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用,我國“素質教育”要求學生積極學習數學文化,主動開發數學潛能,從而切實掌握符合現實需求的綜合技能。筆者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探索出有效開發小學生數學潛能的教學戰略,下面將通過不同角度展開詳細闡述。
關鍵詞:素質教育;數學思想;數學潛能;教學戰略;學習熱情
一、 引言
數學文化是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的重要支柱,學好數學實為科技時代的創新發展儲備力量?,F實中,小學生的數學水平參差不齊、差距明顯,究其原因,與他們自身的數學潛能有直接關系,鑒于此,筆者將結合豐富的教學經驗,對于開發小學生數學潛能的教學戰略展開詳細闡述,志在為大家帶來幫助。
二、 通過培養數學思想開發學生的數學潛能
科學數據表示,人的潛在能力十分龐大,開發學生的數學潛能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亦是幫助他們學好數學文化的重要條件。筆者發現,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對于開發他們的數學潛能可提供積極的幫助,下面我將通過教學實例來證實這一觀念。
【例1】一根繩子長21米,用去5米,還剩下幾米?
教學思路:由于小學生對于長度單位的認識不足,為了培養他們的數學思想,在學習這道應用題時,我在課堂上特意準備了一根21米長的繩子。將繩子圍繞教室轉了一圈,然后又從繩子的一端剪下了5米,借用剪下的部分測量出了教室的高度。
教學效果:我通過進行反復的測量,不僅促使學生掌握了長度單位的應用,而且還有效強化了他們的“數學思想”。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比較的方法判斷出了課桌、黑板、門窗等物體的大概長度。不僅如此,學生還判出了我的大概身高、父母的大概身高等,如此便表示,他們通過“數學的比較思想”有效開發了數學潛能。
例題解答:21-5=16(米)
答:還剩16米。
【例2】一輛車上可以坐6人,3輛這樣的車可以坐多少人?
教學思路:在學習這道表內乘法應用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我在課堂上借助教學道具,充分展示了坐滿1輛車與坐滿3輛車的變化規律等。
教學效果:我通過借助教學道具做課堂演示,有效強化了學生對于倍增規律的理解,等他們準確算出題的結果之后,為了培養學生的“假設思想”,我隨即又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假如現在有12人前來乘坐,需要幾輛車?”學生結合剛才的課堂演示很快計算出需要2輛車,如此便有效開發了他們的數學潛能。
例題解答:6×3=18(人)
答:3輛這樣的車可以坐18人。
事實證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對于開發他們的數學潛能可提供積極的幫助。
三、 通過點燃學習熱情開發學生的數學潛能
積極學習是實現學習高效的必然條件,筆者還發現,有效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不但能創造高質量的學習效果,而且對于開發他們的數學潛能也能提供有力幫助。原因是,學生的學習熱情能夠有效調動自己的主動思維,而主動思維恰恰是開發潛能的有利條件,因此,我在平日的教學中通過不同的方法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我在課堂上準備了漂亮的小紅花和有趣的小卡片等,用以獎勵表現好的同學。其實這些小獎品并不是吸引學生眼球的主要因素,他們積極學習數學的主動力是獎勵本身所體現的榮譽。學生為了爭取榮譽嘉獎,充分調動了主動思維,不但在課堂上積極踴躍的回答問題,而且在課下也沒有忘記探討數學知識,他們的數學潛能因此得到了有效的開發。
另外,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在平日的教學中特意將數學知識與現實運用緊密結合,以此促使他們明白學習數學的重要意義,進而實現開發其數學潛能的教學目的。比如,在學習“混合運算”時,我給學生設計了這樣的問題:
媽媽去超市買了1包洗衣粉、2塊香皂和3斤蔬菜,每包洗衣粉12元,每塊香皂3元,每斤蔬菜5元,媽媽付給售貨員100元,應找回多少元?
教學思路:這是一道生活應用題,解題算式涵蓋了兩級運算,學習這道題志在強調數學知識在現實中的運用價值,以此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教學效果:通過這道題的學習,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還讓他們深深懂得了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因而積極學習數學知識,如此,學生的數學潛能便在主動思維的作用下得到了有效的開發。
問題解答:100-(12×1+3×2+5×3)=100-(12+6+15)=100-33=67(元)
答:應找回67元。
不僅如此,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在平日的教學中還組織學生進行了數學知識比賽,為豐富比賽內容特意在教室的數學墻上制作了紅花欄。在比賽中,學生只要答對一道題就會得到一朵小紅花。紅花欄里的紅花數量不但代表了學生的比賽得分,而且還有力的體現了他們的榮譽。為了爭取到至高無上的榮譽,學生養成了一種不服輸的學習態度(這次某某同學比我掙到的紅花多,下次我一定要超過他!),如此,便有力開發了他們的數學潛能。足以證明,有效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開發他們的數學潛能至關重要。
四、 總結
數學知識是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柱,我國“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在小學階段必須打好扎實的數學基礎,學到切合現實需求的數學知識,進而為學好數學文化創造積極的條件。事實表明,教師有效開發學生的數學潛能對于他們學好數學文化能夠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而開發他們的數學潛能必須采取符合其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如此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筆者在本文提出的教學戰略充分迎合了小學生的性格喜好,真正實現了開發他們數學潛能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高虹.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2014,(02).
[2]劉學智.加強研究性學習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3).
[3]王金戰.數學是怎樣學好的[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李善良著.現代認知觀下的數學概念學習與教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
肖葦,湖南省漣源市,湖南省漣源市楊市鎮中心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