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玲
摘 要:教育的對象是學生,因此教學活動應該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價值,才能更深入地實現教育的意義。新課程改革也特別強調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個性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能力。結合教學實踐,從創設課堂教學情景出發,以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為重點,并不斷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主體;探討
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師首先要從分析學生出發,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都能夠圍繞學生而展開,并不斷地去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并發揮出“主人”的作用,從而更加深入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設課堂教學情景,為學生積極學習提供環境支持
環境對學生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在活躍的學習環境中,學生會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而在比較沉悶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變得非常低,表現為被動性的學習。因此,要在教學中能夠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就首先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豐富的課堂教學情景,為學生積極學習提供環境支持,使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探索知識、展現自我。尤其是對于數學這門課程而言,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改善數學枯燥乏味的內容,使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更加真實地去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在“升與毫升”的教學中,為了給學生創設一個濃厚的教學情境,教師說:“同學們,今天請你們幫老師解決一個小問題。我和張老師比賽喝水,張老師用A杯子,我用B杯子,她說她喝的多,我說我喝的多。請同學們幫幫我們吧,到底誰喝的多?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同學們立刻來了興趣,都紛紛地幫助老師想辦法,激發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事物的主動探究源于對問題的思考,學生的死記硬背、被動性的腦力勞動都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疲勞,對學習的自主性降低。勤于思考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大腦,而且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性的學習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普遍不高,因此也造成了學習的主動性比較差。意識決定思維,思維決定行動,行動決定了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就可以首先從學會思考開始,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去思考,并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當學生善于思考時,他的自主學習意識也會增強。小學數學課是學生學習數學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增強主動學習的意識,對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例如,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布置好學生的預習功課,讓學生試著通過預習先去了解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并試著在生活中去找一找實例。在課堂上,教師也要及時關注學生主動學習的成果,并對表現良好的學生提出表揚和適當獎勵,對于其他學生要多給予鼓勵和引導,不斷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
三、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求知欲
興趣在學生的學習探索中占有主導地位,興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求知欲、可以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因此,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是必不可少的。小學生對所有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教師只有多去了解學生,多去觀察和分析學生,才會更懂學生。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采用游戲教學、情境教學、故事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教學形式去點燃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生在“玩”中愛上學習數學。例如,在“用計算器計算”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問學生“誰會使用計算器?”然后請學生介紹使用方法。在初步了解計算器的功能后,教師在多媒體上出示具體的題目,讓學生比一比誰先使用計算器計算出來。動手操作的課堂本身就比較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動手操作的課堂上給學生更多展示和鍛煉的機會,才能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的求知欲。
四、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
在班級教學中,由于上課時間及教師精力的有限性,教師很難顧及到每一位學生,因此也容易導致只有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很強,還有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不善于表現自己,從而使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加不好。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是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的學習活動,學生可以在小組內相互探討、互幫互助,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小組合作正是為學生提供了這樣一個主動學習的機會,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點撥學習探討的思路、引領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揮各自的優勢,使學生充分展現自己。例如,在“垂線與平行線”的教學中,教師在多媒體上出示幾幅插圖,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探討這些圖形中角的各部分名稱,并知道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然后教師再讓小組派出代表發表本組的看法,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回答更正確。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每個人都積極發表各自的觀點,在小組競爭中促進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其中。
只有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學活動能夠圍繞學生而展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才能夠更好地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李蘭葉.提高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淺談[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4(5).
[2]羅海燕.有關開放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實踐應用分析[J].科技資訊,2014(28).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