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心宇


【摘要】我國高中生參加課外輔導班人數很多,但是課外輔導班對學生的學習是否有促進作用并無針對性的調查數據進行支持。文章針對現實存在的問題,結合高中生的學習現狀,通過問卷調查,采用數據分析方法分析西安某重點高中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現狀,探討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利弊,給高中生提供是否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建議。
【關鍵詞】課外輔導班;高中生;現狀;利弊
在緊張的課內學習之外,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加課外輔導班一直被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所反對,但是各類課外輔導班如雨后春筍一般不斷涌出,吸引家長們投入大量的金錢,占據了學生們寶貴的時間。對于這種社會現象,本文以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及家長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定量研究,得出相關結論,使家長、教師、學生更深入地認識課外輔導班是否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使其在選擇課外輔導班時更理性,結合自身情況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更好地提高學習成績。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研究對象全部為西安某重點高中高一年級的學生,男女生人數及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的數量保持均衡。
(二)研究內容
本次調查的研究內容主要為高中生參加課外輔導班的情況。為了使調查內容更豐富,維度更廣泛,本次調查主要考察以下幾個方面:
1.課外輔導班對學生成績的影響;
2.課外輔導班的現狀;
3.課外輔導班對學生家庭收支負擔的影響;
4.課外輔導班對學生心理狀況的影響。
(三)研究方法
1.運用中國知網、萬方文庫等國內知名文獻庫,搜索文獻,掌握現有專家學者對于課外輔導班的觀點及同類問題的研究現狀。
2.根據現有資料設計調查問卷,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對輔導班的看法及選擇。為了方便調查,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樣的方式均衡選擇重點班和非重點班進行問卷發放和問卷回收。
3.整理問卷數據,深入分析挖掘數據背后的意義,了解學生對于課外輔導班的意見。
4.綜合學生的看法及專家學者的研究,進一步分析課外輔導班的優劣,提出政策建議。
二、調查數據分析
根據前期的文獻搜索及社會調研,設計了一套針對高中學生的調查問卷。該問卷共發出150份,其中有效問卷共119份,占79.33%。根據問卷返回數據的統計分析情況如下。
(一)參加課外輔導班的數量
由圖1數據可知,在一個完整學期內,高一年級參加輔導班數量為0個的占60.5%,參加輔導班數量為1-2個的占31.9%,參加輔導班數量為3-5個的占5.1%,參加5個以上輔導班的占2.5%。由此可見現在的在校高中生只有少部分參加課外輔導班。在參加輔導班的學生中,女生占53.2%,男生占46.8%。同時從數據可見重點班學生參加輔導班的占68.1%。由該現象可以看出重點班的學生更重視課外輔導班的作用,同時女生更愿意在課外參加輔導班提高學習成績。
(二)參加課外輔導班的科目
從圖2可以看出,在一個完整學期內參加理綜科目輔導班的學生人數最多;其次為數學科目;其他類輔導班參加人數排名第三,其中其他類主要包含體育、藝術等科目;報名參加語文類輔導班和文綜類輔導班的人數最少。這一現象與傳統課外輔導班的參加情況相一致,一般參加數學及理綜類輔導班的學生最多。另外有53.2%的學生在假期內與完整學期內相比參加的課外輔導班科目一致,有46.8%的學生在假期內參加的科目與完整學期內相比不一致,大部分學生增加了英語科目的學習。
(三)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初衷
部分學生參加輔導班的目的是提高學習成績。其中提高、補漏、預習這三個單項匯總起來占38.30%,競賽占6.38%,留學和興趣占10.64%,組合選項中大部分也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而選擇參加輔導班。從這可以看出中國教育明顯不同于國外,國內的學生更看重成績而非興趣。在誰來決定學生參加輔導班這一選項中,大部分學生是自己做主參加輔導班,比例占到74.47%,說明學生在輔導班的選擇上是理性的,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而不是隨大流或是家長教師被動要求參加的,這一現象也說明高中生有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能將精力更多地用于學習上。
(四)課外輔導班的綜合選擇
學生在選擇輔導班的時候更傾向于熟人推薦(68.09%),因為熟人的口口相傳似乎更能保證輔導班的質量,報紙廣告、網絡推送這些傳統及現代媒體在課外輔導班的推廣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大,學生更看重的還是身邊的例子。同理,選擇線下輔導班(85.11%)的學生遠遠超過線上輔導(14.89%),究其原因,一方面,線上輔導雖然便捷,但是高中生年齡太小,自控能力較差,線上輔導不能嚴格控制學生的思維是否跟得上教師的進度;另一方面,很多線上輔導并不能讓學生采取提問方式,只是單純授課,學生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故而非常影響學習效果。而線下輔導可以完美避免這兩種問題的產生,更受學生歡迎。在選擇線下輔導班的學生中,選擇課外輔導機構(68.09%)的學生是最多的,因為課外輔導機構更專業化,可選擇的科目更多,可選擇的優秀教師也更多。
(五)學生對課外輔導班的綜合評價
學生對于課外輔導班的態度喜歡和不喜歡各占一半。認為參加輔導班后成績提高的有68.09%,大部分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學生是喜歡輔導班老師的,占比達78.72%,只有約21.28%的學生不喜歡輔導班老師,這一點很有可能是成績無法提高的重要因素。有57.45%的學生是由同學相伴一起參加課外輔導班的。相對較多的學生(55.32%)認為參加輔導班更有利于學習,而認為參加輔導班使得學習時間不充分的學生比例占46.81%,認為參加輔導班使學習更輕松的學生占38.30%。 這說明雖然輔導班對學習有利,但是相對來說花費的時間也就更多,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時間就變得更少。從綜合評價來講,大部分學生(76.60%)仍然認為參加課外輔導班是有助于提高成績的。endprint
三、結論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選擇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初衷是提高學習成績,在科目選擇上大部分學生選擇了理綜科目進行課外輔導。由于高一年級沒有進行文理分科,這一現象剛好也說明了在分科時,大部分學生在文理科選擇上仍然會選擇理科。大部分學生在課外輔導班的數量上選擇不會超過3科,同時選擇傳統的線下輔導機構所占比例更大。雖然從學生對課外輔導班的綜合評價來說,大部分學生認為參加課外輔導班有助于學習,但是不可忽略的一點是,參加課外輔導占用了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減少了他們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從長遠考慮是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的。
四、政策建議
(一)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選擇課外輔導班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素質教育的口號已經叫響了很多年,可是并未收到較大成效,“高分低能”已經成為現實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對于高中學生來說,課業壓力已經很大了,在文理科和輔導班的選擇上更應該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教師應根據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
(二)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輔導班
高中學生已經有了很大的自主選擇權,可以獨立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補習的科目以及是否參加課外輔導班。但是仍有一部分學生參加輔導班是基于家長或教師的壓力,這一點是不利于學生學習的。因為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課外輔導班占用其大量時間而且并不能使學習變得更輕松,故高中學生應該結合自己的狀況合理選擇輔導班。
(三)減少課外輔導,保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正如前文所說,如今高分低能的學生比比皆是,學生應抓緊在校時間與教師、同學交流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節省的補習時間可以充分保證學生的睡眠,更能保證學生的正常學習。為了讓學生擁有充沛的精力以保證最佳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能力,應當減少課外輔導的強度。
【參考文獻】
[1]田楚雨,戴茜,翟雨萍.人大附中高中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的現狀與選擇利弊探析[J].特教育教學論壇,2012(03):11-13.
[2]澎湃,周自波.城市義務教育階段課外輔導研究——基于湖北武漢市H區的抽樣調查[J].中小學管理,2008(04):22-25.
[3]沈磊.淺析我國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的現狀及其利弊[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4(02):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