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芳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水平的發展。小學作為教育教學的初始階段,具有很重要的影響。語文作為基礎學科之一,起到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各方面能力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教育模式
當前處于社會快速發展階段,新老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共同存在,教師在運用時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對于小學語文課程來說,這是一種錯誤的教學環境,而如何正確使用新方法,摒棄錯誤思想,提升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效果成為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將會對此進行論述,接下來我們分別來說明。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忽略教育教學根本目的
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師越來越看中成績,但成績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同時,我們處于一個教育初始階段,我們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和鍛煉他們各方面的綜合能力,而不是過度地關注成績的好壞,為學生帶來一種錯誤的思想,導致他們忽略對語文課程的興趣,只是在意成績。錯誤的思想認識會導致學生在教育初始階段的成長方向產生錯誤,影響以后的發展。
2.教育模式枯燥無味
雖然教育教學正在積極改革,但我們發現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依然使用傳統教學方式、單一模式化的教學方法將知識講給學生聽。這是一種固有思想引起的錯誤,教師只看到傳統教學方法下,知識講解的速度和含量,忽略了我們處于教育初始階段,學生本身由于其年齡小、接受能力不強等原因,并不能很好地將知識接納消化,同時還會使他們對語文課程產生厭惡感和枯燥感,教育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3.師生交流過少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仍然是教學的主體,這種方式導致教師的主觀思想占據了大部分教學時間,學生的個人意愿和想法并不能很好地表達,師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大大減少。同時在這種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在面對教師的時候會自然地接受教師的思想和方式,其本身的能力和個人思想得不到發展,我們的語文課程不是去培養聽話的學生,而是要培養有獨立思維和自我認知的學生。
二、小學語文教學新策略
1.端正思想,明確目標
雖然成績確實很重要,但是我們教師應該結合自身所處環境,做出相應的改變。例如:對于語文成績來說,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應和學生一起分析問題所在,改正并有所提高。端正思想把握好自身態度,在處理成績問題上切不可過度給予學生壓力,使他們產生錯誤思想。同時我們要在課堂中傳播正確的思想,對學生的思想認識和興趣重點關注,在課堂中設計更多環節,將知識與學生的興趣點相結合,提升他們對語文課堂的興趣,改善他們對語文學科的印象,積極改善傳統教學帶來的問題,真正為學生的基礎教學做出改變。
2.更換方式,共同探索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由于傳統教學方式帶來的枯燥感應該被教師重視,再根據學生本身特點做出改變。例如:在語文課堂中,我們可以將知識點分散,以做游戲、趣味演講、小組表演等方式改變課堂的固有模式。摒棄“填鴨式”教學帶來的枯燥感和厭惡感,做到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增加他們對語文課程的喜愛和他們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感,使他們主動融入語文課堂的教育教學中去,營造一種快樂、和諧的氛圍,為他們更好地接受知識、主動學習打下基礎。在課下準備一些與知識相關的小練習,讓學生分組完成,鞏固知識的同時進行評比,在培養他們對語文知識的興趣的前提下,為表現好的學生發放一些小獎勵,激發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通過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和熱情,改善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弊端,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做出改變。
3.明確主體,改善關系
我們處在教育教學的初始階段,師生關系的處理比較簡單,但需要我們教師正視這個問題。例如:在語文課堂中,將教學主體變成學生,增加學生的自由討論和思考時間,而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走下講臺,加入學生的討論環節中去,利用課堂創造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的機會,同時明確學生為教學主體,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表達真實想法。在創造合理教學環境的條件下,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可以得到鍛煉,我們教師還可以在其中做出正確引導,方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在培養了一定次數的課上師生交流后我們可以在課后進行單獨談話,利用課堂上產生的感情效果,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進一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小學作為教育教學開始的地方,我們教師應重視問題的存在,結合自身所處的特殊環境做出相應的改變,在面對學生的語文成績問題和思想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尺度,在明確自身思想認識的情況下,對學生做出正確引導。在這個特殊的教學時期,我們教師作為教育的引導者和傳播者,應重視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和綜合能力培養,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對語文教學做出一定的改革,使學生主動學習,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吉銀.小學語文教學要有兒童視野[J].中國教育學刊,2011(9):60-62.
[2]王芳.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淄博師專學報,2011(2):11-14.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