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計算能力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和必備技能,所以上好計算課也是數學課堂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加強計算教學,提高計算能力,使計算教學也充滿生機和活力”等談了作者的思考和探究。
關鍵詞:計算教學;計算能力;小學數學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只有讓數學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才能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計算不僅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而且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這足以說明計算教學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讓計算課上得扎實又精彩呢?
一、 興趣領航,矛盾在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不能在上課一開始就讓學生感覺無趣、乏味、提不起勁,學習積極性立馬被打擊得無影無蹤。
教學伊始,教師可以以故事、情境、談話、游戲等多種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話題最好貼近生活實際,這樣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有助于全體學生參與討論、交流。當然主導權必須掌握在教師的手中,不讓學生的討論偏離主題,甚至導致課堂失控。接著教師再在不經意間引導學生的思維回到課堂,走向教學內容,并適時展現矛盾,引發問題。這既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思考和表現欲,也能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以一年級《5以內的加法》教學為例,本課是將加法的初步認識和5以內的加法放在一起教學的,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加法計算,為學生以后的計算學習奠定了基礎,所以它對學生掌握加法計算方法,領悟加法計算的含義有著深遠的影響。本節課的教學我就以游戲和情境導入,領著學生比賽看誰能快速地說出分與合的問題,此游戲一是為了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二是為后面知識的遷移作鋪墊。
二、 理清算理,掌握算法
算法是解決“怎樣計算”的問題,而算理是回答“為什么這樣算”的問題。算理是計算的依據,算法是算理的具體體現。算理和算法是計算教學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兩個方面。處理好算理與算法的關系對于突出計算教學核心,抓住計算教學關鍵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一年級《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教學為例,教學例題43+31時,我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以前學過的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去找一找有沒有適用的,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出結果;接著互相交流各自的方法,清楚自己為什么可以這樣計算,依據是什么;最后總結出大家計算方法的相同點。理清算法之后,立馬出示同類型的習題,讓學生迅速計算,同時比較哪種方法計算得更快更好。重視算理的同時,不忽視算法,這樣才能切實的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掌握計算方法。
總之,算法的形成不能依賴形式上的模仿,而要依靠對算理的透徹理解,只有在真正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算法,形成計算技能,才能算是找到了算理與算法的平衡點,形成算理與算法的有機結合。
三、 練習多樣,巧用估算
新課程提倡個性化學習,但是計算教學的目標則是讓學生學習掌握高效、統一的運算方法和熟練的技能,要求學生算得正確、迅速,同時還應注意計算方法合理、靈活,并在練習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興趣。
在計算教學中,學生一旦重復出現錯誤,說明學生已經形成思維定式,再糾正起來就很困難,所以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計算中存在的問題,及早“對癥下藥”。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學生自己歸納總結一些易錯易混淆的題目,做成錯題集,時不時地進行強化訓練或對比練習,形成條件反射,加快計算速度和提高計算正確率;另一方面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一些針對性的練習,特別是一些常見的典型特例,讓學生活用算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小學階段,估算的形式一般是口算或目測,它作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具備良好的估算能力對學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是可以快速預測計算結果的范圍,對計算結果進行快速的檢查。例如:在計算89×72時,可以先讓學生進行估算,把89看成90、把72看成70,這樣快則3秒,慢則5秒,學生就能估算出89×72的積約等于6300,這樣既知道了積大概是多少,又知道了積的位數。既節省了做題時間,又能用估算結果與計算結果進行對比,以檢查計算的正確性,不至于出現較大的錯誤。二是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數感”,提高數學分析能力。三是能夠快速解決數學或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在二年級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每支鉛筆6角,5元最多可以買幾只?”學生用估算一下可以得出買8支鉛筆,因為9支鉛筆的價格超過了5元。如果是選擇題或是填空題時,學生用不到精確計算,就能做出解答,節省了做題時間。如果需要列式解答,估算的結果也能幫助學生檢驗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實踐證明,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指導學生養成“估算—計算—審查”的習慣,有助于學生適時找出自己在解題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從而預防和減少差錯的產生,提高計算能力。計算課一定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計算練習,在注意題量的同時,也要注意出題形式的多樣化和解題的多樣化,這樣才能在達到練習目的的同時,提升課堂氛圍。
以上就是我在計算教學上的淺顯的思考和總結。新理念的出現對我們一線教師既是考驗又是激勵。它要求我們不能只追求結果而忽視過程。計算教學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深遠影響,要求我們不斷地去實踐,去分析總結經驗,從而改善教學方法,最終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羅增儒,李文銘.數學教學論[M].陜西: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張奠宙,李士锜,李俊.數學教育學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衡彩虹,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新閘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