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歡歡
摘要:作畫時不宜使畫面過滿,應留有一定的空白,這種留白是書畫藝術上慣用的方式,給人帶來無限遐想的空間,使得作品具有幽遠的意境。而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留白”藝術,同樣能留給學生理清思路和獨立思考的空間,引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自主探究的動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 ? 留白藝術 ? 應用
一、用“賣關子”的留白技巧引入新課
小學生都存在同一個問題,就是聽課不認真,在課堂上無法集中精神。這在小學生中是一個普遍現象,這種現象之所以出現,關鍵在于教師在課程引入階段沒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教師講課就如同對牛彈琴,沒有實際效果。因此,教師可用“賣關子”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充分挖掘、利用教材,給學生留白
當一幅主題圖呈現在學生面前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從整體上觀察畫面,然后讓學生有序、完整地說出整個插圖所表達的意思,使原本相對信息容量大的主題圖轉化成信息量單一、有利于學生理解的“分解內容”。這樣,學生不僅能說一說在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還能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同樣多和比多少”的,圖中有動物、植物、水果等實物,教師把這些物品貼圖分別貼在黑板上,并運用一一對應的思想,讓學生理解同樣多和比多少。另外,教師也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找答案,即留有許多空白,讓學生自己去填滿。
三、在知識生成中給學生留有空白
在課堂上,有些知識是不需要完全講出來的,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感悟和體會,最后內化,達成共識。有經驗的教師會給學生打開一扇通往知識的窗戶,然后讓學生自己發揮想象,尋求真知。這種空白不是對知識的舍棄,而是通過空白設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從而使他們牢固地掌握知識。
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理解周長的含義,通過測量一個圖形每條邊的長,求出各條邊的總長,并說明各條邊的總長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然后,教師應啟發學生發現長方形的周長是由哪幾條邊組成,得出長方形的周長是四條邊的和。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學生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并要求他們思考下列問題:可以用幾種方法計算?哪種方法最好?比較概括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長方形周長教學的基礎,在教學正方形周長時,教師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概括總結,再對學生的總結加以完善。
四、運用“留白”藝術布置課后作業
在數學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牢記知識點,教師往往會在課后布置大量的作業,這樣不僅占用了學生的課后時間,還極大地壓縮了學生自我思考的時間。因此,在作業布置方面,教師要進行合理地規劃,布置必要的作業,同時留給學生一定的自主空間,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能有一定的精力進行探究與自主學習。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可以掌握課堂所學的知識,還可以極大地拓展他們的思維,在完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進行知識的探究與體驗。如在教學“乘法分配律的應用”時,筆者出了兩道算式題,要求學生仿照下列算式自擬幾道算式題并計算,要求計算必須簡便。
①99×145+145
=99×145+1×145
=(99+1)×145
=14500
②(125+50)×8
=125×8+50×8
=1000+400
=1400
這樣一來,不僅作業量少了,還大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加深了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應用理解,牢牢掌握了運算方法。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運用留白藝術,讓學生的學習空間更為廣闊,并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參考文獻:
[1]趙嫦娥.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策略運用[J].學周刊,2013,(26).
[2]段存剛.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2,(18).
[3]李躍民.創造思維培養是數學課教改的重要內容[J].北京教育,1994,(5).
(作者單位:江西省樟樹市中洲鄉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