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楊湘東 王夢 夏建華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當前社會也早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基于互聯網+時代下的高校資產管理就更應該被重視,本文對當前高校中的資產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通過信息化手段對高校資產管理所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夠提高高校資產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并且為相關工作者的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校資產;資產管理信息化;互聯網+
高校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開展一切教學、科研、管理、經濟、交流活動的物質基礎,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隨著高校教學、科研等工作的快速發展,固定資產管理形式多種多樣,構成也越來越復雜,管理難度也逐漸加大,因此對資產管理系統要求也越來越高。一方面要求不斷加大對儀器設備等硬件條件的投入,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精細化的管理,傳統的半自動化管理手段已無法滿足當前的資產管理需求,因此更加強大更加智能化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已被迫切需求。
2017 年1 月印發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指出了“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盤活各類資產存量,規范資產處置行為,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的總目標。面對日益增加的固定資產總量,如何提高資產管理效率,在健全資產管理制度的同時,科學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是關鍵。本文作者以某所市屬高校為例,對目前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互聯網+”時代下高校資產信息化平臺發展模式。
一、資產信息化管理現狀及問題
(一)信息化管理現狀
現有資產管理系統采用B/S構架,基于JAVA,自行開發的業務平臺。該系統雖能夠正常運行,但存在諸多加強的地方,包括日常管理只實現基本賬務管理,不能與閑置資產、貴重資產等相結合管理,且僅能按二級單位管理不能實現更精細化的管理需求,一般教職工不能及時掌握名下資產,不能形成有效的監管。目前固定資產、附屬設備、低值易耗品、材料等因系統不同或缺失造成管理困難或無法聯查等,不能涵蓋全部資產管理,資產的分散管理,容易造成盤點不及時或者未落實全部盤點,并且根據日常的管理業務不能形成切實有效的決策分析數據,不能為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
(二)存在的問題
市屬高校目前使用資產系統是上級單位對所屬高校統一配發了高校資產管理系統,該系統實現了資產上賬、調劑、處置等基本賬務管理。但系統響應時間較長,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有老師反映該系統死機、實時性較差、業務處理速度慢、影響工作效率等問題。正常情況下該系統平均響應時間為3-5s,因目前系統僅支持開放到二級單位資產管理員,故業務高峰期在線用戶數約50人,并發用戶數約30,基于該情況下,系統效率仍然較低。另外,因固定資產標準提高以及耗材等使用增加,低值易耗類的資產數量和價值也在逐年增加,而日常管理僅依靠歷史引進的單機版系統。該系統主要面向資產和賬務的管理,對于儀器設備的使用管理缺少足夠的支撐,無法滿足儀器設備管理信息的即時更新和更廣泛多樣的查詢。
二、資產信息化管理模塊
財政部2015 年12 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財資[2015]90 號)提到“資產管理信息系統要與預決算系統、政府采購系統實現對接,具備條件的資產管理事項實現網上辦理;依托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全面、準確、細化、動態的國有資產基礎數據庫”,為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管理、精細化管理指明了方向。
本文涉及的高校資產信息化管理平臺,是在原資產動態管理系統的基礎,對學校實際資產管理需求以及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對原系統進行優化,并新增各項業務管理模塊,為了避免信息孤島形成,考慮將該系統納入學校信息門戶統一管理,并在大數據中心進行數據交換,以確保系統中基礎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該系統還與采購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相對接,使資產系統與相關業務實現鏈接,同時系統采用統一身份認證體系,真正做到資產管理,人人有責。平臺主要包含的應用管理系統有閑置資產調劑平臺、低值易耗品、材料管理模塊、資產清查管理模塊、數字校園對接、移動終端、自助終端打印等。
(一)閑置資產調劑平臺。實現各部門閑置資產的展示和再申請利用,促進閑置資產的有效利用,提高資產的利用率,同時加強資源調配。
(三)低值易耗品、材料管理模塊。實現低值耐用品和低值易耗品、材料管理功能模塊,包領取、保管、內部轉移和處置手續等日常業務流程。
(三)資產清查管理模塊。實現資產的實物管理,可以下發資產清查任務,按照歸口單位、部門、個人可通過手機端進行清查任務接收并可以對資產進行條碼掃描盤點。并對盤點結果可以按照不同的口徑進行分析,同時根據清查結果進行資產的調整,加強實物管理,保證資產賬與實物一致,最大程度降低資產流失。
(四)數字校園對接。通過數據交換實現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單點登錄,實現每個教職工根據角色查看相對應權限范圍內的資產信息查看對資產精細化管理。
(五)移動終端。實現手機APP應用管理,APP 功能包括資產入賬、資產調撥、資產處置、查詢、資產清查等業務申請與審批,該系統還開通了手簽功能,使所有資產管理業務全部實現線上完成,徹底解決了老師四處奔波簽字的局面,真正實現了資產的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精細化管理。
除此之外,該系統還集成了二維碼、清查終端識別、高拍儀、移動終端APP、自助打印終端等技術和設備,不僅大大提高了資產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還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充分體現了互聯網+資產管理的創新發展。
三、總結
通過引入“互聯網+資產管理”的理念,大大提高了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使資產管理從原始的手工記賬管理到半自動化信息化管理到互聯網+資產智能化管理時代,既減輕了資產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同時也簡化了資產使用人員頻繁到設備處辦理業務的模式,老師通過統一認證身份和手機APP即可辦理資產入賬、調撥、處置、清查、查詢等全部資產業務,在自助終端機可隨時打印各種資產入賬單、調撥單、資產編碼等,既簡化了業務流程,也縮短了業務辦理時間,既實現了線上辦理所有業務,也實現了資產無紙化辦公,大大提高了老師辦理資產業務的效率,為老師教學科研節省了寶貴的時間,提高了老師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