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訓霞??
摘要:新課標至今,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比較注重于師生關系的轉化,改變以往的教師的一言堂,多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能在最大限度的范圍內容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創造性;改變了教師的主導地位,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開發者和創造者,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負責,教師給學生搭建平臺,為學生的學習活動營造了一種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氣氛。近二十年的農村體育教學實踐,下面談談我對于農村小學多元化體育學習的一些淺薄觀點。
關鍵詞:農村小學;多元化;課堂學習
一、 接受學習與自主學習
在傳統的體育課堂上,教師上課基本是按部就班,按照備課設計把教案完全過一遍,就算是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完全不顧學生在本節課上是不是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有沒有掌握本次課的練習內容;課堂氣氛也是過于嚴肅、沉悶,內容也顯得枯燥。有的老師也是在一節課上教得是不茍言笑,學生學得是膽戰心驚。這樣的課堂學生怎么可能有歡聲笑語,也不可能有提起學習的熱情,更加不可能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這樣使得學生只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課堂內容。
新體育課程改革后,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更多,體育課堂教學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課堂教學內容豐富起來,氣氛活躍,師生關系輕松和諧,這樣學生才有可能主動、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可以體現在上體育課的時候,適當地對學生進行一定范圍內進行“放手”。“放”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自由、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他們真正自由地馳騁于體育活動領域中。教學也并不是單純地傳授,而是給學生一種學習的技能。課堂上師生的關系是個雙邊的關系,教師要注意在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的引導,而不是一味地手把手地交,現在學生地缺少的是自己動手的機會和平臺,如果教師能把這樣的機會和平臺提供給學生,那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將會得到很大的發展。
作為一名農村體育教師要以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節課,教師要充分運用自己的基本功,比如和藹的微笑,洪亮的聲音,優美的示范,筆挺的身姿,使學生在無形中產生對體育學習的渴望。讓學生從教師的言行舉止中充分受到激勵,感到振奮,使每個學生都有“我要像老師那樣精彩”的想法;同時,教師要充分運用自己的基本功,通過學生的學來回溯和觀察教師的教。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愿學,樂學,會學,善學。當學生感受教師對自己有期望,同伴對自己有鼓勵的課堂氛圍中,他們才會更加樂于參與教學過程,與無形中進行著自主學習,更是培養了學生對課堂的主動參與意識,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則需要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引導學生質疑,并用自己的力行去驗證,用心去感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總結課堂得失時學生各抒己見、各盡所能。
二、 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
合作已經是現下比較熱門的話題。顧名思義,合作就不僅僅是自己獨當一面,而是要和自己的同伴一起完成必要的學習內容,需要學習的不僅僅是課堂上的學習內容,還要學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這是當代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中影響最大和成果最多的領域之一。
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各有不同,通過小組合作,可以優勢互補,共同提高。最近,我在教學武術健身操時主要運用的就是小組合作練習,全班分成8個小組,每一組一個小組長,經過練習、展示與評比,把武術操的動作熟記于心。與以往的教學相比,現在的學生更喜歡游戲化的教學環境,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常常把合作性的教學內容融入到游戲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往往在玩的過程中就已經把要學的內容掌握了,這就是所謂的寓教于樂。比如過障礙的設為“翻山越嶺”,往返跑設為“春種秋收”等等。通過教師設置的教學情景,學生玩得很高興,學得也很活躍。借助情景教學,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也得到了歡樂,激發了興趣,同學之間的感情也得到了升華。
三、 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
體育教學對學生施以積極的教育和影響,讓他們通過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官系統發現和認識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蘊含的基本規律。在一次《后滾翻》練習課中,我將分成4個小組,在一段時間的自行練習后,有個組長舉手了。我走了過去,“老師,我們這組的這個動作都不會做?怎么辦?”“你能夠舉手,我很高興,但是遇到總是時首先應該做什么?求助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但求助之前我想還有一件事要做?”“哦,我知道了”這個組長的悟性比較高,對她的同學說“我們自己先來找找,看問題在哪里?”之后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了起來,并且組長還給每個同學分配了任務,回去后自我尋找問題的所在,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下次再一起交流。將課內的內容延伸到課外。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我沒有急著發表我的觀點,而是讓學生自己針對出現的現象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并自己驗證。我相信:只要善于引導,學生遇到困難自己都會很好地解決。
農村學校體育是由體育與健康課、早操、課間操、課外活動構成的統一整體。大課間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文件規定學生在校的體育鍛煉時間不能低于1小時,已經把學校的體育活動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同時還要加強學校體育、社會體育與家庭體育的有機結合,形成學校、社會和家庭“三位一體”的體育與健康教育網絡。課程標準強調了學生在課外對于體育的了解,比如“看到了什么”、“感受了什么”、“體會了什么”。
眼下比較熱門的廣場舞,可以說是深得人心,不管男女老少都積極參與,在陶冶了自己的性情之余也鍛煉了身體,這是一舉幾得的事情。健身房也在悄然興起,游泳館也逐漸地熱鬧起來,說明現在人們逐漸認識到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們課余時間踢踢足球,打打籃球,羽毛球,這些已經都不再是只有在學校才能接觸到的項目,而是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健身意識也在逐漸增強。體育學習已經不再是只有學校的體育課,而是延伸到了課外生活中。
總之,體育教師應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關注和研究。努力促使體育課堂教學活力四射!
參考文獻:
[1] 賈保方.學生學習評價主體多元化初探[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1.
[2] 于志浩.淺析高中體育教學的多元化教學模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1.
作者簡介:李訓霞,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金家壩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