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培
【摘 要】目的:分析建立綠色通道和開展精細化護理在急診創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急診室收治的176例創傷患者,根據急診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對兩組的急救情況及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平均急救時間(33.75±8.55)min,搶救成功率96.59%(85/88),均與對照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8.86%(87/88)顯著高于對照組86.36%(76/88)(P<0.05)。結論:急診創傷患者急救護理中通過建立綠色通道縮短患者救治和運轉時間,實施精細化護理優化了各護理環節的銜接,提升護理效率和搶救成功率顯著。
【關鍵詞】急診;創傷;綠色通道;精細化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01
急診創傷病因復雜,患者往往伴隨多處肢體、器官功能等多部位的損傷,并發癥多,死亡率高,在急救治療護理中及時、快速、高效的干預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關鍵。在急診創傷的護理中涉及到多學科多專業的護理知識,尤其在多發部位損傷患者中護理要求高、難度大[1]。因此,提高急診創傷急救護理效果的關鍵在于縮短急救轉運時間、縮短病情確定性治療時間,通過多種途徑形成急救一體化護理模式,以開設綠色通道增強急救效率,以精細化護理進一步規范創傷急救護理模式,形成完善的急診創傷搶救機制[2]。本文將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急診室收治的176例患者作為案例,對比分析有無開展綠色通道和精細化護理下急診創傷患者搶救護理效果差異情況,分析急診創傷的護理措施,提高急診室護理水平。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急診室收治的176例創傷患者,患者年齡賽20-85歲,平均年齡(51.09±11.57)歲,其中有男性113例,女性63例,將176例患者根據急診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常規護理為對照組,綠色通通聯合精細化護理為觀察組,每組有患者88例,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分別開展搶救器械準備、生命體征監測、開放靜脈通道、創傷護理、藥物護理等。
觀察組護理實施綠色通道和聯合精細化護理。(1)綠色通道,急診室對綠色通道涉及到相關科室人員、器械等均進行了充足的準備,不定時開展培訓演練,患者入院后經確定為多發性或嚴重創傷患者后即可進入綠色通道,由急診室第一時間通知各科室開展接診會診,根據患者的病情分別開展腹腔、胸部穿刺等輔助檢查,由綠色通道服務人員護送患者進行各項特殊檢查,聯系手術室坐好手術準備等[3]。(2)精細化護理,急診創傷患者在經歷嚴重創傷后情緒上會出現有恐懼、焦慮感等,在患者恢復意識后,護理人員要將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情況如實告知患者,獲取患者信任,積極鼓勵患者,同時要求家屬一同配合安慰患者,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經急救處理后,患者病情尚未脫離危險期,護理人員要加強生命體征護理,每間隔30min記錄患者生命體征指標。同時,為保障患者術后和康復期間的營養需求,適量開展營養支持,護理患者多飲水,多食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在病情逐漸穩定可逐漸食用清補的食物,加速傷口的愈合[4]。患者在臥床治療期間,為方式下肢靜脈血栓、壓瘡等并發癥,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主動或被動的肢體訓練,開展踝關節活動、肢體屈伸練習等,加速血液循環,定時幫助患者調節體位。在患者出院時,告知患者院外護理的注意事項,合理開展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良好的生活習慣,約束自我行為,加強自我監管,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有助于提升患者院外生活質量[5]。
1.2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n,%)檢驗,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急救情況的比較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在不同方案急救護理下的急救情況差異,結果顯示,對照組平均急救時間(50.85±11.46)min,搶救成功率82.95%(73/88);觀察組平均急救時間(33.75±8.55)min,搶救成功率96.59%(85/88)。觀察組急救時間短于對照組,搶救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價的比較 調查統計176例患者經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評價情況,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8.86%(87/88)顯著高于對照組86.36%(76/88)(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 結論
綜上所述,急診創傷患者急救護理中通過建立綠色通道縮短患者救治和運轉時間,實施精細化護理優化了各護理環節的銜接,提升護理效率和搶救成功率顯著。綠色通道的創建縮短了是患者盡快的得到救治,精細化護理中除臨床干預外,還指導患者如何調節情緒、緩解疼痛,在溝通中了解患者的訴求,竭力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在對于善預后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蒙楠,黎偉.急診創傷患者綠色通道聯合精細化護理分析[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8,33(09):74-76.
崔桂華.急性創傷性休克患者急診治療中精細化護理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5):65.
劉關印,王云.急診綠色通道對創傷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7):73-74.
趙紅梅,吳一晨,谷慧平.急診綠色通道提高嚴重創傷患者救治效果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33):96-99.
羅珊.急診綠色通道救治嚴重創傷患者的護理措施[J].中華災害救援醫學,2014,2(05):2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