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六升
【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運用的教學方法也應該適時的加以轉變,以此了適應學生的實際教學要求以及新課改所提倡的教學目標。從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必須是注重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而不僅僅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 ,文章就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策略展開了相應的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意見。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教學課程標準在數學計算方面有著明確的要求,數學在計算方面需要達到熟練、比較以及會相應的三個層次,簡而言之就是小學生在教學中不但應該會學會計算,還能夠做到熟練巧妙的將計算應用到日常的生活當中去。相對來說,不論是在課堂還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數學計算都貫穿于生活當中的各個方面,同時也是學生能夠學好其他課程的重要基礎[1]。
一、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1.計算教學缺乏必要的重視,教學顧觀念有待加強
在數學計算的授課過程當中,有不少教師抱有這樣的想法,認為在教學中只要教會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運算即可,無需花費大力氣進行過多的計算演練,只要學生能夠準確的算出題目的結果,那就是完成課程的預期的教學目標。這種缺乏對數學計算的教學觀念,往往在教學過程中會造成忽略學生學習主體性,教師在教學中以自己為主導,把教學當做是單純的教學任務,沒有從根本上把握學生是否理解所學的教學內容,這種教學結果一方面造成了學生學習起來感到非常的吃力,雖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雖然可以計算出簡單的計算題,但是自己卻沒有從根本上理解所計算的答案是如何得到的,學生這種似懂非懂的學習狀態,很容導致學生計算學習能力無法提高,如果學生在數學計算學習過程中長期處于這種情況,學生的計算能力不但無法得到提高,還會因此造成數學計算能力下降的情況出現。
2.小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影響
由于小學生還處于一個年齡相對較小、心理因素還不穩定的特殊時期,這個階段的小學生通常表現為注意力容易分散走神,很難較長時間的關注同一件事物,因此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很容易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同時有些小學生由于自我情感和情緒變化波動大,難以做到在短時間內調準好自己的思想情感,從而在計算數學題目時,缺乏仔細認真的計算態度,只是簡單的認為只要有了計算結果和答案就行,缺乏對題目有的反思和總結的耐心,一旦在解題中遇見較復雜的題型,就很難用心認真的將難題思考解答完成,使得解題質量取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另外有的小學生在注意力方面也有待提高,比如說有的小學生在讀題、審題、計算和題目檢查的過程中無法將自己的注意力保持一致,總是在某個環節或者步驟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既而經常出現將會做的題目也因為粗心大意而出現解答錯誤的結果。有些學生因為從心理排斥教師所要求的多算多練,在學習過程中既而出現排斥教師課堂教學的指導和教學的任務,從而出現長時間沒有對數學計算題進行練習,從而影響了教師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課后的學習的效果無法得到必要保證[2]。由于長久以來受到升學率的影響,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雖然有心想改變教學模式,但是為了追趕教學進度,讓學生在中考前有更多的復習時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是簡單的教學方法,并且由于升學壓力的影響,忽略了學生的心理成長規律,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下降。
二、小學數學計算題的教學策略
1.強化教師的教學理念,做到不斷更新
在小學數學計算課程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做到不斷的強化課程的教學追量,不斷的更新自我的教學理念,做到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在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基礎上,不斷的促進小學生的自我成長。同時教師在教學理念上的轉變,還能夠轉變守舊的傳統觀念,進一步的強化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自我的專業素養,與小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安排和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之間互動學習,從而培養了學生積極主動的自我學習能力,讓學生真正的認清自我的重要價值。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理念,不但教師能夠在教學中擁有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理念,樹立終身學習的教育心態,而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能夠不斷的突破自我,在學習實踐當中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2.強化直觀操作演練,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計算課程教學當中,教師應該重視教學的直觀性操作和演練,以此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強化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教師在教學中用操作演示的辦法將復雜抽象的數學計算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明白整個數學運算的操作過程,進而達到明白數學分析推理的解答過程,依據操作演練的教學模式,學生就很容易清晰明了的將計算思路和解題思維掌握熟記于心。如教師在講講授計算“湊十”的問題時,可以憑借算盤道具等物品。向學生演示整個計算的過程,向學生強調此種方法是運用了簡單的數字湊成整數十的運算規律。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斷能夠強化學生的獨立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該能夠達到強化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學習效果[3]。
3.幫助和引導學生整合錯誤的計算資源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計算錯誤,尤其是一些相對難度較大的知識內容。小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由于學生邏輯思維還沒有完全的形成,經常會出現考慮問題不夠全面,因此對于學生在學習中所出現的相關問題,教師應該認真合理的加以掌握和面對,以此達到強化學生學習質量的目的。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相應的學習錯誤,如果教師沒有及時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糾正,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錯誤解答所產生的原因,這樣學生就會出現知其然而不知多以然,長此下去會給學生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及時有效的幫助學生面對學習中的錯誤資源,培養學學生查找錯誤的學習習慣,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的目的。
4.創設情景,建立并應用模型
通過創設實際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并采用豐富的表現手法為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豐富學生的感性認知,并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通過對數學現象的認知,在教師引導下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進行分析,并通過歸納、總結、比較、推導等方法,建立數學場景或數學模型,并排除不重要的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數學模型。在此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將靜態的學習轉變為動態的探索,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例如在講解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時,利用單價和數量得到總價,那么能過不能只通過了解總價計算出單價與數量呢?如果可以,還需要哪些數據?怎么獲得?通過提出問題來讓學生進行討論,有助于加深學生的印象。通過對問題相關信息的收集與分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模型思維。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標提倡的教學目標是關注學生理解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理念,做到與時俱進和終身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強化小學數學的計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盧安東.探究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計算題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12):29-29.
[2]馮銳.探究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計算題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14):136.
[3]蔣興華.淺談新課標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策略[J].科學咨詢,2010,(14):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