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璀璨星辰——古代文人及詩歌作品選讀》為例,闡述了初中語文校本課程開發“以《語文課程標準》為基礎、以學校課程規劃為準則、以學生興趣愛好為起點、以提高語文素養為目標”等四大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校本課程;開發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礎開發出來的課程。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體現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縱觀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校本課程的開發已經成為了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校在“感悟幸福、體驗幸福、追求幸福”理念指引下,構建誠信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明確我校的校本課程目標。即為使學生擁有幸福的人生,應培養學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善于思考、勇于創新、追求真善美。
根據學校的特色和學生的特點,切實做好初中語文學科的校本課程開發工作,充分發揮和體現本學科的特點,有利于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璀璨星辰——古代文人及詩歌作品選讀》課程是我校依托拓展課而開設的一門初中語文校本課程。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實踐,筆者發現,初中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必須遵循以下四大策略。
一、 以《語文課程標準》為基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適當增加閱讀量,并明確提出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也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古典文化積累、書寫的指導,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經典文化,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古文中的經典恰恰可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重視古典文化積累,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課程的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不僅是教師實施語文教學的根據,也是檢查初中語文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為了使初中語文校本課程開發貼近教材,符合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和研讀教學《語文課程標準》,并以其為基礎來開發校本課程。
因此,在開發《璀璨星辰——古代文人及詩歌作品選讀》校本課程時,我們將該課程性質定位為:《璀璨星辰——古代文人及詩歌作品選讀》課程是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本課程,是對國家課程的有益補充。這樣一種以《語文課程標準》為基礎的初中語文校本課程,對學生的語文能力、素養的提高,必定會產生良好的影響。
二、 以學校課程規劃為準則
學校課程規劃,是學校制定的比較全面長遠的學校課程發展計劃,是對學校課程未來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思考和考量,設計未來整套學校課程的方案。因此,初中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必須以學校課程規劃為準則。只有這樣,我們的課程才是符合學校發展需要的,符合學校的理念文化的。
同樣以《璀璨星辰——古代文人及詩歌作品選讀》為例。
為了促進每一個孩子的幸福成長,我校提出了“誠信教育,幸福校園”之二級四維度的課程結構。“二級”是指基礎性課程與拓展性課程兩個級別,“四維度”是指圍繞我校育人目標的“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合作”的四要素構建相應的課程。《璀璨星辰——古代文人及詩歌作品選讀》屬于學校拓展性課程中知識拓展中的一類。
只有自覺地把課程列入學校課程規劃,并以學校課程規劃為準則開發出來的校本課程,才是符合學校發展需要的,符合學校的理念文化的。這樣的校本課程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才能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加以實施和推廣。
三、 以學生興趣愛好為起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活動的一種內驅力。因此,在開發初中語文校本課程之前,要以學生興趣愛好為起點,對全體學生的興趣愛好作一個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開發校本課程。同樣以《璀璨星辰——古代文人及詩歌作品選讀》校本課程為例。在確定課程的開發方向之前,首先在學生當中調查。
通過調查,教師全面了解了學生的興趣愛好,發現將近30%的學生對文人墨客具有較大的興趣。因此,在選題時,確定開發《璀璨星辰——古代文人及詩歌作品選讀》為我校的校本課程,并確定以下內容作為該課程的課程內容。
《璀璨星辰——古代文人及詩歌作品選讀》選取了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各個階段的代表人物及重要作品。從《詩經》開始,依次講述了屈原、曹操、陶淵明等人物及相關的代表作品,共18講。每一講又都分為人物生平介紹及作品選讀。
這樣一種以學生興趣愛好為起點的校本課程,抓住了學生的所愛,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 以提高語文素養為目標
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必須以提高語文素養為目標,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同樣以《璀璨星辰——古代文人及詩歌作品選讀》為例。在開發之初,首先確定了如下課程目標。
初步感受中華民族的經典優秀文化,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祖國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養料,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另一方面,通過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識真偽、分善惡、辨美丑的能力;熱愛祖國傳統文化,感知祖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掌握誦讀的基本方法及技巧,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欣賞水平。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認真傾聽、及時鼓勵他人的習慣,形成自信、樂觀的人格。
教師在開發校本課程的過程中,以明確的課程目標為基準,通過選擇合適的內容編寫校本課程教材,促進語文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最終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總之,初中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是發展學生潛能、促進教師發展、學校全面發揮社會功能和實現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徑,是廣大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爭取開發出高質量的初中語文校本課程。
參考文獻:
[1]王小東.校本課程開發中的“忙”與“茫”[J].人民教育,2015,(23).
[2]吳展宏.我國中學校本課程開發的現狀及思考[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0).
[3]楊勇.淺議當前初中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的利弊[J].考試周刊,2013,(81).
[4]馮衛.淺析初中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和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12).
作者簡介:
周飛,浙江省臺州市,臺州市黃巖區新前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