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展促進小學基礎教育的全面改革,語文作為基礎教育中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對學生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閱讀等方面的培養和提高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現階段教育教學更加重視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因此,可通過生活化的教育教學模式,將語文教學與日常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讓生活走進語文教學課堂,也能夠有效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培智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
一、 引言
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也將應用于生活。對培智語文生活化教學自身來講,就是將語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利用學生本身置于日常生活中的特性,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和學習語文知識,并且也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下文就對培智語文生活化教學展開了簡要的論述。
二、 簡述語文教學生活化
讓語文教學生活化就是要把語文教學內容緊密地和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程學習當中來,并且也應使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從而從被動的學習轉為主動獲取和探究知識,讓語文學習成為學生生活的必然需求,使學生也能夠在生活中獲取語文知識,拓展更加豐富的語文知識獲取途徑,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獲得全面提高。在過去的培智語文教學中往往過于重視對語文知識的講解,學生只是課堂的聽眾,教師耗費了很大的精力和時間但是實際教學效果卻差強人意。所以,想要突破這一教學窘狀,首先應重新地去審視語文這門學科,實現對語文教學模式的優化和創新,讓語文教學重歸生活、返璞歸真。
三、 語文生活化有效教學策略分析
(一) 教師應善于引導,讓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和發現語文
語文課文會描寫很多人物和事件,有的與學生日常生活在時間與空間上存在很大距離,導致學生無法真正地理解其中的情感和含義,或者出現理解偏差等問題。但是在培智語文教材中也有很多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然而,學生自身卻很少在生活中去發現這些和語文學習息息相關的資源,所以,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善于在生活中發現語文知識和運用語文知識的意識及能力。例如,在看電視廣告時就有“喝某某牛奶,鮮天一步”等廣告用語,這些廣告詞中就是故意使用同音字來起到引人注意的作用,這時就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去觀察和尋找類似的廣告詞,并指出其中的特別之處,從而有效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發現語文的良好習慣和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取語文知識。
(二) 創設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文章含義
想要真正地實現培智語文教學的生活化,不僅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觀察生活,在課堂教學中也應創設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情境,繼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文章。每一篇語文課文中都包含著生活化的信息,所以,在學生對實際生活觀察后再將文中所描寫情境,通過角色扮演等形式重現出來創造一個真實的生活化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去親身體會和感受,這樣對課文深意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刻而難忘。并且,這種創設情境的形式還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有效性。例如,在培智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和故鄉這一主題有關,比如,當學習《我愛故鄉的楊梅》這篇課文時,教師完全可以利用文章內容描寫的情境來創設一個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情境,然后讓學生成為自己家鄉的代言人向大家介紹自己家鄉有哪些土特產,同時再向大家介紹還有哪些好看好玩的地方。使學生在生活化的語文課堂情境中回憶自己的家鄉,活躍課堂學習氛圍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活化的氣息,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自信心,在生活化情境中使學生為實現學以致用而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文知識,從而切實提升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
(三) 讓學生走出去開拓生活空間,有效鍛煉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在重新審視語文學科和教學模式后認識到,不應將語文教學局限在校園和課堂之內,而應鼓勵學生走出課堂開拓生活空間,進一步加強課堂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同時重視多學科之間知識的滲透和融合,讓學生在更加廣闊的空間內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和運用語文知識。所以,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大膽地步入實際生活當中,將課堂所學與日常生活知識緊密結合并加以運用解決實際問題。例如,當學生學習完《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對學生起到環保教育的作用,使學生對自然環境保護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可以向學生布置一個社會實際調查的小任務,讓學生來到各個社區或者郊區的工廠等進行調查和訪問,最后以書面報告的形式闡述環保調研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深入社會生活當中,有效鍛煉了語言表達和人際溝通能力,并且在寫作能力方面也獲得提升;學生還可以通過查閱資料等形式來完成任務;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來查閱資料等等多種不同的形式。讓學生走出校園來到社會當中,開拓生活空間的形式有很多種,比如,當學生學習完《鳥的天堂》這篇文章以后,讓學生回到家中以一名小導游的角色給爸爸媽媽介紹課文中的美麗景色;還可以鼓勵學生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和調查等形式來有效拓展學生的生活空間,從而鍛煉學生社會實踐能力,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當中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想要真正地實現培智語文教學生活化,首先要求教師應轉變語文教學理念并依據具體學情不斷創新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重視語文教學和學生日常生活相結合,采用多種生活化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獲得和運用語文知識,推動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婭赟.淺析對于培智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小作家選刊,2017(20).
[2] 付青秀.淺談培智語文生活化教學[J].科學中國人,2015(5).
作者簡介:吳朝霞,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開智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