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摘 要:伴隨著“一帶一路”工作進程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呈現出全面發展的態勢,要想從根本上建立文化旅游資源協同開發機制,就要建構系統化管理流程,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并行。本文簡要分析了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現狀,并對“一帶一路”背景下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和優化路徑展開討論,僅供參考。
關鍵詞:“一帶一路”;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協同開發
一、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現狀分析
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資源在長期發展歷程中呈現出較好的態勢,加之江蘇沿海地區本來就是魚米之鄉,物產較為豐饒,飲食資源豐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分析,江蘇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體系中,菜品飲食、農林畜產品、中草藥材制品等種類較多,且可開發程度較高。一方面,地方風味適應性強且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加之江蘇風格的飲食文化烹飪原料,使得江蘇沿海地區飲食具有強烈的區域美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在江蘇沿海地區還盛行美食節以及老字號商鋪,其中,中國蘇州美食節、中國長江江鮮美食節以及中國太湖農家菜美食節等都較為出名,江蘇飲食文化歷史較為久遠,且資源非常豐富,對旅游者也有著較強的吸引力。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意識較為淡漠
在江蘇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管理體系內,相關部門觀念意識淡漠問題依舊較為嚴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對飲食文化專項旅游開發項目的關注度不足,缺乏從宏觀層面認知“一帶一路”的思想意識,造成江蘇當前飲食文化資源管理工作和旅游活動開發項目較為滯后,江蘇沿海地區依舊不能認清自身的資源優勢,在“一帶一路”中也缺乏明確自身的定位,使得整體管理工作效果失衡。
(二)營銷宣傳工作不足
盡管江蘇有著較為豐富以及悠久的飲食文化背景,但是,相關部門在宣傳推廣工作方面重視度不足,就會造成新產品推廣工作不能滿足運行管理需求,尤其是初到異地的旅游者對當地文化特色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但是當地官方網站相關欄目更新較慢且信息量不足,就會造成江蘇飲食文化形象不鮮明的問題,這必然會嚴重制約“一帶一路”工作的順利開展,相應的管理工作也無法有效落實。
(三)旅游產業要素管理失衡
在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體系建立的過程中,不僅要滿足旅游者對品種菜肴的基礎需求,還要充分了解美食文化,對旅游者予以飲食文化精神追求的指導,才能真正突出地區旅游產業和飲食資源體系融合的優勢。但是,目前江蘇沿海地區旅游產業要素管理工作失衡問題還較為嚴重,沒有和“一帶一路”形成良好的互動協同發展機制,就會對整體發展效率和管理水平造成影響。
三、“一帶一路”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協同開發對策
(一)創建市場運作協同機制
在“一帶一路”視野下有效整合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協同管理機制,要充分強化市場運作機制,既要結合地區實際又要考慮市場發展趨勢,要將江蘇沿海地區文化傳統以及歷史作為根本,順應客源市場的基本需求,真正建立個性化且具有特色的發展機制,全面踐行“一帶一路”的發展理念。
一方面,要整合飲食產業依托機制,建立以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旅游為基地的資源管理體系,落實相應的旅游規劃,不僅要提升旅游者的參與性,還要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參與其中,有效優化游客旅游的體驗,確保能建構系統化的發展規劃。另一方面,則要將特定飲食文化作為發展主題,積極籌劃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節,確保能在大力宣傳的基礎上弘揚地方飲食文化特色,真正以飲食帶動旅游、以旅游帶動經濟、以區域經濟帶動“一帶一路”項目的順利發展。
除此之外,要將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協同管理機制作為主題,建設飲食文化的博覽會或者是博物館,完善集團化運作結構,實現品牌管理工作的全面發展,科學化建構協同開發的運行機制,真正為“一帶一路”項目面向世界奠定基礎。
(二)創建政府引導的協同保障機制
在協同保障機制建立的過程中,政府要起到主導作用,深度開發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基礎上,突破地區阻礙,對資源進行深度有效挖掘,共同創設文化旅游形象,合理規劃的同時避免重復建設,維護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首先,政府要制定更加貼合區域經濟運行需求的政策和管理機制,發揮江蘇沿海地區的區域優勢,建立合理化的地區分工和區域協作機制,真正順應市場需求和政府指導機制,開發多層次飲食文化旅游產品管理方案,一定程度上促進區域內旅游經濟的協作發展,順應“一帶一路”的管理需求。其次,要實現文化旅游發展工作更高層次的目標,強化宣傳推廣手段的市場影響力。最后,要整合設施一體化運行機制,將協同開發作為管理手段,滿足不同層次異域飲食文化需求,全面提升特色化發展、鏈式發展水平。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一帶一路”視野下江蘇沿海地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協同開發工作中,要建立制度一體化管控體系,確保能落實系統化的制度監管機制,并且保證管理結構和生態監管結構的合理性。也要積極推動理念一體化發展進程要充分結合地區特色,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廖彩琴.西海固飲食文化的傳承與旅游資源的開發[J].財經問題研究,2015,(06):28-30.
[2] 柴一禾.川渝少數民族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7,(18):53-54.
[3] 李想,華旦扎西,李丹等.南方絲綢之路上藏族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探析[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8,(01):18-21.
作者簡介:
李 妍(1984-),女,漢族,江蘇省淮安人,揚州大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