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蘭
摘 要:在當前新課改的形勢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需要進一步完善。在小學素質教學中音樂課程是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個人情操、提高審美品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整個教育界重點關注的話題。分析了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
音樂作為一種獨特的聽覺藝術,是人類訴說故事和表達情感的特殊方式,同時也是當前小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思想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普遍存在教學效率低下的現象。因此,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手段,從而更好地符合新課改下的音樂教學要求,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進行小學音樂的教學工作時,音樂老師不但要為學生音樂知識的學習做引導,使得小學生在音樂鑒賞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而且還要指導小學生通過對音樂的學習,逐漸培養其應有的音樂素養與審美意識[1]。但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多數音樂老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學習引導時,并未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性格特征,且教學目標也不明確,這大大降低了小學音樂教學的價值。
(二)教學內容單一
當前,很多音樂老師未曾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制定適合的教學內容,一般情況都是老師領唱一句,學生跟唱一句,其教學方式很是無趣,這對音樂教育應有的系統性及趣味性造成了嚴重阻礙。部分老師甚至認為有一定深度的教學,會讓小學生難以理解,這對教學的創新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便小學生有自己的新思維,在老師那里也無法得到支持,這樣逐漸讓小學生失去了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一)創新教學理念,堅持以生為本
在教學過程當中,首先,我們教師要有創新音樂教學的思維,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當中融入現代教育觀念和素質教育要求,堅持“以生為本”基本理念。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必須要明確本節課堂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2]。如,在人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春天來了》這一章節的學習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制定并明確本堂課的三維教學目標,例如,音樂技能和知識目標,可以有效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春天來了》這首歌曲,并保障每一位學生能夠正確、流暢地演唱這首歌;過程和方法教學目標,可以給我們的學生營造出愉快、輕松的良好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好地學會音樂唱歌的方式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可以使學生發覺音樂學習當中的趣味性,促進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等。
(二)做好課前準備,豐富教學內容
構建小學音樂高效課堂不僅需要學生的努力,更需要廣大音樂教師的共同努力,因此,教師在教學內容上要肯下功夫,改變教學方式方法,豐富課堂內容,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還可以有效地確保小學音樂教學課堂順利進行。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月亮月光光》《我和星星打電話》這些歌曲的時候,與月亮和星星有關的故事非常多,如,天狗食月、嫦娥奔月,等等,這些傳說或者故事都可以作為教師的課前導入,讓學生能夠從傳說或者是童話的角度來理解月亮和星星,在學生的心里深深烙上一輪圓圓的明月和無數一閃一閃的小星星,之后再讓學生欣賞歌曲。在學生學會唱之后,教師需要做適當的教學引申,看見月亮就低頭思故鄉,就會想起親人團聚,這樣才能理解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內涵以及意境,從而更好地讓學生借助對月亮、星星的了解掌握好這些歌曲。
(三)重視課堂反饋,促進全面發展
檢驗小學生學習能力和課堂有效性的主要方式就是及時進行課堂反饋,這對于深入開展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意義重大。為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老師在小學生音樂課程學習完成后,應當適當進行課堂反饋,并對課堂學習效果進行總結。老師可組織學生在課堂結束前10分鐘梳理所學知識和相關課程內容,協助小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溫習。老師對于在課堂上表現突出的學生適當給予鼓勵,同時激勵和鼓勵其他學生,使小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自信心不斷提升,從而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非常艱難而漫長的過程,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音樂教師要不斷地進行探索,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我們的學生在愉快、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感受音樂的奇妙之處,學好音樂,讓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更好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曉娟.略析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舉措[J].黃河之聲,2012(15):37-38.
[2]劉玉清.關于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神州旬刊,2013(5):91.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