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會
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到: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教師要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英語閱讀是初中階段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作為一線教師,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初中英語探究式閱讀學習的研究從教師要備好課、指導學生探究式閱讀的方法、增加英語課外閱讀幾方面來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探究式學習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到: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這一理念強調了語言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習的結果,而且要關注學習的過程。教師要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英語閱讀是初中階段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作為一線教師,怎樣才能有效實施英語探究式閱讀的學習呢?我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
一、教師備好課
教師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一定要按照新課程理念,重視備課。課備充分了,上課才會游刃有余。教師要分析閱讀課的文章題材、文章結構和主題,分析重點、難點、學生可能會出現問題的地方,設計好教學過程,做到心中有數。
教師還要把自己的位置擺正,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二、指導學生探究式閱讀的方法
(一)快速閱讀,理解文章大意,掃除生詞障礙
1.猜測生詞含義
當接觸到一篇新的英語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先進行快速閱讀,并找出其中的陌生單詞、詞組,然后讓學生根據上下文的語境、語法結構、構詞法、對比關系、因果關系等方式對生詞進行猜測,再利用工具書進行查找,真正弄懂生詞的含義,進而理解句子的含義。
2.抓住文章大意
理解文章大意是閱讀的重要部分。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整體,段落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著重要的聯系。首先要指導學生快速閱讀文章開頭的第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寫作背景、作者的寫作風格、口吻或語氣等。讓學生再次閱讀,找出文章各段落的主題句和結論句,特別關注句中的動詞、名詞、形容詞等。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于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組合作探究,精讀細研
1.整理課文中的典型句子并分析句子的結構
對英語文章的閱讀,光知道文章的大意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做到對文章的精讀細研,學生必須學會逐句逐行的閱讀方法,使學生在閱讀時能抓住句子的主干,提取關鍵信息,又能提高學生對文章整體的理解能力,從而明顯提高閱讀效率。對于一些經典的難句、長句、好句,可以讓學生收集到自己的摘抄本上,然后分析句子的結構,看看這個句子是什么句型,把句子分析透徹,可進行仿寫。這樣不僅加深了對句子的理解,而且能學以致用,為寫作打下基礎。
2.學生提出問題,小組內合作探究
閱讀和思考是不可分割的,思考是閱讀的靈魂。閱讀的精髓就是會提出問題并回答,就像試卷的出題人,揣摩編者的意圖,抓住重點進行探究。一開始學生可能會出一些較簡單的問題,例如:翻譯句子、同義句改寫、就畫線部分提問等,訓練久了,學生會根據平時做閱讀題的思路,慢慢地也會出一些典型的、有一定深度的題。
小組內的合作探究很重要,因為每個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同,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不懂的再集體交流。這個環節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3.教師提出問題,深入探究
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做最后的總結,并提出有深度的問題進行重點探究,通過再閱讀、再思考、合作探究進一步了解文章;教師也可以提供一篇類似的但有一定深度的文章讓學生閱讀,使學生享受英語閱讀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4.拓展延伸,共同提高
對這篇文章弄懂之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一步圍繞文章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如復述課文、角色扮演、仿寫、續寫、改寫等,使學生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增加英語課外閱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到: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渠道。課本上的文章是有限的,要想讓學生提高英語閱讀的能力,就必須注重課外的閱讀積累。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比較精彩的段落或優秀篇章,在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學會閱讀,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形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教學中,我采用探究式閱讀學習的方式,最大限度發揮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在自主閱讀中積極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小組互動中探究問題并解決問題,學生會慢慢地掌握英語閱讀的技巧和方法,進而提高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賈曉娜.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及策略[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S2).
[2]孫冬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剖析及對策初探[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4).
?誗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