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創造力不僅在高科技技術領域有重要的作用,它對我們生命的方方面面都很重要?!扒笸娈悺笔菍W習數學的一種思維方法,“求同”,即為常規方法;“求異”即為非常規方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猜想、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那么在數學課堂中,如何運用“求同存異”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關鍵詞:求同存異;數學課堂;創新思維
一、 創設引人入勝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創造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才能更大限度挖掘學生潛能。例如,在學習數學“黃金分割”這一課時,我首先向學生展示出一個模特的兩幅圖片,其中一個穿高跟鞋,另一個沒有穿高跟鞋,然后讓學生回答,你覺得哪一個模特更美,學生異口同聲回答,穿高跟鞋的更美。我緊接著追問,同是一個人,為什么穿高跟鞋的更美呢?同學們情緒高漲,學生甲回答“穿高跟鞋,使個子變高了,顯得美了”。學生乙回答“穿上高跟鞋,更體現出模特的體型,顯得美了”。學生丙回答“穿上高跟鞋,使模特變得更有氣質了,顯得美了”……學生得出多種答案,我贊許的點了點頭:“大家回答得都很好,那么模特穿高跟鞋是不是越高越好?”學生鴉雀無聲,有的點頭,有的搖頭,我緊接著追問:“同是一個人,為什么穿上高跟鞋更美呢?”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索其中的奧妙,展示課題“黃金分割”,通過這個情境的創設,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下一步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不能為了“求同”而一棒子打死學生這些“不同”想法,而應該精心呵護,因為學生這些“不同”想法正是創新的開始。
二、 在數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新
在學生認識一個新的數學問題時,需要和原有的知識存在認識沖突,這就需要老師創設一個讓學生體驗知識發生過程的平臺,讓學生在感知中認識,在認識中創新。例如,在學習“古典概型”這節課時,為了讓學生深刻領會“必然事件、隨機事件、不可能事件”這幾個概念,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數學活動,在課前,我制作了三個紙盒,第一個紙盒裝有8個白球,第二個紙盒裝有4個白球、4個紅球,第三個盒子裝有8個紅球,在課堂上,我把這三個盒子展示出來,告訴學生這三個盒子分別裝8個球,下面我們做一個摸球游戲,摸到紅球的為優勝者。一組三人,學生爭先恐后地上前摸球,通過5次摸球,結果從第一個盒子里摸出5個白球,從第二個盒子里摸出2個紅球、3個白球,從第三個盒子里摸出5個紅球,這時,班上有幾名同學在下面竊竊私語,我緊接著追問,你發現了什么?這時甲同學站起來說:“我猜第一個盒子里裝的全是白球,第二個盒子里紅白球混裝的,第三個盒子里裝的全是紅球。”甲同學剛說完,乙同學緊接著站起來說:“我猜第一個盒子里裝的是7個白球,一個紅球,第二個盒子里裝的是4個紅球,4個白球,第三個盒子里裝的是7個紅球,一個白球?!北瑢W緊接著站起來說:“我猜……”同學們產生了許多猜想,我及時地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并且向學生揭開了盒子里球的秘密,及時的拋出了“必然事件、隨機事件、不可能事件”這三個概念,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創新。
這一數學活動,學生產生了多種猜想,老師應及時給予肯定,因為這些猜想是學生對概率可能性大小的感性認識,應及時對學生提出表揚,而不能因為學生沒有猜對而懊喪,因為猜想是創新的前奏和序曲。我們只有在課堂上讓學生這些不同的想法生根、發芽,才能長成明天的參天大樹。數學課堂才能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三、 一題多解,培養學生多向思維
“數學是培養思維的體操”,而“問題是數學的心臟”。一個好的問題,往往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從多個方面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往往能把學生的思維引向縱深。例如,在學習“任意角和弧度制”這一課時,我向學生展示這樣一個問題:
已知扇形AOB的周長為8。
(1)若這個扇形的的面積為3,求圓心角的大??;
(2)求這個扇形的面積取得最大值時,圓心角的大小。
這個問題的第一問,學生很快可以完成,第二問解法如下。
當甲學生完成做題過程時,教室一片嘩然,很快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學們都被甲同學設計的思路所折服,激起了所有學生思維的火花,我也為眼前這一幕所感染,贊許地點了點頭。這一教學片段使我深深認識到對學生一題多解的訓練,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還可以培養學生深入鉆研問題的精神,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創造欲。在求同中存異,在求同中求異,使數學課堂成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主陣地。
作者簡介:雷鞏民,甘肅省慶陽市,甘肅省正寧縣第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