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對教師能夠更加落實有效性教學。筆者從有效教學的含義、特征、影響因素出發,對教師的有效性教學進行了探究。最后落根到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以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
關鍵詞:有效教學;英語教學;有效發展
一、 有效性教學含義
對于有效教學的含義,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視角界定了有效教學的內涵,我國學者崔永漷認為: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獲得了具體的進步和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美國學者鮑里奇則對有效教學的標準做了如下的界定:(1)授課清晰;(2)多樣化教學;(3)任務導向;(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5)確保學生成功率。這兩者有其共同之處,也就是有效教學所強調的學生真正的進步與發展。對于有效教學的定義,“有效”主要指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和發展;所謂“教學”,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有效教學指教師通過教學過程的有效性,成功地引起、維持和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相對有效地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的教學,是符合教學規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學。
二、 有效性教學的特征
我國新課程改革標準下有效教學行為的特征是開放性、個體適應性、反思性、解放性、引導性和支持性。即教師教學之前準備充分,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具有個體適應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滿含熱情,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引導和支持學生的學習;教學之后傾聽學生的反饋,合理地評價學生所學和自身之教,具有反思性。
三、 影響有效性教學的因素
(一) 教師素質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教師專業水平的體現。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變革的推動者和實施者,對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的素質在有效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能夠有效地研究教材、學生、教法,有效地備課;課堂上能夠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關愛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能全部投入學習活動,獲得有效的發展;課后積極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落實改善教學情況,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二) 學生的有效學習
判斷一節課是否有效,主要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的教學是否有效,另一方面是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效。學生的有效學習也就是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取得真正的進步。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的參與度、教師的監控指導都影響著學生的有效學習。
(三) 學校支持
作為學校領導,應當在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方面作出努力,改進學生的學習成效。學校領導應當進行多方面合作,并且得到多方面支持,比如資金上的支持。學校領導要做研究,收集數據,改善學校教學條件。學校應邀請社區參與,討論問題,控制、推進、發展相關計劃,集中精力實現計劃中的要求和各項目標。學校應考慮策略實施的有效性,通過規程開展開誠布公的談話,以團隊形式進行合作,關注在哪方面可以施加影響并解決問題。
四、 有效性教學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啟示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中規定“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下面筆者以初中英語閱讀為例,探討初中英語教師應如何開展進行有效的閱讀課程。
(一) 課前的有效備課
要想上好一節課,首先得有充分的課前準備,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變革的推動者和實施者,對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在課前應充分地研究教材、教法、學生。在傳統的備課過程中,教師的備課計劃非常的完美,甚至可以預測到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解決方案。但這樣就會使得教學缺乏創造性,教學過程平淡無味。為了促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該注入新時期的因素,如在閱讀課的導入部分,改變陳舊老套的導入方式。在教學設計上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如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從學生角度出發,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在閱讀課上,讓基礎好的同學回答稍微難的拓展題,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回答一些課文中容易發現答案的題目,關注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更有利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二) 課堂活動的有效組織
傳統的英語閱讀課程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先攻克生詞,之后由教師講授句子語法難點,講授的方法比較刻板、沒有創造性,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不夠。有些語法一知半解,更不易實現閱讀應培養學生的思維的能力。為了促進教師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組織合理有效的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獲取知識進而消化知識,以此獲得真正的進步。如對于閱讀的文化背景的介紹,可以小組分工,各個小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在課前查找資料,課堂上展示;或者在對于閱讀文章大意的理解,教師可以設計圖表、時間線、邏輯圖等,由學生自主探索完成。
(三) 課后有效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過程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通過從學生那里獲得的反饋信息以及自己的反思進行教學反思,改善優化自己的教學,使下一次的教學更有效合理,更益于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勇.有效教學與有效學習的方法和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4(3):20-25.
[2] 張玉霞.淺談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方法[J].教法與學法,2017(6):169-170.
作者簡介:
鄭澤婷,山西省臨汾市,山西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