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潔
摘 要:近年來,隨著知識經濟在中國的逐漸形成,經濟增長對人才的需求也由過去的簡單型轉為復合型,由知識型轉向技能型。我國的出臺了一系列人才引進和輸出的優惠政策,伴隨環境的不斷優化高層次人才集聚效應不斷呈現。基于我國傳統產業升級換代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可以發現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現已從數量需求逐漸轉變為數量與質量結合的要求。本文從企業技能型人才擁有現狀出發,通過現代企業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解讀,揭示了現代企業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標準。并研究與探討我國企業招聘技能型人才時出現的問題,分析其出現的原因,以及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對企業在招聘過程中應采取的相關對策。以此,面對中國產業優化升級的變化時,企業擁有核心技能型人才才能提升自身競爭力。
關鍵詞:技能型人才;企業招聘;人才標準;技能型人才短缺
一、我國技能型人才短缺現狀分析
(一)我國技能型人才短缺現狀
1.國家政治宏觀背景
黨的十八大把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歷史性部署,明確要求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國家相繼出臺高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加強企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世界技能大賽參賽管理辦法等政策措施。國家層面建設476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594個技能大師工作室,實施技師培訓項目,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20.5億元,帶動地方同步推進省市級項目建設,高技能人才培養能力得到較大提升。到2016年底,全國高技能人才達到4791萬人。國家出臺相關政策說明我國處于產業優化升級的階段,不僅企業,國家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
2.技能型人才供給情況
據人社部最新發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狀況分析》中國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監測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2014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就業需求情況是:從供求對比看,用人單位通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招聘各類人員629.2萬人,進入市場的求職者565.3萬人,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為1.11,環比和同比均上升了0.01。在市場中,中、高級技能人員及高級專業人員需求缺口依然較大;技師、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高級技能人員的缺口最大。
3.企業技能型人才現狀
從我國企業招聘角度來看,有52.8%的用人需求對技術等級或職稱有明確要求,對技術等級有要求的占35%,對職稱有要求的占17.8%。從求職看,有54.7%的求職者具有一定技術等級或職稱,具有職業資格證書的占36.5%,具有職稱的占18.2%。以上數據顯示,我國企業技能型人才緊缺的狀況十分嚴重,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緊缺問題更為突出。
(二)我國企業中關于技能型人才出現的問題
1.技能型人才數量不足,工人結構失調
目前,中國技術技能型勞動者有7000多萬人。其中,初級技工約占60%,中級技工占36%,高級以上技工,包括技師、高級技師占4%。而發達國家的技術工人構成中,高級技工占35%以上,中級技工占50%,初級技工占15%。可以看出我國初中高級技工技師的比例與發達國家相比嚴重失調。又由于對人才的培養、吸引和使用重視不夠,已經造成人才大量流失、科技創新人才缺乏等。近年以來,我國制造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制造業大國,被譽為“世界工廠”,但是我國的制造業卻缺乏技術工人隊伍的支撐,產品質量不高,聲譽不佳,這對我國制造業企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新興工種和中小企業技能型人才短缺現象更為突出
在目前,比如我國IT行業人才需求為60萬,其中軟件人才的需求占50%,而對“軟件藍領”的需求為每年20萬人左右,現在全國每年培養的軟件專業大學畢業生僅有5萬,“軟件藍領”的缺乏已嚴重影響了國內IT業的發展。我國的中小企業多數規模較小,沒有完整的體系的人才培養計劃和培訓機構,多年來只知用人而不愿培養人,導致私營企業普遍缺乏技術工人,更缺乏技能型人才。多數私營企業不但缺乏技能型人才,而且缺乏技術工人甚至連普通工人也缺乏。
3.企業中對技能型員工不給予重視
在我國,大多數中小型企業也有部分大企業只重視知識型人才而忽略了技能型人才。但技能型人才是現代制造業企業員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求現代企業要對技術型人才有明確清晰的認識。
二、我國企業技能型人才短缺成因
(一)歷史文化原因
中國幾千年都有“學而優則仕”等重學歷輕技能的教育思想,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技能人才嚴重不足,高端技能人才更是緊缺。在社會變革和轉型中,年輕人盲目追求高學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技能型人才存量的流失。
(二)經濟轉型原因
我國經濟在過去的30年間一直保持者高速增長,創造了經濟史上的一個奇跡。近年來我國經濟加快產業優化升級,進入到了新常態。在這個轉變期間,更是對技能型人才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供求不平衡
企業與國家對于技能型人才、高能型人才的需求,與實際我國現有的技能型人才存量不相符,“供小于求”的結果大大加劇了技能型人才在當今勞動力市場上的短缺。對于過高的對技能型人才、高能型人才的需求,企業和國家都應作出相應的努力。
三、我國企業招聘技能型人才的對策
(一)企業與職業技術學校建立校招合作關系
在現代制造型企業對技術型人才、高能型人才的大力需求下,企業應當學會與專科職業技術學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與職業技術學校簽訂校招合作合同。企業為職業院校學生、學徒提供實習崗位、實習機會,同時職業技術學校一方為企業提供本校畢業生。這樣較好的解決了企業對于技術型人才、高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直接從院校招聘技術人員,省去了招聘時選擇招聘渠道、向社會廣撒網尋找技能型人才的麻煩。
(二)建立科學的薪酬制度,以優厚的條件吸引應聘的技術型人才
在企業招聘技能型人才時,必須實現與人才的‘雙贏原則,即企業實現其利潤最大化以及自身長久發展,而應聘者實現自己效益最大化以及自身價值的實現。要想從競爭激烈的技能型勞動力人才市場上,吸引優秀的技能型人才企業必須要制定合理、準確、直擊人心的科學薪酬制度。并且此薪酬體系能夠在企業獲利的基礎下,能吸引到高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
(三)建立科學的績效評估機制,用公平的方式吸引應聘的技術型人才
現代制造型企業招不到技能型人才的另一個原因在于部分企業缺乏一個科學的績效評估機制,員工的待遇與對企業的貢獻不符, 從而使應聘者覺得不公平。而通過建立以培養能力為導向,并與工作績效掛鉤。能夠讓企業與員工成為一個榮辱與共的利益共同體,促使員工進行有效勞動,使員工的目標與企業的戰略目標協調一致。
(四)完善培訓機制,吸引渴望深造的技術型人才
企業如果想要留住優秀人才,關鍵是應給技術型人才提供完整的培訓計劃,并且幫助他們找到職業生涯發展和企業發展的結合點。讓技術型人才在了解自己所擁有的技能、興趣、價值取向的基礎上,盡量使其所長與公司所需一致并努力為他們提供一個能夠展示才華、實現人生價值的大舞臺。培養和提拔有能力、有發展潛力的技術型人才,會讓他們看到為企業勤奮工作的美好前途, 增加其對企業充滿忠誠。
(五)舉辦技能型人才專場招聘會
為滿足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根據企業需求舉辦大型技能型人才專場招聘會,招募各類技能型人才。使當地技能型人才集聚一起,進行篩選招募。
(六)企業合作“共享”高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
對于某些技能型人才極度緊缺的行業,企業之間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或者外聘的方式招聘人才。企業間簽訂合作合約,實現極度短缺的高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共享”,這不僅可以降低企業關于招募技能型人才的成本和繁瑣程度,還可以是技能型人才實現有效配置和合理運用。
(七)通過內部技術型人才培訓、進修,進行內部招聘
組織或者企業通過對有潛力、有熱情、對組織忠誠度高的員工進行技術型人才培訓,是其成為能為組織所用的、所需的技術型人才。這種內部招聘可以較小的避免與外部競爭某類人才而產生的不良影響。也可以為組織、企業提供多元化人才,為組織、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基礎。
參考文獻:
[1]涂云海.淺議技能型人才短缺問題及對策[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04):58-61.涂云海:淺議技能型人才短缺問題及對策,2004.
[2]崔杰,李前兵.企業技能型人才短缺成因與解決路徑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綜合版),2007(02):49-50.
[3]鐘幼茶.中小企業技能型人才現狀調查[J].經濟縱橫,2008(04):103-1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