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榮青



【摘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了皖北衛生職業學院107位護理專業高職生的感知學習風格傾向和詞匯學習策略運用特點,利用SPSS21.0分析兩者的相關性。 研究結果表明,該群體最傾向于觸覺和視覺風格而最不傾向于個人型學習風格;最常用資源策略而少用元認知及社會和情感策略;感知學習風格影響學習策略的選擇,風格與策略均顯著相關。
【關鍵詞】高職生 ?感知學習風格 ?詞匯學習策略 ?相關性
【基金項目】2016年校級科研項目“醫學英語詞匯教學在衛生職業院校的適用性研究”,編號:wky201614。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104-02
一、引言
詞匯對于語言來說必不可少,常被比喻成“語言的建筑基石”。Harmer[1]認為如果語言結構組成了語言的骨架,詞匯則構成了重要器官及肉體。詞匯作為語言學習的基礎,無論在聽力、閱讀、口語、寫作和翻譯等各方面,其作用不容小覷。對大多數高職生而言,詞匯學習仍是英語學習的障礙。此外,個體差異是二語習得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而學習風格、學習策略是個體差異的重要變量。Oxford指出,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是密切聯系的,不同的學習策略反映了不同的學習風格[2]。
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并幫助他們使用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的詞匯策略,可以提高學生詞匯學習效率,為英語學習奠定基礎。但關于高職生感知學習風格與學習策略的關系研究相對較少。本文通過調查皖北衛生職業學院護理專業的高職生感知學習風格、英語詞匯學習策略傾向,分析二者相關性,使高職英語學習者明確自身學習風格和詞匯策略使用情況,從而提高英語詞匯學習效果。
二、研究設計
研究對象為皖北衛生職業學院護理專業17級107 名學生。被調查者由同一名教師使用相同的教材、相同課時進行授課,完成了一學年的大學英語學習,且具有一定的感知學習風格和詞匯學習策略。
本次調查的測量工具包括:(1)感知學習風格問卷。采用具有較高信度的Reid(1984)的感知學習風格調查問卷,該問卷將學習風格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動覺型、觸覺型、個人型以及小組型六種類型。(2)詞匯學習策略問卷。該問卷在OMalley和Chamot(1990)分類的基礎之上增加了資源策略,并參考Gu和Johnson(1996)的詞匯學習策略問卷改編而成。詞匯學習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資源策略以及社會與情感策略。為了方便調查,將兩種問卷合并一份同時進行調查,共計27題。問卷采用利克特量表,從“完全同意”,“同意”,“不確定”,“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分別計為5、4、3、2、1分。
在調查之前,選取一個同級助產班45人對調整后問卷進行了信度檢測,通過SPSS系統檢測可信度,結果顯示,Cronbachs Alpha =0.939( >0.6),說明該問卷具有很高的信度。
三、研究結果與討論
通過分析,表一顯示六種學習風格的均值自高到低的排序分別是觸覺型、視覺型、動覺型、聽覺型、小組型和個人型學習風格。描述性結果顯示觸覺型學習風格最受歡迎,個人型風格使用最少。
表二顯示,四種詞匯策略的均值由高到低的排序是:資源、認知、元認知和社會與情感策略。受試群體最常用的是資源和認知策略,最少使用的是元認知以及社會與情感策略。
學習風格與詞匯學習策略的相關性檢驗結果如表三所示,視覺風格與元認知、認知、社會與情感和資源策略均顯著相關。聽覺型、觸覺型學習風格、小組型學習風格、個人型學習風格均與元認知、認知、社會與情感和資源策略顯著相關。
相關性
在 .01 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在 0.05 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四、結果分析
(一)英語學習者感知學習風格傾向性分析
表一數據顯示,高職英語學習者偏向于觸覺型學習風格。這與該校辦學特色相吻合,衛生職業院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符合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高職院校注重學習者的技能培訓,一些專業課中都安排有實訓實習,還有相應的考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者養成親自動手操作、體驗的習慣,培養了較強的動手能力。
(二)英語學習者詞匯策略傾向性分析
表二中,詞匯策略數據顯示所有策略的均值在3.6至3.84之間,屬于中頻度使用,意味著學習者對自己是否使用學習策略不確定,可見,該校教師仍強調記憶單詞的重要性而忽略詞匯策略的介紹與培訓,使得學習者對詞匯策略有使用的生疏感。高職生更傾向于使用資源策略和認知策略。由于互聯網、手機APP軟件資源的發展迅速,在詞匯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查字典等利用網絡資源學習單詞。
高職生在學習時還是缺乏靈活性和主觀能動性。詞匯的學習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容易遺忘,加上有考級的壓力,因此在這過程中學習者容易出現緊張、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緒。社會策略主要指與同學討論、小組練習、向老師請教問題等。經調查,使用頻率最小,說明學生在此策略的運用上明顯不足。學生學習語言還是停留在應試階段,忽略語言的交際作用。
此外,詞匯策略中元認知策同樣是該高職生在詞匯學習過程中使用較少的策略。這說明,學生不會對自己的詞匯學習目標、內容、方法和效果進行管理。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與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關。通過調查發現,該校高職生英語高考成績普遍較低,大部分不及格。在中學期間沒有形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缺乏自主學習意識;第二,受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學生更習慣于被動學習,被布置任務,在教師的建議和要求下完成學習任務,所以對元認知策略不重視。
(三)感知風格與詞匯策略相關性分析
從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詞匯策略的相關性分析可以看出,六種感知學習風格與四種詞匯策略都呈顯著正相關。說明被調查者在詞匯學習過程中愿意尋求各種詞匯習得的有效方法,借助練習、動手書寫來加強認知,樂意將學到的詞匯運用到實際中去,利用每一次語言交際的機會親自體驗真實語境中所學知識使用的感受。
視覺型學習者偏向認知和元認知策略,他們會在老師講解詞匯時認真記錄下語言點,在記憶單詞時運用重復、聯想、構詞法等策略記憶單詞。在詞匯學習過程中經常會檢查、反思自己的學習效果,調整自己的學習進程。聽覺型學習者主要靠聆聽老師的講解或是一些聲音資源來攝入、處理和記憶有效信息,從而學習詞匯,并和同伴經常通過詞匯互相抽背來檢查學習效果或就一些詞匯問題互相請教。
五、結論
通過對護理高職生感知學習風格與詞匯策略的初步調查顯示:(1)高職英語學習者最傾向觸覺型學習風格,其次是視覺型風格,個人型風格使用者最少。(2)學習者最偏愛使用的詞匯策略是資源策略,其次是認知策略,用的較少的是元認知以及社會與情感策略。(3)學習者不同的感知風格影響詞匯策略的選擇,學習者也可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來拓展自身的學習風格[3]。
參考文獻:
[1]Har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 Longman Press,1983:153.
[2]莫新語.近十年外語學習風格實證研究綜述[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2):63-67.
[3]Cohen,A.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London: Longman,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