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娟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PDCA循環對新生兒科護理質量管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新生兒科就診的80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負責參考組患兒的護理人員使用常規的護理管理方法進行管理,負責研究組患兒的護理人員使用PDCA循環的管理方法進行管理,統計對比兩種不同管理方法下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患兒在病房管理、基礎護理、消毒隔離、以及技術操作等四方面的護理效果均優于參考組患兒,兩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兩組患兒的對比觀察發現,相較于常規的護理管理方法,新生兒科護理質量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管理方法,患兒的護理效果更佳。因此,可以將PDCA循環管理方法在生兒科護理質量管理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PDCA循環對;新生兒科;護理質量管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引言:
新生兒住院是一件較為常見的事情,但是對于新生兒家庭來說就是一件焦慮、難以接受的事情,新生兒家屬為了讓新生兒盡快康復,總是希望醫院能夠為新生兒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另外一方面,優秀的護理服務也能夠加快新生兒的康復,有利于新生兒的治療。我院為了降低新生兒治療過程中的醫患矛盾,為新生兒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特采用了PDCA循環管理方法。經臨床研究發現,PDCA循環管理方法護理效果極佳。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新生兒科就診的80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40例。研究組年齡在(1~28)天,平均年齡(7.11±2.52)天;男22例,女18例。參考組年齡在(1~)天,平均年齡(6.23±2.42)天;男19例,女21例。兩組患兒的基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患兒父母在研究前均已知情并同意參與調查。
1.2 方法
參考組患兒實施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患兒在此基礎上進行PDCA循環管理。第一,預先制定護理計劃。新生兒科的有些問題是常見的,對于這些問題要做歸來總結,要對這些問題做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以及新生兒的實際情況來做相應的護理計劃[1];第二,要將計劃落實到位。對于已經制定好的計劃,要嚴格按照計劃落實,要針對新生兒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計劃;第三,加強護理人員業務能力的培訓。要定期對新生兒護理人員做技能培訓,并且要注重護理人員護理服務意識的強化;第四,要定期加強護理人員工作的監督。要定期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考核、以及檢查,對于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指出;第五,要了解新生兒家屬的需求。對于新生兒家屬的合理要求要給予重視,并盡可能的滿足其需求[2]。
1.3 觀察指標
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以后,主要對兩組患兒在病房管理、基礎護理、消毒隔離、以及技術操作等四方面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護理效果主要由專業人員對兩組患兒在病房管理、基礎護理、消毒隔離、以及技術操作的護理效果評分進行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分析中,采用軟件SPSS20.0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用t對計量進行檢驗,使用P值來分析數據之間的差異,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5]。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
40例研究組患兒在病房管理的護理效果評分為(95.41±1.75)分,基礎護理的護理效果評分為(98.46±1.64)分,消毒隔離的護理效果評分為(98.23±1.52)分,技術操作的護理效果評分為(95.41±1.75)分;40例參考組患兒在病房管理的護理效果評分為(88.52±1.56)分,基礎護理的護理效果評分為(91.52±1.45)分,消毒隔離的護理效果評分為(92.56±1.78)分,技術操作的護理效果評分為(87.56±1.84)分。
綜上所述,研究組患兒在病房管理、基礎護理、消毒隔離、以及技術操作等四方面的護理效果均優于參考組患兒,兩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相較于常規的護理管理方法,新生兒科護理質量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管理方法,患兒的護理效果更佳。
3 討論
很多新生兒在出生后,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需要住院治療,因為新生兒的抵抗力較低,治療配合度也較低。家屬出于對新生兒的擔憂,一旦有點小的突發狀況,都可能引發醫患矛盾。因此為新生兒提供更為好的護理質量管理是極為必要的。我院為了研究PDCA循環對新生兒科護理質量管理的應用效果,特對前來就診的80例患兒進行研究,40例研究組患兒在病房管理的護理效果評分為(95.41±1.75)分,基礎護理的護理效果評分為(98.46±1.64)分,消毒隔離的護理效果評分為(98.23±1.52)分,技術操作的護理效果評分為(95.41±1.75)分;40例參考組患兒在病房管理的護理效果評分為(88.52±1.56)分,基礎護理的護理效果評分為(91.52±1.45)分,消毒隔離的護理效果評分為(92.56±1.78)分,技術操作的護理效果評分為(87.56±1.84)分。研究發現,研究組患兒在病房管理、基礎護理、消毒隔離、以及技術操作等四方面的護理效果均優于參考組患兒,兩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相較于常規的護理管理方法,新生兒科護理質量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管理方法,患兒的護理效果更佳。所以可以將PDCA循環管理推廣應用于新生兒科護理質量管理中。
參考文獻
張曉云.PDCA循環對新生兒科護理質量管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4):28-30.
霍朝華.PDCA循環在新生兒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8):88-89.
李珍芬;劉杏豐PDCA護理管理對兒科護理質量與家長滿意度的影響 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年05期
周維玲 PDCA循環模式在壓瘡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年12期
孫慶芬 張亞軍 顧彩霞 李曼 PDCA循環模式應用于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感染管理的效果研究 中國新生兒科雜志 2012年 第5期 343-3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