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菁++張磊
摘 要:高等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輸出高專業性、高道德水平的人才,現在更多的高職院校已經能夠做到專業性人才培養的要求,由于高職教育很長一段時間目的具有功利性,德育教育難以起到實際作用,而且,因為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道德建設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速度,社會上出現了很多不良的思想,高職學生年紀較輕,對不良思潮的抵御力不強,極易受到其影響,威脅到了學生的積極健康發展,對社會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對策研究
一、 引言
社會的影響,學生發展的要求都促使高職院校更加重視德育教育的展開,社會新環境使得傳統的德育教育難以適應新要求,高職院校需要進行創新發展,積極推進德育教育,顯著提升德育教育的成果。要正確認識到我國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德育教育方面雖然取得很大發展,但是還存在相當多問題的現實情況,高職院校要針對目前德育教育中面臨的實際問題進行改進。
二、 傳統德育教育難以取得成效的原因
傳統德育教育在長期的施行中暴露了越來越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 開展形式單一。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大多停留在單一的馬克思思想教育體系,由于德育教育單一枯燥,難以引起學生重視,使得德育教育的實施效果難以達到預期,學生很難將學校講解的馬克思思想融入現實生活中,這一課程對學生的約束力也不夠強。
(二) 課程實施不夠穩定。德育教育課程的朝令夕改,使得德育教育工作難以深入開展,不適應人才培養的延續性,政府應該加強對這一方面工作的重視,使得課程的實施能夠穩定、連貫,利于高職院校在中央領導下更好地實現德育工作的落實。
(三) 難以形成與基礎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良好銜接。現在高等教育中德育教育難以展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與學生長期接受的基礎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沒有做到很好的銜接。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在德育教育方面的領導由不同的政府部門進行,所以難免會有銜接上的問題,超前或者倒退都會影響德育工作的最佳效果呈現。
(四) 教材落后于時代發展。由于教材制作的滯后性,社會發展速度太快,往往當教材正在實際應用時,就已經被社會所淘汰,教材的更新速度必須加快,但是實際情況卻是,教材常年不變,或者內容不會發生太大改變。
三、 新社會環境下德育教育面臨的挑戰
由于新鮮事物、新思潮的不斷涌現,高職院校在進行德育教育時面臨很多新的挑戰。
(一) 網絡文化的沖擊。由于信息時代,互聯網絡的普及,學生能夠利用網絡接觸大量的信息,但這在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存在很大的憂患。網絡世界中,學生接觸到的信息良莠不齊,難以保證學生不受不良文化的影響,而且由于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在網上的言論自由度達到空前高度,不利于社會發展的、消極的言論觀念很可能迅速傳播,學生的社會經驗較少,對不良信息難以辨別,對很多信息的不良影響難以防范,很容易受到不良觀念的誘導。
(二) 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不良思想。我國經濟近幾年的發展世界矚目,發展速度極快,但是對于社會精神建設、社會思潮引領方面工作不夠,社會上出現了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的不良思想,如果學校對此不加強引導,學生很容易出現思想觀念上的偏差,很難在未來以積極健康的心態為國家建設做出巨大貢獻,對學生個人發展不利,會使學生以為經濟利益是最高人生追求,任由其發展影響,將帶來的社會消極作用很難估量。
(三) 變化的校園環境的影響。現在校園與社會的結合越來越緊密,高職院校不再是象牙塔,校園中就存在很多的不良思想。
四、 德育教育的施行策略
(一) 積極進行校園良好氛圍引導。學生最常活動的場所就是校園,所以校園德育氛圍對其的影響是最大的,目前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出現很多問題,在相當大程度上是高職學生所面對的德育教育缺失的環境所造成的,所以,現在的德育教育應該重視校園環境的建設,加強德育教育氛圍的構建,悄然轉化學生思想。學校要發揮自身應該具有的能力,為學生德育方面進行正確的引導,整頓校風,更高效的抑制不良社會思想在校園中的橫行,使得學生處在一個正確的德育思想氛圍中,最大化地接受正確的思想教育,成長為專業度以及道德建設都過硬的人才,為將來投身社會建設打下基礎。
(二) 轉變教學方式,尋找適合方案。陳舊落后的德育教育手段是現在高職院校德育教育方面成績差強人意的主要因素之一。現在社會中,學生更容易受到有趣的信息的影響,學生雖然身處課堂,但是課堂中的內容難以作用于學生的思想。同時社會變化速度快、轉變大,過時的教學內容,很難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實操性過差,這些問題都制約了德育教育的效率,高職院校必須結合學校實際,進行教學手段、內容上的創新,轉變教學的方式方法。
(三) 進行教職工團隊的素質水平提高。教師對學生起到最直接的作用,高職院校要加強德育教育的開展,必須整體提高教師團隊的素質,重視對教師工作態度的引導,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教師如果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視度不足,出現消極備課的情況,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關注,直接導致了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存在很大問題的局面產生。
五、 結束語
當代社會的新的要求是對于道德領域的,高職院校是服務于社會,為社會培養所需人才的,應該加強對人才德育教育的培養,不斷完善目前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最佳教學方式進行學生道德建設的引導。要注意學校職能的發揮,學校的不作為就是最大的失職,要明確高職院校的工作目標,達成為社會培養才能、道德兩手硬的人才,提升學校自身的發展,避免被不斷發展的社會淘汰。
參考文獻:
[1] 周丹.淺析職業素質培養目標下的高職德育模式[J].知識經濟,2017(17):111+113.
[2] 李萍,李俊峰,沈應蘭.論環境對高職院校德育管理的影響[J].好家長,2017(21):59.
[3] 吳海霞.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2):74-75,77.
作者簡介:趙菁,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張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