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羽茜
【摘要】銜接理論是語篇分析的一個重要理論分支, 本文以銜接理論為基礎對《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進行分析,以探討漢英散文語篇銜接機制的異同與翻譯策略。
【關鍵詞】銜接 ?漢英散文 ?翻譯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116-01
一、引言
銜接是一個語義概念,指的是存在于語篇的各語言成分之間的語義聯系。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從銜接層面對譯文進行調整,散文強調以形傳神,散文翻譯不僅需要忠實于原文,還需傳遞出原文的風格與美感。《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是張培基先生的散文譯作合集,本文將其作為語料分析漢英散文語篇銜接機制的異同,以探討漢英語言的本質與翻譯策略。
二、漢英散文語篇銜接對比
(一)照應
照應是指借助其它語言成分來解釋某一詞語,英漢語的內指都分為人稱照應、指示照應和比較照應三種。
例1:…一些人結婚以后就離開朋友,離開事業。
譯文: …some people abandon their friends as well as their own careers soon after they get married.
例1中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分別添加了三處人稱指示代詞“their”、“their”和“they”。漢語原文簡單精煉,而英文譯文則在形式上邏輯更清楚。漢語沒有添加人稱指代詞也沒有產生歧義,而英譯過程中則要專門添加人稱代詞使之更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二)替代與省略
替代是指用某些詞項替換上下文出現的其它詞項。省略即零替代,是指語篇中詞項或句項的省略,被省略的部分通常是通過上下文可以推斷出的信息。
例2:…再過去是兩條的青痕,再過去是地平線上的幾座小島山。
譯文: …green grass receded into two greenish strips until they became some mere islets on the horizon.
例2中出現兩次“再過去是”,譯者分別用“receded into”和“become”來意譯,使譯文言簡意賅更加準確。
(三)連接
連接是指通過連接詞銜接語篇上下文,分為增補、轉折、因果和時間四類。
例3:…不在處處設備的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氣;不在有好些美麗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閑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
譯文:… is not the perfect layout, but the open spaces here and there where people can breathe freely; not the many beautiful buildings, but the open grounds around each building which add to its architectural beauty.
例3原文使用了兩個連接詞“而”,譯文不僅將兩個“而”翻譯出來,還在句首添加however以與前文銜接。相比之下,漢語更注重隱性連貫,英語更注重顯性銜接。
(四)詞匯銜接
詞匯銜接是指通過運用詞匯來實現語篇的銜接。詞匯銜接包括復現和同現。同現指作者圍繞某一主題使用一系列有語義關聯的詞語。復現指運用同義詞、近義詞、上義詞、下義詞、概括詞等所構成的詞匯鏈。
例4:…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
譯文:…of a dancer, nor such branches as can twine and climb. But nevertheless they are big and tall, honest and upright, simple and plain, earnest and unyielding—and not without gentleness and warmth though. They are giants among trees!
例4中“好女子”和“偉丈夫”是鮮明的對比關系,譯文中同樣運用“dancer”與“giants”來呈現。“偉岸”、“正直”、“樸質”和“挺拔”是一系列有積極意義的詞匯,屬于詞匯復現。
三、結語
銜接是構建連貫語篇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漢英語篇銜接機制類型相同。英文的顯性銜接要多于漢語,再次證明了漢語偏意合而英語偏形合。譯者應從宏觀把握語篇連貫,對銜接方法靈活運用,從而提高譯文質量。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 & Hasan Ruqaiya. 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td. 1976.
[2]張培基. 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