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英
摘 要: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指出:“初步具有生物學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這是課改對生物教學設定的目標,也就是說,教師要重視生物實驗教學,要通過有效生物實驗課堂的構建來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所以,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搭建實驗操作的平臺,以確保學生在觀察實驗現象、自主體驗實驗過程中形成基本的生物素養。
關鍵詞:生物實驗;動手能力;探究;自主;演示
實驗是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在長期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實驗課的價值并沒有得到真正的體現,尤其是一些學校根本不重視生物學科的教學,再加上講授式教學法的應用嚴重阻礙了生物課程價值的實現,也不利于學生生物素養的提升。所以,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基本的生物素養,也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新時期的生物教師要徹底摒棄傳統教育中影響生物課程價值得以展示的因素,要通過生物實驗來提升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進而使學生在高效的生物課堂中形成積極學習和探究生物現象的意識。因此,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借助生物實驗來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研討。
一、探究實驗活動
倡導探究性學習是凸顯學生課堂主體性,鍛煉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有效活動之一。所以,教師要通過探究實驗活動的組織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思考問題中樹立起自主探究生物現象、解決生物問題的意識,進而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質量。
例如:在教學“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我先組織學生對下面的幾個問題進行了探究和思考:
問題一:在咀嚼饅頭的過程中,饅頭為什么會變甜?
問題二:牙齒的咀嚼和舌頭的攪拌會讓饅頭變甜嗎?
問題三:口腔中是哪個物質讓饅頭中的淀粉發生了分解?
……
組織學生回憶自己吃饅頭時的情況,再引導學生對上述的問題進行實驗探究,并結合教材上的實驗步驟進行自主探究實驗,并通過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來解決上述的問題,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鍛煉和提高,也有助于學生問題探究意識的形成。
二、自主操作實驗
自主操作實驗是加深學生對基礎生物知識印象、提高學生生物學習效率的有效活動之一。但是,在以往的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少有自主實驗操作的機會,導致很多學生根本不具備實驗操作的能力。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實驗,引導學生在體驗和感受知識形成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效率。
例如:在教學“臨時裝片的制作”時,我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活動。首先,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教材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學習,目的就是要明確這一實驗的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注意事項等等,之后,再組織學生借助“載玻片”“生理鹽水”“洋蔥”“蓋玻片”“濾紙”等實驗用品按照“一擦二滴三取四浸五蓋六染七吸”這一步驟進行操作,并引導學生自主搜集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比如:有小組提出:我們的裝片在顯微鏡下有一個大的氣泡;有小組提出:為什么要滴加碘液呢?還有小組提出:蓋蓋玻片時,為什么要從一側開始滴液……在對這些問題整理之后,再一次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以幫助學生突破這節課的重難點。而且,從整個自主實驗過程來看,學生的自主實驗加強了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也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對學生基本生物素養的形成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演示實驗教學
演示實驗是一線生物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教師演示實驗或者是視頻演示實驗中學會觀察,并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來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所以,教師要重視演示實驗的應用,要鼓勵學生在積極思考實驗現象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時,我選擇了微視頻展示實驗的方法,即借助“金魚藻、大燒杯、玻璃管、漏斗、塞子、火柴、衛生香”等實驗用品進行實驗,并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令我意外的是,在本次演示實驗時,一名學生進行了這樣的反問:這是不是說明,生物與化學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實驗中借助排水法搜集氧氣,再借助帶火星的衛生香進行驗證,這兩點都借助了化學中的相關知識。對于這一學生的總結我給予了肯定,但也說明了該生有效地將分散的知識進行了靈活的應用。所以,順著這名學生的思路我在課堂中滲透了學科整合的思想,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意識到知識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樹立起知識系統化的意識,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總之,重視生物實驗教學,從多角度入手,通過恰當實驗活動的組織和應用來鍛煉學生的生物操作能力,并通過實驗過程的探究以及實驗現象的分析來確保生物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同時,也為學生基本生物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桂菊.淺議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實驗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J].教師,2015(16).
[2]陳華杰.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