)——國家與社會框架下的搶花炮[J].體育科研,2007,28(02):51-57.
[6]王敏,夏俊.試論我國高校體育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間的功能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7(03):152-153.
[7]李慶賀,丁先瓊.試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走進民族中學體育教學的必要性[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7(05):75-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