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勇
摘 要:講求課堂實效性,鼓勵發展創新,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追求卓越課堂的最終目的,也是老師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從教學形式的的靈活多樣化,教學情感的調動方面,優化師生課堂行為方式及教研組的引領方面作了闡述。卓越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教學中的追求卓越的一小步,就是邁向成功的一大步!構筑卓越課堂,是教師心中永遠的夢想。
關鍵詞:課程改革;情感調動;行為方式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許多新名詞層出不窮,有效課堂、高效課堂,2012年又提出了卓越課堂,面對這一新的教學理念,一線教師感覺無比迷茫,難以詮釋。緊跟教育步伐,我校前期開展了“尋找松中卓越課堂”為主題的教研活動,講求課堂實效性,鼓勵發展創新,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我校追求卓越課堂的最終目的,也是老師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通過本次教研活動,我對卓越課堂也有了粗淺的認識與理解。
我理解的卓越課堂,就是要求老師、學生開拓創新,不斷地超越自己,在固定的時間內,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怎樣才能做到呢?
一、教學形式靈活多樣
學校特色的卓越課堂不可能有統一的標準,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它應該由不同年級、不同學科教學特色共同構建而成。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出不同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向學生進行多樣化的、不同層次的教學。同時,課堂必然深刻地打上教師本人獨特的個性與風格。越是張揚教師個性的課堂,越是教師智慧潛能發揮到極致的課堂,越是具有卓越品質的課堂。
教師要根據教學對象、個性特點、學科特色,確定不同的教學形式。靈活多樣的形式帶給學生全新的感受,讓學生對每一堂課、每一環節都充滿了期待,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
二、教學情感充分調動
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擁有良好的情緒狀態。如果教師忽視自身情感投入,缺乏激情,情緒狀態平淡、低落,學生會感到情緒壓抑,造成心理閉鎖,阻礙新信息的輸入。而當教師面帶微笑,懷著輕松喜悅的心情進入課堂教學時,學生會倍感親切,快樂之情油然而生。教師的情緒狀態應該始終是飽滿和振奮的,以教師的快樂情緒來影響和引發學生的快樂情緒, 會使學生更有效地接受信息輸入。
三、優化師生課堂行為方式,建立“師生學習共同體”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生、相長的過程,師生互動中的共識、共享、共進是課堂教學的常態。教師備課不僅要準備教學內容,更要設計課堂中的師生行為方式,精選材料,創設學習情景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采取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手腦并用等多樣化的學生活動方式,讓學生在“聽中學”“看中學”“想中學”“議中學”“演中學”。學習過程讓學生參與,問題讓學生提出,內容讓學生總結,方法讓學生歸納,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保持高漲的求知欲望。
四、引導學生自主創新,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與能力,最終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自主創新,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檢驗,同時會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與能力。
在探究《我評秦始皇》這一主題活動中,我主要引導學生創新地運用歷史知識進行辯論。課前我將全班同學分為正反兩組,要求每位同學通過書店、網絡等途徑收集秦始皇的功與過,收集資料的過程其實就是自主學習的過程,課堂中安排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辯論,辯論的過程既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檢驗,也可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五、體現集體智慧,發揮教研組的專業引領作用
卓越的課堂離不開卓越的教師。教研組是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發展的一個“基地”,是開展教學活動的“研究團體”。通過集體備課,共同確定了教學主題、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由主講教師提出教學設計,經過精心準備,進行課堂觀摩,全面解析教學行為,組內成員提出各種修改意見,互相探討,加強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減輕老師的工作負擔,防止和克服教師各自為戰和孤立無助的現象。磨課的過程,就是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過程。通過磨課,教師能更好地把握教材,使教學行為成為集體智慧的結晶,學科教學的優勢得以充分展現。
卓越課堂存在的問題或困惑:
1.用卓越課堂的教學方式,學生合作探究以及展示的時間多了,絕對的知識容量肯定就少了,教學進度是否受到影響?
2.卓越課堂的教學方式,對于好學生而言,絕對是錦上添花,但接受能力弱、學習習慣差的學生可能會是“雪上加霜”。
卓越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追求卓越的一小步,就是邁向成功的一大步!構筑卓越課堂,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我們探索著!努力著!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