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紅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高職院校旅游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因此,必須了解現階段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特點,并通過具體的培養措施,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使培養的人才符合旅游企業的要求,從而為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本文將以企業滿意度為出發點,對高職院校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進行闡述,并提出具體的專業人才培養措施,希望可以促進我國旅游業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企業滿意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
一、高職院校旅游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
(一)全面性
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不僅涉及到旅游方面的專業知識,如旅行服務與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等,還涉及到分析決策能力、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等多方面的培養[1]。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只有具備上述全部的素質與能力,才能在畢業后迅速適應崗位,并做出一番貢獻。
(二)職業性
高職院校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對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進行培養,這也是其與其他高校教育最明顯的區別。特別是旅游管理專業,教師不僅要傳授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巧,還要向學生講解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并將解決的方法傳授給學生。
(三)應用性
在實際的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教學中,無論是教學內容與環節的選擇、設計,還是最終的考核評價,其都是把學生的操作能力與實踐能力當做重點。由此看來,應用性是高職院校培養旅游管理類專業人才的一個基本特點。
二、企業滿意度背景下高職院校培養旅游管理類專業人才的措施
(一)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作為直接的知識傳授者,教師的能力與素質對人才培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為了滿足企業的需求,高職院校必須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目前,雖然大多數的高職院校聘請了來自旅游行業的優秀人才或者是其他高校的專家作為兼職教師,但是這些教師的授課量并沒有達到要求,沒有很好的發揮其作用。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對兼職教師的授課進行合理規劃,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同時,還要對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監督,保證其嚴格按照計劃授課,若教師沒有完成授課量,要對其進行一定的處罰,從而保證學生可以接受到有效教育。同時,高職院校還要對專職教師進行培訓,讓其在掌握先進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打造“雙師型”的教師團隊,從而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整合課程體系
一方面,高職院校應該重視通識教育與人文知識傳授。旅游專業是一門有著很強綜合性、內涵十分豐富的學科,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識。這一專業的學生只有具備濃厚的人文積淀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行業的需求。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培養時,教師不僅要傳授技能,還要重視通識教育,將人文知識傳授給學生,提高其人文素養。需要注意的是,要對理論課程的內容進行整合,避免同樣內容的重復講解,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在實際的授課中,教師應該在傳授服務知識與技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讓其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使其達到旅游企業的用人要求。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并通過自學、小組合作以及學生講解等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還應該讓學生養成查資料、讀書等習慣,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與收集能力,從而為其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
為了有效解決社會上旅游人才經常跳槽或者是轉行等問題,高職院校應該積極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提高旅游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業規劃意識。首先,高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明確,并將其準確傳達給學生,讓其充分了解各種職業。高職教育屬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必須將旅游專業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方法等教授給學生,并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其與中職教育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培養的是高級技術人才,面向的是企業的一線崗位。因此,在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在確定培養目標時,要將其定位在企業一線崗位人才。同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將大量的管理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讓學生到基層崗位進行鍛煉,以便為其日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在人才目標確定之后,高職院校還要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共同培養旅游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例如,可以聘請各個旅游企業中職位不同、學歷不同以及年齡不同的工作人員來對學生進行課程傳授,同時,這些人才還可以把企業的文化和服務意識等滲透到課程中。同時,還可以開展各種專業講座,邀請相關專家對目前旅游行業的實際情況、發展趨勢以及用人標準等進行進行講述,從而讓學生根據權威意見對日后就業進行合理規劃。
(四)改革考核方法
為了提高企業滿意度,高職院校應該對旅游專業的考核方法進行改革。也就是說,高職院校除了要進行理論知識的考核,還應該對實際操作進行考核。實際操作指的就是學生要在考試現場對各種實際工作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抽取,并在思考之后,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將自己的答案展示出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行為、解決辦法以及最終效果等對其進行打分。這種考核方式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才能展示的舞臺,有利于其思考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應對能力的提高,還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教學理論過重的問題,能夠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與素質。
(五)加強與企業的合作
高職院校開設旅游管理專業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可以適應實際管理工作,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從而提高其實際管理能力。在二者合作中,必須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企業只有獲得實際的利益,并在這一利益的驅動下,才能與學校進行長時間的合作。所以,高職院校要想進一步培養專業人才,就必須加強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參與。例如,高職院校可以讓企業參與到學校的每一項教學中來。雙方可以通過探討制定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并在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社會實踐以及評價等方面加強合作,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參與度,增加其話語權,還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實踐知識,了解實際工作中的需求,有利于其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還應該保證合作企業可以優秀的畢業生進行優先選擇。優秀的畢業生具有較高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有利于旅游企業競爭力與知名度的提升。而這種方式也使得合作企業會加大對學生的培養力度,不斷提高其實踐能力與職業素養,從而為自身人才的吸收提供保障。另外,還應該建立起校企信息交流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學校可以根據企業的新要求、新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從而使學生接收最新的知識。同時,學校還可以在平臺中獲得各方面的市場需求信息,從而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合理調整,保證人才培養的有效性,進而提高旅游企業用人的滿意度[2]。
三、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當前高職院校旅游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全面性、職業性以及應用性等特點,因此,必須通過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整合課程體系、改革考核方法以及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等措施,提高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升旅游企業的滿意度,從而促進旅游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金鈴.基于企業滿意度模型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培養模式實證分析——以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0(06):37-40.
[2]李文煜.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