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接受語文知識,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可以說,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非常重要。本文針對小學語文師生關系現狀,簡要探討了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師生關系構建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生關系
一、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提高學生主體地位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借助良好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改善教學現狀,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 小學語文教學師生關系現狀
1. 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明確,師生之間有效溝通不足
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明確,語文教學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性沒有被激發出來,嚴重影響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新課改背景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正確認識自己的位置,還要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只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才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另外,在傳統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教師只注重傳授理論知識,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與學生互動交流溝通的機會比較少,雖然語文教學內容比較豐富,但是課堂的氛圍死氣沉沉,不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互動,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是機械地記憶和理解,只會聽從教師的話,由于缺乏有效溝通交流,學生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表達出來,缺乏有效的獨立思考機會,也會影響語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2. 教師不能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關注應試教育忽視學生全面發展
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教師都應該關注,不應該區別對待每一位學生。同時,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的成績,更要關心學生的素質,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由于對學生有思想偏見,遇到那些比較淘氣的、不愛學習的、或者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就會對他們產生思想偏見,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區別對待。比如,對于那些熱愛學習,語文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課堂教學中就喜歡多提問他們,對于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也能夠耐心解答;對于那些比較淘氣的、語文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就缺乏耐心,一旦這些學生出現問題,不僅要給予嚴厲批評,有時還要讓學生到外面去罰站,這不僅會嚴重挫傷比較淘氣的、語文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還容易使他們產生厭學情緒,久而久之,淡化師生的關系,影響語文教學效果。近年來,雖然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試教育的思想依舊存在,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不注重師生關系的構建,課堂教學模式也比較單一,導致課堂教學死氣沉沉,學生只為考試而學習,語文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影響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 語文教學良好師生關系構建
1. 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就是要明確自己的教育職責,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核心,構建良好的教育氛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使自己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只有這樣才更有利于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諧、平等、融洽的教學氛圍,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構建和諧、平等、融洽的教學氛圍,同時,用“愛、勤、博、范”要求自己,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要突出一個“愛”字,真心實意地愛學生,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將滿腔的熱情投入到教育事業上,只有心中有愛,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才能促進優秀學生更加進步,寬容淘氣的、不愛學習的學生所犯的錯誤,對其進行耐心的心理疏導,通過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只有教師嚴于律己,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能夠以學生為中心,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教學質量就會獲得顯著提升。
2. 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這不僅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也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要做好學生的助手。不僅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增強語文學習意識,還要激發學生積極發言,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同時,還要注重學生語文興趣的引導,避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產生厭倦情緒。不僅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還要讓學生樂于學習,對方教學充滿激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樹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平等相處,坦誠相見,對學生多一點尊重,用“真誠、理解”對待學生。小學生雖然年齡尚小,但是,他們也有自尊心和榮譽感,也懂得快樂和痛苦,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多一點耐心,多一分寬容,注重個性,多一點欣賞眼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適度地表揚和鼓勵,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用沉甸甸的愛心去營造寬松、安全、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四、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注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以便于在課堂教學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愛靈.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關系的構建[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1(05).
[2]申麗霞,劉志國.淺談語文教學中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6(04).
[3]王姣姣.有效與和諧——師生互動行為的本真追求及其構建路徑[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5).
作者簡介:池達連,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長汀縣紅山中心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