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普高生相比,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學習動機不強,英語成績較差,高職院校大學四級通過率不高,為了提高通過率,學生必須在報考四級之前參加學校組織的英語應用能力考試(PRETCO)的測試。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學生的PRETCO的成績是大部分高職英語教師面臨的一個難題。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從學習動機理論出發,通過調查與分析,就如何提高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通過率,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學習動機;教學方法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PRETCO)簡稱英語AB級考試,是根據高職生的英語能力而設立的標準化英語水平考試。近年來,很多高職院校沒有強調“PRETCO證書”與畢業證掛鉤,但是,對于高職高專學生來說,為了保證大學四六級的通過率,必須先拿到PRETCO。因此,絕大多數瘋狂學習英語的目的是想在校期間必須拿到PRETCO。心理學中一般把學生的學習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指學生的興趣、自我概念、性格、抱負等主觀因素產生的影響。外在動機指由外在的獎罰、害怕考試不及格、家庭、社會、同伴群體等客觀因素所產生的影響。動機產生的條件一般分為三類:(1)外律,完全由外部因素決定。(2)內攝自律,指把外部壓力轉化為內需,受到自尊的影響而努力學習。(3)認同自律,指為了達到個人有價值的目標,它的內在程度最高。那么如何幫助學生把外在的要求變成自己的學習動機,這就要求外語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基本情況。
一、 調查與分析
1. 調查目的
本次調查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研究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態度和方法,了解學生英語學習的具體狀況,從而更好地開展英語教學工作,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成績。
2. 調查對象的選取及基本情況
此次回收的問卷調查情況如下:
調查對象:在校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高職專科學生
有效問卷:360份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1)學習動機
調查結果顯示:50%的學生學習外語的目的是為應付考試,有30%的學生是為了將來能找份好工作。主動學習的占4%,被迫學習的占6%,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的占10%。
(2)學習態度
從調查中得知,30%的學生對英語感興趣,60%對英語不感興趣,完全討厭英語的占10%。絕大多數學生不感興趣的原因主要是英語基礎薄弱,學習效果不理想,打擊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
(3)學習方法
20%的學生有自主學習英語的一套方法,50%的學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30%學生對英語教師授課不感興趣。
二、 應對策略
1. 針對等級考試進行訓練,確定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由學生自己來設定英語備考學習目標,制定出相應的短期目標,長期目標。學英語必須把長期目標分解成許多短期目標,比如把PRETCO詞匯分割成每天背多少,聽幾篇聽力,做多少篇閱讀理解等等。能夠實現短期目標,學生的興趣會增強,隨之“內在動機”會得到強化。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活用”英語的重要性,實現自我檢查和自我測試,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 增加課程教學的變量,師生相互合作共同推進課堂教學
教師應根據教材、學生情況等,適當增加課堂教學的變量,創造性地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組織好每一節課,從而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諸多變量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外部因素(課程和測評)和內部因素(教師)。外部因素(課程和測評)結合社會需求和能力發展的要求,高職生英語基礎薄弱應設置預備級英語,設有閱讀、聽力、口語,目的是實現高中向大學的過渡。測試評價采用終結性考試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內部因素(教師)應將“填鴨式”教學轉化成多媒體技術下和英語教學的優化整合,開發“微課程”,開展共同研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
3. 利用學習成果反饋,引導學生對學習進行積極歸因
老師要告知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們及時了解學習結果,通過反饋又能看到自己的缺點,樹立克服缺點的決心,激起上進心,繼續前進。在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科學的歸因習慣,讓學生必須明白只有努力才能成功。要引導學生把英語學習成績的提高歸因于自身內部因素,這樣可使學生體驗到成功感和能力感,進一步增強今后完成任務的自信心,同時,應預防學生將失敗歸因于自身的不可控的因素,因為這種歸因方式會挫傷和削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4. 指導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采取多元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基于學生英語學習的整個過程。評價應該包括該學生的課前預習(preview)情況、課堂參與(聽、說、讀、寫)、課后作業、試卷成績等。課堂上和課后的各個環節根據學生各自的情況,加上適當的評語,進行表揚或批評。同時教師應提供不同的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能事半功倍地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三、 結語
從事任何活動都要有動機,英語學習也不例外。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所體現出的動機不足,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個體的特點,探索各種有效的學習策略,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加強學習動機,克服困難,改善學習效果。英語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琦.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傅玲芳.大學英語學習動機的特殊性與動機的維持[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3).
[3]高虹.中國大學本科生英語學習動機類型[J].現代外語(季刊),2003(1).
[4]胡軍.大學英語三級后續課程設計之高職學生的需求分析[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
作者簡介:
鄢鳳霞,湖北省武漢市,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