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宿舍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和進行人際交往的主要陣地,其人際關系的和諧與否對大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目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總體狀況是和諧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為了改善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狀況,今后可從個人層面、家庭層面、學校層面、社會層面四個方面努力。
【關鍵詞】大學生 ?宿舍人際關系 ?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G455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182-02
人際關系是衡量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對于當今的大學生而言,大學2/3的時間是在宿舍中度過的。宿舍不僅是大學生休息的場所,更是大學生健全人格培養的重要陣地。有研究發現,引發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有將近35%涉及到因宿舍人際關系處理不和諧引發心理不適。
一、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現狀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縮影,也是大學生真正走向社會的關鍵階段。如何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的各種能力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然而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對培養大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以及對未來的生活和工作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生活習慣不同導致宿舍人際關系不和睦
在宿舍生活中,由于大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受地域、民俗、當地傳統文化以及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可避免的引發宿舍成員之間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而產生的矛盾和摩擦。矛盾產生后,同學之間處理矛盾的方式將影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走向,處理不當可能產生新的矛盾,使宿舍人際關系進一步惡化。
(二)不良的父母教養方式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惡化起加速作用
家庭對個體人格的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尤其是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子女人格的健康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不良的父母教養方式是子女不良人格特征和心理問題的危險因素。研究發現,宿舍人際關系的總體情況與父母的情感溫暖、理解存在比較顯著的正相關;父母的嚴懲體罰、拒絕否認與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呈顯著的負相關。
(三)小團體影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情感交流
現如今大學宿舍人員安排基本是四人間和六人間,隨著宿舍室友之間的情感交流和生活習慣、作息方式的磨合,一般在大一下學期會形成兩兩結對、三三結對的小圈子。這樣的小團體、小圈子會自然將其他“圈外”人員屏蔽、排斥外來人員,宿舍人員之間就時常處于猜疑、妒忌的狀態。小團體成員和外部非團體內部成員之間由于團體內部之間的自我保護,不愿意主動與其他室友形成有效溝通,無形之中構成團體與非團體的內部屏障。
(四)價值觀念的差異影響大學生選擇交友的對象和方式
價值觀是人們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角度和觀點,價值觀不同人們處理問題的原則以及角度也不同。當前,我們國家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隨著改革開放、對外交流步伐的加快,社會多元化的意識形態無疑對社會群體價值觀念造成很大的沖擊。由于大學生個體價值觀念的差異性,進一步影響到大學生選擇交友的對象和方式。
二、針對現存宿舍關系矛盾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
大學生宿舍人際交往關系出現矛盾,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疏通和解決,隨著矛盾的激化,容易引發嚴重的校園暴力問題,甚至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更不利于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
(一)個人層面
大學生作為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群體,自我評價能力趨于客觀。由于知識的增多,感性和理性都趨于成熟。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對自己的分析、評價逐漸變得客觀、全面。但是由于大學生自身存在矛盾性和不成熟性、理想我與現實我的矛盾、主觀我與客觀我的矛盾易造成盲目自卑或自大。特別在宿舍這樣一個經常出入的場所,由于大學生自身的不成熟性和矛盾性,在面對朋輩群體的刺激,極易沖動,無法控制。所以為了營造一個和諧友愛的宿舍人際關系環境,大學生應學會換位思考,當遇到矛盾和沖突時需求積極和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
(二)學校層面
現如今高校和高校管理群體將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大學生就業率以及招生工作的量化考核上,忽略對大學生進行有關成長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教育。平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過多強調對基本理論的學習,缺少應對學生人際關系發展的多元化實踐教育。同時日常心理健康輔導側重于對以宿舍為單位的團體心理輔導,積極廣泛的向學生傳遞關于宿舍矛盾以及相關解決措施的細節信息。輔導員和班主任老師對有宿舍矛盾的群體進行跟蹤關注,為學生提供行之有效的科學解決辦法,及時疏通宿舍矛盾群體的心理堵塞,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悅的宿舍情感交流環境。
(三)家庭層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積極有效的家庭呵護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反之,過分的溺愛以及縱容會使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無視他人感受的個性。這種自我的性格伴隨著大學宿舍集體生活的不和諧,會引發室友之間的矛盾。例如:集中生活中總有一些學生因為在家庭的過分寵溺下成長,缺少集體觀念、藐視集體主義榮譽感,遇到問題不愿意遷就對方。所以,家長在孩子的教養以及成長方面注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為人處世技巧,同時盡量與孩子保持電話溝通,了解孩子的在校動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積極和正能量的引導。
(四)社會層面
當前,我們國家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隨著改革開放、對外交流步伐的加快,我們在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受一些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影響和誘惑。而處在身體和心智成熟不協調的大學生,一方面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一方面由于心理和生理發育尚未成熟不可避免的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蝕。所以全社會要發揮積極的力量從法律法規以及制度上加強對大學校園的監管力度,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傳播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營造快樂、愉悅身心的校園和諧氛圍。
作者簡介:
聶媛媛(1988-),女,助教,碩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