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逐漸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同時核心素養的提出也為初中物理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初中生的核心素養主要指的是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鼓勵學生創新,為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奠定基礎。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初中物理課堂核心素養的培養,希望能夠全面促進學生的成長。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物理;教學改革;實踐探究
核心素養作為現階段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發展目標,強調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以及物理素養的培養。在實際的核心素養培養中,學生不僅要掌握基礎的物理知識,還要形成創新意識,在物理學習中積極探索。
一、 加強文化滲透,提升文化素養
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加強各種文化在這門課程中的滲透,以便增強物理課堂的吸引力,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同時,學生在文化滲透的過程中能夠深入的了解物理知識的重要性,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比如,在對“聲音的特性”這一節內容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民族樂器文化的滲透來更加形象的展開課堂教學。利用音樂作為呈現形式。比如本節課的老師可以選用“編鐘”這一樂器來傳遞聲音,從而讓學生去體會音樂中存在的物理知識。又或者,教師在課堂上播放“二胡”獨奏,讓學生感受各種樂器之間聲音存在的不同,從而深入理解“聲音的特性”。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就能夠體會到聲音所表現出的物理原理,不僅吸引學生,還能夠高效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
又如,在針對“光”來展開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首先利用生活中常常會見到的“小孔成像”這一原理來作為整堂課的導入。此外,在學習關于“磁”的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引用沈括的《夢溪筆談》,通過剖析其中與磁現象有關的內容,來深化教學的內容,加速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感受到中國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 利用教學創新性,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的自主性。只有學生真正地認識到了自己的發展現狀,并積極主動的去提高自我,激發內在的動力,那么這樣才能夠真正地達到自我價值的提升。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發展的意識,教師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就要不斷地優化和創新課堂教學的模式和方法。
第一,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形成。在開展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采用合適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夠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得到更大的提高。
比如,在針對“太陽能的原理”展開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或課本資源等來共同合作,一起分析太陽能的轉化原理,并找到太陽能具有的特點以及優勢。根據“太陽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這一特點,探討生活中利用太陽能的實例。學生經過交流能夠和周圍的學生構建良好的合作關系,并且還能夠迅速準確的找到本節的重點。
第二,加強小組間討論交流。在實際的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要合理的把控整個課堂的節奏,在必要的時候加以情緒上的引導,以便能夠保證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這樣就能夠加快問題的解決以及學生思維的優化。
比如,在講解“光現象”這一節內容的時候,老師先讓學生討論生活中見到過的“光現象”,隨后提出小組間討論的問題,例如“在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光現象存在什么相同的特點呢?”,隨后學生通過小組間的討論深入地理解了紫外線、折射等問題,相比于簡單的課堂教學,小組討論的形式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三、 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實踐創新
物理這門學科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因為在生活中可以發現很多物理原理的應用。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現階段物理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目標,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多的利用生活中的現象作為授課的素材,將物理與生活的聯系很好地展示給學生。同時,教師也要善于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物理知識,并學會將自己所學到的物理原理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以便能夠學以致用。理論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有助于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形成。
比如,在學習“升華與凝華”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常常用到的白熾燈作為教學的工具,讓學生針對這一事物展開思考。首先老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老師手中拿著兩個白熾燈,其中一個是新的,而另外一個是用了一年的,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用過的白熾燈是發黑的,你們知道為什么嗎?”隨后教師根據這一問題展開對“升華與凝華”的講解。
此外,教師也可以和學生一起制作教學工具,這樣不僅可以使得課堂的氣氛更加的融洽,還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比如,在講解關于“物體的浮與沉”這一節課時,老師準備了三個一模一樣的乒乓球,其中一個讓學生直接放入水中,而另一個讓學生注入一半的水,隨后放入水中,最后一個注滿水放入水中,觀察這三個球的沉浮狀態。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觀察,最后得出結論,這一過程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促進了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逐漸地開始注重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學生的實際的發展特點作為指導,教師通過滲透各種文化,教學模式的創新以及與生活相聯系的方法,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對物理學科的探究能力。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在物理課堂教學的變革中得到了提升,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褚宏啟.核心素養的概念與本質[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1.
[2] 王志勇.傳統文化在物理教學中的滲透[J].教育教學研究,2015(5):92.
作者簡介:張萍,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高新三岔鎮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