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翠霞
【摘要】歷史理解與解釋是歷史認知的思維過程,對歷史理解透徹、解釋清晰就相當于掌握歷史。所以在高中歷史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用“理解與解釋歷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歷史,從而顯著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促進高效歷史課堂的建立。本文通過淺談歷史理解與解釋在高中歷史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歷史理解與解釋 高中歷史 作用 歷史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0-0053-01
歷史理解與解釋是以揭露歷史事實為主要目的,讓學生能夠深刻記憶歷史,從而更加清晰的明白歷史規律,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歷史參悟能力。所以說,歷史理解與解釋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應該著重讓學生理解歷史,在理解和解釋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
一、對歷史事實的歷史理解與解釋
我們高中歷史教學的歷史事實是以教學大綱為基礎,是高考考試說明規定的主干考點,這些考點不易記住它的具體內容,學生學習起來比較費勁,結果導致記憶效果很低。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可以運用歷史的理解與解釋給學生講清楚歷史事實。
比如說,教師在進行《太平天國運動》教學時,如果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選擇運用原始化、典型化的圖片、真實的口述資料、文獻記載等史料再現歷史事實,對其進行理解與解釋,揭示天平天國中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天京事變等內容,讓學生不僅能夠清晰地了解當時的歷史事實,還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以歷史考據歷史,能夠培養學生的史證意識,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教師在講述史料時,應該進行研讀分析,這樣不知不覺中學生的歷史水平顯著提升。
二、對史事認識的歷史理解與解釋
史事認識是指學生對于歷史事實的分析、想象、概括得出來的看法,受到學生的個人意識和歷史能力所影響。高中歷史標準的課程目標就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歷史問題,從而能夠形成正確的推論過程,形成良好的人生觀。顯然史事認識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高中教材篇幅的影響和作書者自身歷史認知水平的制約,對一些史事問題不能做到面面俱到,這就導致學生對于歷史的認知一知半解,這樣不符合當今素質教育的要求。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越來越題型靈活,單純的死記硬背歷史認識不能應對高考,高考越來越需要看到學生的觀點,所以就得要求教師對歷史認識要解釋得更加清晰,理解得更加透徹。
例如在講述《百家爭鳴》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采用歷史劇的形式,讓學生擔任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讓他們在課堂上深入和重演歷史,讓學生們欣賞百家爭鳴的場景,這樣學生對于每一個學派的治世之道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這可以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以一種情境教學的形式生動形象的對歷史進行“理解與解釋”,讓學生在理解史事的同時,感受歷史的厚重。
三、對歷史規律的歷史理解與解釋
歷史規律即歷史法則,是歷史發展過程中多次出現的本質相同的現象,我們高中講歷史就是讓學生以史為鑒,通過歷史可以知興衰,促發展。悠悠五千年的中華歷史,朝代變遷都難逃一個“仁”字,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弘揚真善美,讓學生通過歷史的學習成為一名道德高尚之人。孔子的“仁愛”思想被推崇千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不是我們所向往的世界,這些都是歷史規律,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吃透歷史之中的規律,然后以橫向縱向的形式給學生“理解與解釋”,從而樹立起學生正確的三觀。
四、對歷史評價的歷史理解與解釋
歷史的本質就是對過去的理解與解釋,我們學習歷史,關注點不是為了尋找真相,因為后人沒有必要探究前人的過錯。教師應該給學生灌輸歷史的本質是為自己尋找“依據”我們到底是怎么過來的?我們應該怎么活?這樣活不行嗎?對歷史的評價就是對未來的理解與解釋,所以教師應該在進行歷史評價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理解與解釋,讓他們站在不同的標準、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維度之下進行評價。高考試卷中就包含這歷史評價試題,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評價歷史人物,從而知道自己以后怎么做一位偉大的人。
比如,當我們評價孫中山時,以正反兩個方面,孫先生對于中國革命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振興中華而殫精竭慮一生;但是他最得意的兩個門生,汪精衛、蔣介石卻造成20年的內戰,這說明他不能知人善用,我們可以對孫中山先生做出科學的評價,讓學生多角度地表達出對歷史任務的評價能力。
五、總結
綜上所述,歷史理解與解釋對于高中歷史教育教學是非常有重要的,歷史是必須求真的,也是可以求真的。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應該注重對于歷史有自己的理解,從而解釋給學生聽,讓他們能夠懂事理,明是非,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才;學生應該理解史料、史事、歷史中的偉人,從以前的故事之中,理解歷史的真諦,在教師的輔助之下,以史明鑒,以史做人。
參考文獻:
[1]吳蘇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學目標的設定[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1(03).
[2]王均霞,吳格明.“理解性教學”研究的哲學反思[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08).
[3]周波軍.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淺談高中歷史教學內容的優化[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