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美
摘 要:成本控制是建筑企業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強化建筑企業成本控制,必須要有全員參與、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和控制,主要針對項目成本加以嚴格分析和控制,同時采用經濟、合同、經濟、組織措施對建筑企業實施成本控制。
關鍵詞:建筑企業;成本控制;成本優化
建筑企業成本主要是建筑企業為實現建筑服務而發生的各種生產費用以及期間費用的總和。由于建筑企業主要提供建筑施工服務,因而建筑項目施工成本應是建筑企業成本控制的重點,是建筑企業主要業務發生所致。其次才是建筑企業自身的管理成本,即建筑企業的期間費用等成本,相對項目施工成本而言較少。
文獻回顧
建筑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作為建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制約建筑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陳慶宏,2014)。建筑企業成本管理具有導向性、一次性等特點,成本控制重點在于經濟與技術的結合,制定預算成本管理體系(楊光虹,2016)。目前建筑企業成本控制中的突出問題是項目成本核算體系不健全,分工不合理,估算不足,不能對施工各個環節成本進行細致計算(陳冉,2016)。汪利蕓(2012)認為應基于會計信息化提升建筑企業的成本控制途徑。
建筑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及問題
建筑企業成本控制主要應該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參與的成本控制,即全過程指從投標開始至中標后的實施及工程竣工以及交付使用后都要進行成本控制,因為在全過程中會發生投標成本、中標后的施工成本、交付使用后的質保成本等。全方位要求關注技術風險、質量風險等發生的損失、延期交付和不符合質量規范的還工成本等等。全員參與要求建筑企業必須所有員工都對企業成本有所貢獻,關注成本的發生、分析與控制。
建筑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建筑企業普遍成本控制較弱,因為建筑企業同時有很多施工項目,一般實行項目經理責任制,對于項目施工發生的各種生產費用,項目經理具有很大的決定權,如果項目經理非常認真負責,則對成本分析、控制較好;如果項目經理不認真負責,或存在私心,那么項目的成本控制就非常困難。雖然建筑企業都建立了施工圖預算、成本控制制度,一般都是掛在墻上供人參觀使用,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會嚴格執行的非常少,就出現成本預算不到位,甚至有時會為了中標造成成本預算價格偏低,或者中標即虧損的現象,導致后期的成本控制無法開展。建筑企業在成本管理與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
建筑企業一般都建立有項目成本控制制度和企業成本控制制度,但是這些成本控制制度只強調全員要重視成本控制,對出現的成本超支問題往往僅處罰項目部,最多處罰直接責任人和項目經理,但是往往缺乏對成本節約的獎勵,導致項目部不關心項目施工成本的發生,有這種節約的施工成本反正項目部也沒有獎勵的想法。一套權責利的成本控制體系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現有的成本控制體系也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效果。
忽視工程質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所有建筑產品都有遵守我國住建部發布的相關質量規范和質量要求,同時該建筑產品還要遵守中標合同對質量的有關規定。建筑企業中標項目后,往往對施工圖預算編制不精細,導致施工中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額外增加項目成本或延誤施工工期。
在施工中,項目經理隨意更換材料類別、等級,甚至減少材料數量,以及施工中質量規范控制不嚴出現建筑缺陷,或質量安全控制不好出現質量事故,都會大大增加項目的工程成本,而這些問題和風險都集中在項目經理一個人身上,容易控制不到。
忽視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建筑項目在中標合同中都明確了建筑工程的完工日期,一般都對工期有獎懲,如果提前完工,業主或建設單位將給予施工單位一定金額的獎勵,但是如果延遲完工,一般業主也會對建筑企業一定金額的處罰,為此建筑企業必須重視工期成本對項目利潤的影響。然而,對工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施工技術,施工機器,施工人員、天氣以及設計變更等因素,建筑企業必須認真分析這些因素,如果屬于建筑企業承擔的因素,則積極解決,甚至挖掘建筑企業的潛力,爭取提前完工,或至少保證按時完工。但是建筑企業項目部往往忽視工期成本,直到最終項目延誤后才尋找各種客觀理由,導致建筑企業被罰款。
建筑企業成本控制優化分析
建筑企業必須建立成本控制體系以及相應的組織機構,保障權、責、利在建筑企業中得到充分落實和開展。
建筑企業成本控制優化的手段
制度控制
建筑企業必須建立完善各種管理制度,包括成本控制體系。用成本控制制度把項目、企業的成本控制起來。為此,企業必須針對建筑企業的業務和管理水平,精心設計與現有企業實際控制相適應的一套權責利配套的成本控制制度,用制度來控制成本,不隨項目經理的個人喜好來控制施工成本。
預算控制
建筑企業中標之后,組織企業各職能部門和項目部編制施工圖預算,務必細致、準確,通過詳細的施工圖預算指標來控制施工成本。材料實際成本超過工程預算,應尋找原因,分析是采購環節價格上漲導致,還是施工過程中人為原因導致材料浪費等。如因材料價格上漲導致實際成本超過工程預算,建議在與業主方簽訂工程造價合同時就應將材料價格上漲因素考慮其中,以免日后追加合同造價時,業主不認同造成工程損失,如施工過程中人為因素導致的材料浪費,因此應加強工程施工過程的管理。
合同控制
合同控制也是建筑企業成本控制的重要控制點。所以,建筑企業應加強合同控制。包括與業主方簽訂的工程造價合同的控制、工程物資采購合同的控制、與分包方簽訂的分包合同的控制,以及勞動用工合同的控制等。要考慮各項合同從談判、簽訂、執行,到結算等各環節的關鍵控制點。
會計控制
建筑企業基本上都是按照項目建立會計核算單位,對每個項目進行會計核算和控制。會計控制應貫穿工程項目立項決策、工程造價合同簽訂、工程物資采購、工程結算、竣工決算等的全過程,應全面發揮會計的監督、審核職能,以確保工程成本核算的準確性、真實性。
建筑企業成本控制的優化措施
技術措施
建筑企業在投標之前,必須對施工工程有詳細了解,如使用何種施工技術、工藝及施工設備,中標之后如何按照設定的技術方案編制施工圖預算。
如果市場出現成熟、經濟、可靠的施工技術,可以與業主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溝通,共同采用新技術方案,從而降低工程成本。
組織措施
建筑企業在職能部門建立技術、管理支援機構,中標項目后,精心選擇認真、負責的項目經理,并會同項目經理組建項目部,項目部的成員必須有材料、造價、施工、安全等各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通過組織機構保證成本控制能夠有效執行。
經濟措施
建筑企業所有收入、利潤都來自項目工程的施工服務,因而必須對施工項目制定各種經濟措施,包括項目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的預算指標,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并定期進行成本分析,采取合適的成本控制糾偏措施。
合同措施
建筑企業中標之后一個月要與業主單位簽訂施工合同,為了避免施工合同中的各種陷阱,因而建筑企業必須建立法務審計部,聘請具有法律資格的人員擔任法務專員,統一對建筑企業的各種合同進行審查。
結語
成本控制是建筑企業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強化建筑企業成本控制,必須有全員參與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和控制,主要針對項目成本加以嚴格分析和控制,同時采用經濟、合同、經濟、組織措施對建筑企業實施成本控制。
(作者單位: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物產分公司)
【參考文獻】
[1]汪利蕓.基于會計信息化的建筑企業成本控制途徑探究[J].經濟廣角,2012(12).
[2]陳慶宏.建筑企業成本控制體系構建[J].會計師,2014(12).
[3]陳冉.建筑施工企業成本控制問題[J].中外環境,2016(18).
[4]楊光虹.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特征及其成本控制的重點分析[J].科技視界,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