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理+李淑香
摘 要:農村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以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應該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各種鄉土課程資源,從而豐富農村學前教育的教學資源。通過對張掖市6所農村幼兒園鄉土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現狀進行深入了解,分析探究其鄉土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可行性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鄉土課程資源;美術活動;農村幼兒園;現狀
一、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了張掖市農村幼兒園6所,其中公辦幼兒園4所,分別是S幼兒園,Q幼兒園,G幼兒園,D幼兒園。民辦幼兒園2所,分別是J幼兒園,L幼兒園。4所公辦幼兒園的規模較大,硬件設施較好,有專門的活動區角,教職工在20~45人不等。民辦J幼兒園有教職工14人,園內硬件設施較齊全。民辦L幼兒園,教職工8人,其中保育員2人,教師4人,基礎設施較弱。
二、 結果與分析
以張掖市6所農村幼兒園教師為調查對象,發放問卷120份,收回問卷103份,有效問卷92份,有效率為89.3%。
1. 教師基本情況
接受調查的教師中學歷為本科及以上的教師占總人數的47.8%,大專學歷教師所占百分比與其相當,只有8.7%的教師為中專或高中學歷。教齡在5年以下的教師占總數的56.5%,10年以上的教師只占總數的25%。所調查的公辦幼兒園師資較為充足,大多數為學前教育專業。民辦幼兒園師資較為缺乏,尤其專門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缺乏,沒有滿足每個班級三名教師的配備標準。總體來說,張掖市農村幼兒園的教師高學歷、學前教育專業人數少,年輕資淺、缺乏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占多數,這對鄉土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造成一定的阻礙。
2. 美術活動開展情況
美術活動內容不夠豐富,活動形式單一。通過與教師的交談了解,大多數班級每周開展美術活動在三次以上,以繪畫活動為主,欣賞活動很少。由于材料和幼兒年齡的限制,手工活動在中班和大班中開展為主,內容以折紙、剪紙、粘貼、泥塑等。所調查的幼兒園美術活動主要按周計劃開展,有34.8%的教師反映是根據教材開展的。
關于家長參與教學互動的情況,有64.1%的幼兒家長偶爾參與教學互動,而經常參與教學互動的幼兒家長只有33.7%,說明接受調查的幼兒園中,幼兒家長參與美術教學互動的頻率相對較低,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利用家庭資源。家長參與教學活動有利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但教師和幼兒家長對家園合作的重視度不高。
3. 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情況
園本課程的開發與利用已經得到廣大幼兒教師的重視,并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進行了較好的實踐,接受調查的教師中,91.3%的人開展過此類活動,只有8.7%的教師沒有開展過。關于教師開展美術活動利用鄉土課程資源的情況,30.5%的教師表示經常利用,63%的教師表示偶爾開展,6.5%的教師表示從來沒有利用,說明教師利用鄉土課程資源開展美術活動的頻率較低,鄉土課程資源沒有被廣泛的運用到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
4. 對鄉土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理解
調查發現,幼兒園大部分教師對“鄉土課程資源”概念的認識和理解并不是很清楚,接受調查的教師中占總數的78.3%,教師對鄉土課程資源范圍的界定也很模糊。
對于可運用到美術活動中的鄉土課程資源的調查中,資源選擇人數多少依次是植物資源、民間藝術、地方特產、民間故事和民間游戲,均接近于總人數的一半,所占比例較小的是歷史名人,選擇人數不到總人數的30%,而當地以歷史名人軼事為題材的繪畫、雕塑等課程資源,也沒有被很好地運用到美術活動中,反映出教師在鄉土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過程中缺乏理論指導,活動開展出現盲目性和隨意性的問題。
5. 對利用鄉土課程資源開展美術活動的認識
充分利用鄉土課程資源開展美術活動不僅可以解決農村幼兒園課程資源匱乏問題,而且有利于文化習俗的傳承,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情感。園長對利用鄉土課程資源開展美術活動的態度普遍是支持的。通過了解,絕大多數的教師對利用鄉土課程資源開展美術活動感興趣,但開發利用的意識相對比較薄弱,動力不足。81.5%的教師表示為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會利用鄉土資源開展美術活動,教師更愿意從自身和幼兒的需要出發去開發利用鄉土課程資源來開展美術活動。
6. 存在的困難
(1)教師面臨的困難
教師能力不足成為影響課程開發的直接因素。調查發現,52.2%的教師認為目前開發農村鄉土課程資源缺乏信心和能力,29.4%的教師則表示利用鄉土課程資源開展美術活動,對實施過程缺乏一定的經驗,參與相關培訓少,課程開發能力有待提高。材料的收集會直接影響到課程的開展,
57.6%的教師認為材料的收集是利用鄉土課程資源開展美術活動最大的困難。
(2)幼兒園存在的困難
幼兒園開發利用鄉土課程資源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資金問題,64.1%的教師認為資金缺乏是最大的問題,其次是缺少專家指導,45.7%的教師認為最大的問題是教師能力有限。教師普遍認為園內的硬件設施也是阻礙課程實施的重要因素,利用鄉土課程資源開展美術活動,不僅要有充足的師資隊伍和較高的教師專業水平,而且要有一定的硬件設備來滿足課程開發的需要。
三、 對策與建議
1. 加強課程建設,重視資源利用
課程開發不僅是教師專業能力的表現,也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新《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就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也就是要求幼兒教師要有一定的課程開發能力,因此,幼兒園管理者、教師及家長對于鄉土資源開發與利用要從根本上引起大家的關注和重視,從而將鄉土課程資源充分應用到幼兒園美術活動中,豐富幼兒園美術活動內容。
2. 提供資金支持,完善教學設施endprint
發展學前教育,尤其農村幼兒教育是各級政府的社會責任,在保證幼兒園正常教學活動的同時,開展科學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農村幼兒園課程開發過程中,除幼兒園完善的教學設施外,還需一定的資金投入。因此開展課程開發活動,不僅有完善的幼兒園教學設施,還要不斷加強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政府的資金投入和制度支持。
3. 更新教育觀念,增強開發意識
鄉土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有利于幼兒園發展理念的確立,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同時有利于教師課程意識、課程能力的外化。園長和教師缺乏開發與利用農村鄉土資源的意識是導致農村幼兒園喪失農村特色的主要原因。針對教師課程開發意識缺乏問題,首先在教育觀念上和教育思想上給其以新的啟迪,更新教育觀念,增強他們開發利用鄉土課程資源的意識。
4. 完善培訓機制,提高教師能力
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素質偏低,應組織教師參加一些課程開發相關的培訓班學習,或到高校進修,或者到比較優秀的幼兒園進行觀摩,或者與園領導和教師就相關方面進行溝通和交流,獲取其在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方面的優秀經驗。最重要的是完善農村幼兒園管理者及幼兒教師的培訓機制,將教師的學習落到實處。
5. 立合作機制,促進課程開發
在農村幼兒園進行鄉土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除了要利用多種形式加強相關知識的培訓及研習外,幼兒園還應該與當地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開展合作。彌補幼兒教師課程開發過程中的經驗不足,和合作單位專家不宜收集的第一手資料的不足,從而及時發現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使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能順利進行。同時,家長的參與也至關重要,應加強家園合作,充分利用家庭資源,讓家長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促進課程的開發。
6. 建立激勵制度,提高教師積極性
具有激勵作用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起教師之間的競爭意識,讓教師們發揮出最佳的潛能。針對教師課程開發動力不足問題,應建立激勵制度,教育管理部門和幼兒園對開發利用鄉土課程資源過程中表現優秀的教師給予經費支持和一定的獎勵。通過各種鼓勵措施激勵教師積極參與鄉土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實踐活動中,有效提高幼兒園教學活動的質量。
四、 結語
利用鄉土課程資源開展美術活動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幼兒的知識面,同時有利于文化習俗的傳承和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情感。如何進一步加強農村幼兒園課程資源的挖掘與開發,還要社會的支持與關注,對當地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研究還不夠全面和深入,需要更深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李香.農村幼兒園鄉土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陳丹丹.農村幼兒園本土藝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3]王翠蘋.鄉土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調查研究[D].河南大學,2012.
[4]邱園媛.自然材料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運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5]趙淑芳.幼兒園藝術教育中民間工藝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晏理,李淑香,甘肅省張掖市,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