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進東
【摘 要】 學校籃球隊是籃球人才的搖籃,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農村小學籃球隊的建設與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本文依據體育課程標準以及籃球運動特點,結合農村地區實際情況,對農村小學籃球隊建設與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農村小學籃球隊建設與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 農村小學;籃球訓練;矛盾;溝通
體育與健康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環節。學校籃球隊的建設應該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促進課余時間運動隊的訓練,注意抓好技術細節,科學掌控訓練負荷量,豐富訓練方法。目前學校籃球隊的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農村小學的籃球隊建設與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
一、農村小學籃球隊建設的現狀分析
1.學生籃球水平起點較低。小學是籃球教學的啟蒙階段,農村學校硬件設施只能勉強輔助課堂教學,存在教學進度慢、動作難度系數低等問題,學生進隊時的籃球水平僅略高于其他學生,難以達到比賽要求。另外,學校缺乏完整的建隊體系,組隊時間短、訓練不系統,導致學生基本功不扎實、對抗能力和技戰術執行能力欠缺,難以取得較好的成績。
2.教練員素質眼高手低。專業畢業的教練員往往具備較高的技戰術素養和訓練水平,但卻容易與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脫離。現行的比賽機制下,教練員只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組隊、訓練、比賽,試圖走捷徑卻是欲速則不達,學生基本功不扎實,技戰術難以貫徹落實,比賽成績不理想,心中抱負難以施展,失敗沖淡了工作的熱情。
3.學練矛盾十分突出。部分教師以訓練影響學生作業質量為由禁止學生參加球隊訓練。當家長提出不希望孩子參加球隊時,部分教師不僅沒有從學校建設、學生發展等方面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反而消極對待,球隊難以進行有效的訓練,嚴重影響整體實力。
4.家長認可程度不足。籃球隊的組建、訓練、比賽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家長反對的情況。有些家長委婉的向學校和教師反應,希望孩子以語數外學習為主,退出球隊;有些家長則比較極端,甚至出現擾亂訓練和當場責怪孩子的現象。得不到家長的支持與理解,嚴重影響球隊訓練。
5.學校重視程度不夠。目前大部分農村小學僅僅是接到比賽通知后才開始籃球隊的組建,準備時間短,訓練不系統,球隊缺乏長期的沉淀,沒有量的累積,何談質的提升。
6.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無論什么樣的學生,都對體育課情有獨鐘。經過球隊的訓練,大部分學生的籃球水平得到提高,成功的引領使學生的訓練更加積極。隊員們團結合作,相互競爭,執著奮進,共享成功,共擔失敗,共同成長。但是也有部分學生由于訓練中遇到較難的技術動作,或者感受到家長和學業的壓力,對訓練產生了抵觸的情緒,影響訓練效果,破壞了隊內氛圍。
二、農村小學籃球隊建設問題的對策
科學系統的訓練是提升球隊實力,提高比賽成績的重要前提,科學系統的訓練包括:球隊情感建設與文化養成、認識學生差異注意因材施教、把握訓練難度做到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器材等。科學系統的訓練離不開強有力的保障與執行機制,家校合作、師生同心,其利斷金。
1.學校保障制度化。體育教學工作作為學校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納入學生綜合素質的考評。“三好生”體育成績不合格一票否決,這樣更能體現出音體美學科的重要性,才能體現出全面發展,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引導好、服務好每一位學生。現在學校強調“德育為首,五育并舉”,常態化體育要成常態,不要倉促應戰,要把人員安排,一步到位,要有服務意識和獎勵政策。如,巧妙安排訓練時間不沖突,以前訓練時間都安排在課間操和下午自習時間;現在改為早晨和課間操,學練矛盾消除了,師生需提前1小時到校,辛苦程度正體現不畏困難的體育精神。學生訓練早到校,學校后勤保障到位,為隊員們提供了早餐,非常人性化。以學校的名義出臺特長生的評比細則,把體育特長位列其中,完善特長生考評細則,又為學生參加訓練開了綠燈。
2.家校溝通常態化。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學校與家長的共同期許,更離不開家校雙方的共同努力,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農村傳統思想在家長中占主導地位,大部分家長對學生參加校隊訓練持反對態度,甚至是“不務正業”。針對這種情況,學校要與家長積極溝通,明確新時代“好學生”的概念,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參加籃球隊能夠展現學生的天賦,釋放學生的天性,鍛煉學生的品行,磨煉學生的意志,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還要鼓勵家長自己工作之余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讓陽光體育“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落到實處。
3.教練員素質專業化。體育運動沒有捷徑可尋,合理安排科學的訓練方法可以事半功倍,籃球項目要常態化,長期化,男隊女隊并重,注重梯隊建設,變“倉促應戰”為“有備而戰”。小學生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稍弱,技戰術安排要“理論聯系實際”,在動作技術方面要將連貫動作分解的更細。在戰術方面要簡單易懂,有活力,不死板。因材施教,將每一位學生的優點融合在一起,提升球隊整體實力,同時分析對手的特點,知己知彼,從容面對,賽出風格,賽出水平。
“活到老學到老”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教練員要珍惜每次外出學習的機會,現場觀摩,感受他人優秀之處,同時做好消化反思,將好的理念與方法合理運用到平時的教學與訓練中。
4.學生工作人性化。籃球隊的學生因為每天參加訓練,從而在完成學習任務上有時會打折扣,家長的反對,老師的不解,諸多的壓力會一起向學生襲來,這時教練員需角色互換,既要理解老師、家長的訴求,又要做好學生的工作;既要安撫學生,又要在學習和訓練間做好輔導,提出要求,做到學習訓練雙促進,雙豐收,這時老師的關愛、教導學生才會聽得進,做得好。興趣是學生自信心的不竭動力。在經過系統訓練,參加比賽之前,學校通常條件快成熟時聯系周邊學校打友誼賽,每次比賽都會表揚比賽中表現好的隊員,學校利用全校性的升旗活動,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向全校宣布比賽成績,并給隊員頒獎,集體榮譽感的激發,成功的激勵會給以后的比賽儲備新的能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3-8.
[2]奚彩洪.中學籃球隊建設的認識和體會[J].中學教學參考,2016,(09):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