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連
摘要:在小學數學試卷講評中,教師要注重講評藝術,把握講評方法,以生為本,巧抓試題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精心講解,并進行巧妙點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講評,進而積極探索,多向思維,挖掘病根,發現癥結,學會融會貫通,提高數學學習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 ? 試卷講評 ? 方法
數學試卷講評是數學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有助于幫助學生發現錯因,查缺補漏,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思維潛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然而,當前試卷講評效果不甚理想,不少教師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要求學生更正答案即可,或蜻蜓點水式的講評,導致講評成效不高,試卷講評流于形式。因此,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重視試卷講評,優選有效方法,切實提高試卷講評的實效性。
一、試卷講評要突出主體性和針對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在小學數學試卷講評中,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參與講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巧抓題目的重點、難點和疑點,結合解題典型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相互交流、共同研討,自主反思錯誤,自主發現矛盾,找出正確的解題途徑,并不斷總結、提煉、深化、完善、提升,從而鍛煉學生自主析錯、糾錯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有這樣一道數學題:若一個籃球賣45元錢,300元錢最多可以買多少個籃球?大多數學生是這樣列式的:300÷45=6.666666……根據四舍五入法,得出最多可以買7個籃球。在進行試卷講評時,筆者將這一錯誤解題式板書在黑板上,然后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請你們想一想,若一個籃球45元,那么買7個籃球需要花費多少元錢?學生們異口同聲道:“315元?!边@時,很多學生開始意識到上述結果存在問題,買7個籃球需要315元,而已知條件是300元,所以它不符合題意要求。筆者繼續追問:“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課堂頓時熱鬧起來,學生開始相互交流討論。有的學生說:“老師,因為我們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將6. 666666……直接看作7,這樣驗算時其結果肯定大于300?!边€有的學生說:“我認為此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應該用去尾法。因為300元買完6個球后,盡管還剩余30元,但它不夠再買一個籃球,所以不能進位,只能將小數學點后的數字舍去。”
二、試卷講評要突出發散性和深刻性,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對于同一數學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方位和側面去思考,往往會得到不同的解題方法。因此,在小學數學試卷講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突出思維的發散性和深刻性,引導學生不局限于一種解法,要從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拓寬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發展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提升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有這樣一道數學題:兩輛汽車同時從A、B兩地相對開出,6小時后相遇。一輛汽車的速度是每小時65千米,另一輛汽車的速度是每小時55千米,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大多數學生的解法是:65×6+55×6=720(千米),在試卷講評時,筆者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發散思維,并說道:“同學們,請開動腦筋再想一想,除了上述常用解法外,是否還有其他解法。”學生經過一番思索和深入探究后,得出了以下幾種解法:①(65+55)×6=720(千米);②設A、B兩地相距x千米,x-65×6=55×6,解得x=720(千米);③設A、B兩地相距x千米,x÷6=65+55,解得x=720(千米)。教師在講評中引導學生多向思考,多方探尋解題方法,進一步開拓了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發散性及創造性,并增強了學生融會貫通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試卷講評要突出及時性和人文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試卷講評的及時性是指講評與考試結束時間不能間隔甚遠。小學生好奇心強,每一次考試后都渴望馬上知曉答案和結果。教師及時講評試卷,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提高試卷講評的有效性。不僅如此,在小學數學試卷講評中,教師還應注意講評的人文性,注意學生做題的思考過程,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四、結語
總而言之,試卷講評是考試的有力延伸,教師不應忽視試卷講評,而應講究一定的藝術方法和有效策略,突出講評的針對性、主體性、發散性和人文性等,從而鞏固和深化學生所學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謝坊鎮水南小學)